李昱嬌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益陽 413000)
舊式茶文化要素是文化體系中關鍵的要素之一,把舊式茶文化要素切實運用到當代平面設計活動中,不但能夠將當代平面設計活動的外部內涵呈現豐富化,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也能給予大層面上的舊式茶文化要素的價值呈現以關鍵的平臺還有展示的空間。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提升舊式茶文化要素認知價值的認知層面,一定可以為更好更好的擴大茶文化要素的影響力,予以一定的輔助以及強有力的推動。
茶文化要素作為中國舊式文化體系的關鍵構成部分,其種類是十分多元化的,同時擁有著極其濃厚的人文底蘊。一旦提及中國舊式的茶文化要素,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精神和意境相關要素,展現出一種超脫俗世的處世風格還有生活理念。就茶文化要素和現代平面設計的融合運用而言,就需要更為深刻的考量其在三大方面的作用:一是當代平面設計造型,二是設計觀念,三是審美檔次。
就現階段而言,依托于相關專家還有學者的言論,可知,中國舊式茶文化要素重點涵蓋了根雕、古木、青磚、竹子還有紫砂壺等。紫砂壺之所以揚名中外,原因不但在于其精湛的雕刻技藝,還在于其和文學、書畫還有詩詞的深度融合,是我國舊式茶文化要素的經典之作。紫砂壺之上的題詞不但能夠將古代某個階段的人文歷史風貌進行充分的展現,還能將社會倫理還有社會階級關系等方面的內容予以一定的呈現,紫砂壺所蘊含的藝術觀賞性和審美價值都是比較濃厚的,文化底蘊也是十分豐富的。
竹子作為當代平面設計中慣用意象的一種,不但擁有著千嬌百媚的外貌,還擁有著十分深刻的內涵,所以備受社會大眾和設計人員的追捧。竹子蘊含著灑脫、高雅等內涵,一般被用來展現戶主宏大的人生目標還有雅致的精神境界。將竹子和現代平面設計彼此融合,關鍵是要借助其意境的引申義和設計人員的設計觀念的彼此融合,進而打造高雅、宏大的藝術氣氛和文化內涵,正好和大眾追尋的居住需求彼此融合,迎合了大眾對于平面設計的期望。
另外,根雕、古木還有青磚都是中國舊式茶文化的重點呈現要素,其內也涵蓋了極其濃郁的文化內涵和實用價值。青磚代表著樸素簡潔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和當代平面設計中“線條簡潔”的理念彼此融合,古木則不同,往往蘊含著懷舊風味,將其運用于當代平面設計中,能夠顯著提升平面設計的古風韻味,迎合了某個特定群體對于平面設計的需求,提升了平面設計的歷史韻味和人文價值。根雕是一種美觀度極高的藝術作品,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歷史韻味和文化品味,將其運用于平面設計,不但能顯著提升平面設計的人文底蘊和精細程度,還能大大提升平面設計的觀賞度和審美品味。
當代平面設計的創作風格日益趨向于個性化和豐富化,其內涵蓋了多變的創意以及濃厚的文化底蘊。在全面運用構成主義的基礎之上,將當代藝術的展現手段不斷地創新化,借助相關多媒體工具,創作出能夠傳遞多元理念和多維觀念的更為優質的作品。不管當代平面設計怎樣演變,基礎性構成元素只有三個:一是色彩,二是構圖,三是創意。作為當代平面設計的靈魂所在,創意是藝術作品的核心,創意好了,作品自然差不了。創意來自于傳輸媒介、文化還有社會大眾對于相關要素的全面認知;構圖是設計作品視覺呈現的決定要素,不但要達成一致化,還要做到合理、和諧和新穎;就色調選取而言,不但需明快歡樂,還需印象深刻。
中國舊式文化和當代平面設計的結合,對二者的日后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就當代平面設計而言,中國濃厚豐富的傳統文化相較于其他國度而言,區別顯著,就設計的文化和要素數量而言,可謂是相當豐富和多元;中國自身在藝術和美術方面可謂是成就非凡,其中值得當代平面設計借鑒的點是很多的。像是中國的建筑、雕塑、園林、書法還有山水畫等都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表現形式,各個朝代的文人工匠所創造的大量作品,不但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還切實將一些藝術手法和表現形式傳承了下來;另外,中國佛家、道家還有儒家的相關思想觀念也和一些藝術創作彼此融合,這一融合也可以為當代平面設計的日后發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向。
