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飛
近日,中國正式開啟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5G)商用時代。中國電信等中國三大運營商紛紛推出外界期待已久的5G套餐。按照流量與語音通話時長共分為6檔,價格從129元到599元不等。
隨著5G時代來臨,業內認為,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醫療與大健康產業將在未來的5~10年內將迎來顛覆性的改變。不過關鍵在于將服務于人腦的傳統數據采集模式,改變為服務于人工智能的系統化、規模化的數據采集模式。倘若缺少了數據源,人工智能就成了“人工智障”,因此,只有根據人工智能的算力和算法的特點匹配數據源,才能使其在大健康產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5G和大數據的逐漸應用中,數據化、標準化、智能化的醫療服務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將5G應用于醫療健康服務,能夠進一步減少成本、提升效率以及優化服務質量,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據了解,5G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主要分為三類。一種是基于醫療設備數據無線采集的醫療監測與護理類應用,主要包括基于5G技術的無線監護、無線輸液、患者實時位置采集與監測、健康管理等。
一種是基于視頻與圖像交互的醫療診斷與指導類應用,主要包括實時調閱患者影像診斷信息的移動查房、采用醫療服務機器人的遠程查房、遠程實時會診、應急救援指導、遠程教育、無線手術示教和專科診斷等。
還有一種是基于智能設備的遠程操控類應用,主要包括遠程機器人超聲檢查、遠程機器人內窺鏡檢查和遠程機器人手術等。
以遠程應用來說,例如在5G+智慧醫療上,由于5G網絡下的直播過程能夠保證穩定流暢無卡頓,直播畫質更清晰,感知上更真實。醫療直播場景與5G網絡的結合,憑超高清、低延時、高穩定性的優勢,將在技術層面為智慧醫療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目前,已有案例成功將5G直播技術應用到醫療場景中。據悉,今年3月21日,海南的神經外科專家凌至培主任,就通過5G網絡實時傳送的高清視頻畫面,遠程操控手術器械3個小時,該場手術的成功,代表5G在醫療實踐上的一大突破。
業內專家表示,5G實時高清遠程會診,可以協助醫生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性,并且可以大幅提升會診質量和效率,保證遠程診療效果更精準,能夠打破地域限制。
可以預見,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或在遠程會診、遠程手術等方面帶來突破性的改變,進一步解決“看病難”等問題,為醫生以及患者提供更加智能的解決方案。
業內認為,未來5G的廣泛應用或深刻改變醫療手段、醫療模式乃至甚至整個醫療行業。在5G的支撐推動下,醫療資源配置效率、醫務服務的水平質量、患者的就醫體驗都可以得到提升,并且在5G、大數據等系列高科技的推動下,人類社會的醫療健康領域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來源:制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