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目的:探究膝關節損傷患者手術后實施家庭護理干預對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的影響效果。方法: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手術治療的88例膝關節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家庭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膝關節功能、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關節功能恢復時間、家庭護理依從性以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膝關節功能、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關節功能恢復時間、家庭護理依從性以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膝關節損傷患者手術后實施家庭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提升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緩解膝關節不適癥狀,促進膝關節功能的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家庭護理;膝關節損傷;關節功能
膝關節損傷是骨科疾病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類型,勞動強度越大其發病率也越高,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常見的主要有韌帶及半月板損傷,關節脫位以及骨折等,患者手術后住院時間不長,但是出院后需要配合長時間的康復訓練,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質量的提升[2]。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手術治療的88例膝關節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膝關節損傷患者手術后實施家庭護理干預對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的影響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手術治療的88例膝關節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兩組,對照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齡19-57歲,平均年齡(34.6±1.2)歲;體重52-88kg,平均體重(65.3±1.1)kg;研究組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齡18-58歲,平均年齡(34.4±1.4)歲;體重57-88kg,平均體重(65.7±1.6)kg;患者均無精神異常情況,意識清晰,能夠配合各項家庭護理及干預活動;患者無其他系統疾病;患者及家屬均自愿配合臨床研究及護理措施;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符合對比要求,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開展相應的對證護理、基礎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家庭護理干預,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下肢肌肉訓練方式,患者保持平臥為進行訓練,訓練中需要保持肌肉緊繃,堅持15秒后全身放松10秒,每次訓練10次為一組,每天練習三組,叮囑患者家屬對患者訓練進行監督。該訓練完成后家屬需輔助患者進行抬腿訓練,將膝關節從彎曲狀態下伸直,并逐漸抬高30度左右,堅持15秒后全身放松,每次訓練20次為一組,每天練習三組。完成后指導患者進行膝關節屈伸訓練,患者訓練中保持坐位,雙腿自然垂于床邊,家屬輔助患者將監測膝關節置于患側,對其進行按摩1分鐘左右,每天練習三次。另需在患者身體允許的程度下幫助患者下床活動,家屬需要做好保護工作,防止患者訓練中出現受傷情況,隨著康復效果的提升可適當增加訓練強度以及訓練時間。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家屬進行全面指導,確保家屬掌握關節恢復按摩能力,定時為患者進行按摩,緩解患者膝關節異常情況,促進患者血液循環效果,提升康復速度。
1.3 觀察指標
使用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表(0-100分,分值越高越佳)、膝關節功能評分表(0-100分,分值越高越佳)以及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表(0-10分,分值越低越佳)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膝關節功能以及膝關節疼痛情況進行評分[3],分組計算各項評分均值后進行組間對比;詳細調查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時間,并對患者家庭康復訓練依從情況(0-100分,分值越高越佳)以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0-100分,分值越高越佳)進行評分,分組計算各項均值并對比[4]。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3.0軟件分析數據,以t檢驗計量()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膝關節功能以及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
兩組患者護理前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膝關節功能評分以及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膝關節功能評分以及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關節功能恢復時間、家庭護理依從性以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研究組患者護理后關節功能恢復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家庭護理依從性以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升,膝關節功能損傷的治療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治療效果也在不斷優化,常規護理干預在手術后的應用雖能夠起到對癥護理的效果,但是患者出院后恢復效果不佳。家庭護理干預在其術后康復中的應用加強了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對患者家屬進行相應的護理指導,通過患者家屬加強對患者康復訓練的協助和監督,對于患者康復訓練的依從性以及相關后健康知識的掌握效果有顯著提升作用[5]。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膝關節功能評分以及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均優于對照組,關節恢復時間少于對照組,家庭護理依從性以及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膝關節損傷患者手術完成后實施家庭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臨床護理質量,促進患者膝關節功能的康復,緩解患者膝關節疼痛情況,提升患者對各項護理工作的依從性,全面掌握相關健康知識。
綜上可知,膝關節損傷患者手術后實施家庭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提升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緩解膝關節不適癥狀,促進膝關節功能的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丁茜.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關節鏡手術后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8):186-187.
[2]徐冬梅,陳文月,潘麗.綜合護理干預對膝關節損傷患者關節鏡術后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7(16):2215.
[3]馮靜.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行關節鏡手術的個性化護理干預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16):82-84.
[4]黃滾娥,馮雁玲,徐結芳,等.院外延續性護理聯合家庭康復訓練對TKA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v.24;No.430(10):15-17.
[5]孫瀅.心理護理干預對運動造成膝關節損傷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v.16(13):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