中國的當代平面設計起源于國外,引進中國僅幾十年的時間,就從最開始的模仿追趕,發展到了融合中國元素的自主創新,就現階段而言,中國當代平面設計人員在世界獲獎的作品數量也是不計其數的。當代平面設計若想做到完全本土化,就需設計人員對中國舊式文化和國情變遷都有一定的深入認知、探究和思考。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構成部分,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累積的優秀文明和藝術精粹的集中體現,是絕無僅有的存在,且長時間以來生命力都極其旺盛。茶文化要素和當代平面設計融合的部分主要有五:一是意境,二是層次,三是空間,四是布局,五是材質。
當代平面設計在運用的過程中會融合很多的印刷技術和電子技術,這一做法一方面能夠提升所呈現作品意欲表達內涵的精準化和規范化,另一方面也能夠將所呈現作品的生命氣息和人文底蘊都大幅度削減。舊式茶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三:一是自然,二是天然,三是淳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素材的基礎質感和底蘊,就平面設計要素的選取還有色調搭配而言,需要借助茶文化要素所蘊含的人文還有自然氣息,如此一來,作品的親和力和生命力都會大大提升。所以,當代平面設計一定要關注自然和人文這兩方面的回歸,注重自然材質的使用。
舊式茶文化對布局和環境的要求都是比較嚴格的,其中包含的飾品、建筑、桌椅還有茶具等的布局都需經過十分精心的搭配,力求達到一種統一、優雅還有和諧的境界。茶文化要素在當代平面設計中的常見運用手段是將茶文化標的物融入設計中,像是帷幔、屏風還有茶具等。就呈現手段還有設計理念而言,需遵循和諧一致的觀念,全面考量社會環境還有自然環境這兩大要素,關注多元風格要素之間的和諧互補。布局一定要嚴格遵守相關規范,這樣一來,就能形成既定的風格和樣式,確保其不會因時代變化而有所動搖。
當代平面設計的風格側重于簡潔、扁平,注重信息和思維傳輸的明了度和通俗易懂的程度,所以就空間層次而言,厚度是欠缺的。但舊式茶文化往往是四大要素的融合:一是人,二是用具,三是環境,四是裝飾,通過這一融合,空間層次上的豐富度和延展度都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茶文化所呈現出來的空間感主要有三:一是人和景,二是景和景,三是物和物,力求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借助輕重、遠近還有虛實等的彼此互補,打造出移步易景的廣闊空間感。當代平面設計雖崇尚簡約,但在實踐中通過相關要素、框架還有構圖的精妙組合,也能夠打造出和諧且多元的空間感。
對于當代平面設計而言,最應從茶文化中學習的當屬意境傳達和氛圍展現這兩大方面。茶文化要素所呈現出來的古色古香的基調,民族感和歷史感濃郁,像是中式的茶具還有家具等,都能夠適度的傳達出古典氣息和氛圍,也能讓作品帶有一些舒適大方、幽靜典雅的藝術感覺;中正合一的設計觀念能夠傳達出和諧的中庸理念,其和當代設計要素相互融合之后,可以將舊式文化中的一些老舊觀念和現代文化中的一些冷漠思想予以摒棄,進而傳達出一種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藝術理念,讓作品更具和諧意境,不論是對大環境,對欣賞者還是對使用者而言,都能讓其感受此中蘊含的、難以掩飾的愉悅和舒適。
借助舊式茶文化要素的應用,為當代平面設計增添了內涵更為深刻的人文底蘊和多元樣式,打造出創新性十足、時代性顯著的當代平面設計作品。由此,設計人員更需積極探求中國舊式茶文化要素和當代平面設計融合的多元渠道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