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菲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200)
SPOCs全稱為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字面意思為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也翻譯為私播課。私播課是相對于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的Massive和Open而言。慕課的出現對傳統教育發生巨大的影響,無論你是頂級大學的在校學生還是身處這個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學習者,這種教學模式使得更多的人能夠通過網絡接受高質量的在線課程。而私播課不但對學生人數有限制,同時對學習者的準入條件也有限制,達到要求的候選人才能被納入SPOCs課程。與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模式不同,SPOCs課程需要翻轉課堂模式的支持與介入。學習者需要在線上學習教師設定的學習內容如:講座視頻,閱讀文獻,完成相關練習,而在實體課堂上只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討與應對來解決遇到的問題,以此反過來促進主動積極的線上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沒有了高考的挑戰與壓力,在高校里的藝術生眼里文化課已經成為一種雞肋,大學英語更是如此。在大學課程體系序列中大學英語被劃歸為公共課,每周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教學課時為4個,共計180分鐘。對于一些藝術類院校藝術類本科生每學期的課時已經減少到48個課時。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大學英語教師既要講解要點學習課文,做聽力練習同時還要和學生互動,這一切使得大學英語教學上教師只能疲于應付這些教學要求,教學環節上流于形式,加上藝術類學生英語基礎本身比較薄弱,信息時代下手機的吸引力自然大于學習。手機已經成為學生不可缺少且不能離手的物品,既然上課不能杜絕,是否能夠利用手機幫助作為一個平臺進行教學?
總體看,藝術類學生普遍在文化課方面學習主動性較差,而大學英語的狀況更為糟糕。筆者在自己所教授的五個班大學二年級藝術專業課堂(共計約350名學生)進行過問卷調查。通過分析發現,有60.31%的學生對于大學英語的喜愛程度為一般,不喜歡大學英語的學生占比為21.26%。從該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學習該課程的主動性不高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被動。而在傳統課堂教學效果的調查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認為自己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為一般,有大概四分之一的學生認為自己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為較差。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比較枯燥,超過90%的學生承認自己在上課期間看過手機。通過分析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藝術類專業的大學英語課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效果有限,學生無法參與到教學構建之中,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特別是5G時代的臨近,各種數字化信息平臺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日益深遠。特別是在中國大陸,每個人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數字化信息平臺——手機。現如今離開了手機,人們的生活可謂是寸步難行。手機已經取代了人們的現金,取代了人們證件以及票據,那么手機是否在未來會取代我們的課本或者課堂呢?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學生利用數字化信息平臺學習的能力也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網絡以及手機注冊了在線課程。通過網絡以及手機app進行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學習途徑。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尤其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學的不斷深入,現如今基本所有高校都更新了自己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開設了慕課平臺,增加了微課教學。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注冊,參加在線課程的學習。全國涌現出了優秀的慕課,云課堂教學平臺,教學APP并匯集了大量的優秀教學資源。這一切都為SPOCs教學模式提供了有利條件。
SPOCs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遴選2線上學習3線下學習4復習5考核。首先遴選是非法必要的,SPOCs教學模式對人數就有限制,挑選出積極主動的學生營造優良的學習環境。實體教學課前網絡發布相關教學內容,如微課,視頻以及文獻資料,學生在線學習。實體教學課堂中,教師只針對難點重點講解并留出更多的時間練習以及考查學習內容,通過在教師監督下的練習掌握語言應用語言。復習部分為課后教師在網絡發布所有教學課件以及相關的復習題供學生隨時復習。考核部分:教師在每單元學習完畢以后進行定期考試,考試形式分為線上與線下。線上為筆試,線下為面試或者口試。這樣的模式環環相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有目的的學習,線下學習也可以使用手機與教師交流,收集信息資料。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未來的教學手段必將是混合教學模式。而SPOOCs這一教學模式正是結合了信息化手段,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以及翻轉課堂模式的混合教學模式。同時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數字化教學手段,使得手機不再成為課堂教學的公敵,從而改善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