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偉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武漢430212)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價值觀五花八門,社會不斷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戰。我們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生活大環境的變化,如何幫助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承擔的責任。
1.1在教學內容上,重思想政治教育而輕心理健康教育。以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政治理論課、思想品德課、形勢與政策課每學年總共有104學時,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只有16學時,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造成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不對等,使它們協同育人工作難以開展。
1.2在教學實踐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于課時數少,不能系統化、專業化指導學生,也導致大部分學生輕視心理健康。在高職院校中,有些學生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咨詢,甚至有的學生把心理問題與精神病混同,對心理問題學生區別對待,更容易激化矛盾。
1.3在重視程度上而言。在高職院校中,校內辦學重點傾向于學科建設、辦學規模,思想政治教育又自成體系,反觀心理健康教育似乎有邊緣化的“嫌疑”。雖然黨的十八大、十九大明確了它們的地位,但是更多的高職院校還是重視學科建設而忽視它們的結合育人作用,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日常工作重點對待,在制度、資金、師資方面沒有傾斜,這也是導致二者不能很好進行協同育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1.4在師資管理隊伍差異性而言。以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思想政治課教師有十幾名,而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只有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是成體系的,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是單打獨斗。其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與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們經常是缺乏溝通的,各自為政,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班主任的有效溝通是缺乏的,他們對于學生日常生活指導、社會實踐指導往往不太關注,這也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難以結合,協同育人局面難以形成。
“教育教育,理念先行”,教育理念能引領教育發展方向,在經濟效益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等類似這樣的人文學科越來越被弱化,二者之間要想達到更好的協同作用,必須使協同教育理念得到重視。
使學生的健康成長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任務,并非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一門學科能獨自完成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協同育人的本質在于統籌一切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因素。從宏觀上來說,需要聯合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合力,使學生處于良好的大環境中健康成長。從微觀上來說,需要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教育手段上的相互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各方面積極因素的影響下,克服不足,達到協同育人。
建立“思政教師、心理教師一輔導員一家長”協同育人幫教體系。學生從3歲時入校,一直到21左右大學畢業,他們的思想與心理是在家庭、學校、社會等生活環境中發展的,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時才開始在校住宿生涯,學生住家里的時間越長,父輩對孩子的思想與心理影響作用越大。在此方面,首先學校可定期開展活動,增進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建立家校良好的溝通渠道,也可成立專門的家校協會,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定期與家長進行聯系。其次,發揮基層輔導員和班主任的作用,當輔導員、班主任發現學生有思想或心理問題后,在進行干預無效后要及時把學生轉入思政心理幫扶中心。思政心理幫扶中心由學校資深思想政治教師及專業心理健康咨詢師組成。當思政心理幫扶中心幫助學生處理思想、心理層面的問題后再把學生交給輔導員和班主任。如果學生出現思想心理問題經過兩級教育后仍沒有改善的,則需要家庭的介入,共同教育好學生。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提出“三全育人”,要想做好全面育人工作,必須有相應完善的保障體系,否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協同育人就是空談。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組織保障體系。首先要有良好的上下協調機制,不僅要強化領導班子的分工,校內各部門、各處室、各一線教師等均要納入到協同育人隊伍中來,形成齊抓共管、一盤棋的格局,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協同育人落到實處。其次,師資力量保障。專業人做專業事。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協同育人作用發揮好,必須培養專業化程度高、綜合知識全面、理論素養好的人才隊伍。最后,完善繼續教育體系。在引進思政課與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時,必須考察他們的相關知識體系,進校后,也要加強相應知識體系的培養,使他們成長為專業的協同育人教師,為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協同育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思政與心理健康師資隊伍緊密融合,是它們協同育人的力量源泉。目前的情況是,各高校思政課教師相對滿足教學,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嚴重缺乏,必須使它們的師資隊伍緊密結合,形成師資合力。首先,從師資上來講,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心理健康相關知識,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也應具備相應的政治理論素養,兩個師資隊伍可經常性組織交流討論、豐富彼此教學經驗和專業知識,使師資隊伍在協同育人中實現互助協作。其次,發揮輔導員、班主任等一線政工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輔導員、班主任作為與大學生緊密接觸的一線工作人員,他們具備更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優勢。可通過舉辦論壇、主題班會、暢聊角等形式進行對學生思想和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學校也可加強對一線工作人員的幫扶,組織思政、心理等方面的專業性培訓,使輔導員、班主任提升思想、心理工作能力,承擔起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擔。
隨著社會的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觀念、心理上的問題都會出現,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協同能從根本上影響他們的思想,幫助新時代的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高職院校必須把學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推進,使學生的心理健康、道德水平和政治理論與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擁有健康心理、良好政治素養、道德情操,成為優秀人才、成為新時代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