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元,王 婷
(山西中醫藥大學,山西晉中 030619)
高校中軍事課是高校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社會人才,高校應該加強對軍事理論學課程的重視,讓高校學生能夠在掌握基本的軍事理論同時,培養他們的國家意識和國防概念,讓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能夠得到明顯提升。
軍事理論課程是高校當中的必修課程,其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包括了國防、軍事思想、軍事技術、國際戰略環境以及信息化戰爭等各個方面,其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是要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在國防和國家安全方面的意識和觀念,讓學生能夠堅定理想信念,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穩定。當前,軍事理論課程作為必修課程已經走進了許多高校日常教學當中。
對于當代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很多人持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將素質教育當中的素質分為品德、身體和文化三個部分,而有的則將其劃分為品德、審美、文化、身心、勞動五個部分,還有的劃分成科學、身體、文化、道德等十四個部分,但不管怎么劃分,從目前高校教育來看,對于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應該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教育目標。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也受到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各種價值觀念的涌入讓學生政治立場不夠堅定,對建設偉大中國的理想信念不夠明確,缺少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因而當代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應該以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作為培養的核心,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這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站在當前時代的角度上,拓寬視野,將學生政治思想基礎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當中的關鍵,在日常教學當中要格外注意和加強。
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是高校教育當中的根本,提升科學文化素質能夠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發展,讓學生具備更加健康的身心,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為社會培養各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當今社會發展很快,對于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也不再停留在過去,要求學生具備靈活、創新和廣博的素質,這就要求大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夠強。因而,大學生在對知識進行學習的時候要求鉆研和探究精神,積極參加社會上的各種活動實踐,讓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能夠和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
一個人只有具備健康的體魄,健康的心理,才有條件去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從事各項工作。當代大學生體質較弱,部分學生軍事技能訓練不能堅持,體能測試不合格,不能承受一般強度的運動量。因此,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成就動機、磨礪意志品質、培養團隊意識和培育戰斗精神才能使學生適應未來迅速變化的社會競爭。
現代社會發展很快,對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專業人才,而且還需要各方面發展的全才,其中創新素質是當代社會發展當中對于人才要求比較多的一部分,而高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因而在素質教育上也要組中創新素質的培養。學校通過系統性教育讓學生能夠在某一專業上建立系統、立體的綜合知識結構,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在此基礎之上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創新思維,讓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將所學習到的知識轉化成工作中的價值,用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創新,為社會服務。
高校課程當中軍事理論是基礎課程,對于學生自身的思想、專業、心理和文化等都產生著重要影響,是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當中的重要一項,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
愛國精神是每個民族都必須具備的品質,沒有愛國精神就沒有民族凝聚力,而軍事理論教學當中有關我國國防的部分內容學習正能夠增強學生自身的愛國精神,在教材中有關國防觀念的概述、相關法規的學習、國防動員等內容能夠吸引學生對國家防衛方面的關注,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對國防的義務感和責任感,積極響應國家的國防政策。而通過對國防歷史方面的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我國歷史上因為國防力量不夠強悍,導致積貧積弱,使得外國列強有了入侵的機會,使我們的祖國遭受凌辱,讓學生能夠自動產生保衛國家的信念,讓他們能夠克服在大學養成的不良習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讓學生的愛國情感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讓學生能夠記住歷史教訓,增強對整個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意識。
在軍事理論教學當中軍事思想作為其中重要的學習部分,是對軍事領域當中相關問題的基本認識,比如對現代戰爭的觀點,戰爭中的指導思想作用,軍隊建設思想等等,其中包括對于古代軍事思想的研究,對近現代和當代軍事思想的研究,而通過古今中外軍事思想的學習和對馬克思軍事思想的深入學習,讓大學生能夠理解政治本質,看清各類思想的本質和各種觀念的負面不良影響,自覺抵制當前社會當中出現的各種不良價值觀念,自覺抵制西方“西化”思想,粉碎其“分化”的不良圖謀。讓學生能夠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擁護黨的領導地位,堅信只有共產黨還能夠領導和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理想。
身心素質發展是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當中的核心,也是實現學生個性化和全面發展的基礎,所謂“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讓教育來為國家培養有擔當、有理想、有本領的接班人,而作為素質教育重要部分的軍事理論教學就具有這樣的功能,在軍事理論教學當中學生將能夠接觸到軍隊生活,學習軍規、軍紀,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同時在這樣軍隊化的氛圍當中也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軍事活動所帶來的生命力和活力,讓學生能夠發現自己性格當中的不良,摒棄“自私”“傲慢”“懶惰”等不好習慣,讓學生的人格能夠得到健全發展。同時,軍事理論教學在進行理論知識傳遞的過程中還注重對學生體魄和體能進行訓練,通過引進一些軍訓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當中鍛煉體魄,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展。
高校軍事理論的教學內容是對素質教育的體現,在教育上軍事理論有著獨特優勢,其所講授的內容所包含的國防意識和觀念正是現在大學生所欠缺的,也是大學生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因而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軍事理論教學在素質教育當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因而,高校應該充分發揮軍事理論教學本身的特點和優勢,從學生角度出發,從而促進素質教育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