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了解對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實施早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兒,隨機分組,標準化護理組對于就診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給予標準化護理,早期護理組對于就診分泌性中耳炎患兒開展早期護理。比較兩組滿意度;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實施時間、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護理前后小兒炎性因子、聽力水平;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早期護理組的滿意度是50(100.00),標準化護理組則是40(80.00),P<0.05。早期護理組小兒炎性因子、聽力水平高于標準化護理組。早期護理組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實施時間、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優于標準化護理組,P<0.05,早期護理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更少,P<0.05。早期護理組并發癥的發生有3例,標準化護理組并發癥出現了9例。結論: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實施早期護理效果確切。
【關鍵詞】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患兒;早期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多發生在兒童中,若不及時有效,治療措施將大大降低患兒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患兒的生命健康與安全。鼓膜穿刺術治療是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而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不僅與臨床醫生的治療密切相關,而且與臨床護理措施密切相關[1]。圍手術期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1-2],對患兒的身體康復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將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兒,隨機分組,標準化護理組對于就診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給予標準化護理,早期護理組對于就診分泌性中耳炎患兒開展早期護理。比較兩組滿意度;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實施時間、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護理前后小兒炎性因子、聽力水平;并發癥的發生率,分析了對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實施早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將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兒,隨機分組,早期護理組年齡3-12歲均(6.67±2.32)歲。男女分別有30例和20例。標準化護理組年齡3-12歲均(6.65±2.15)歲。男女分別有29例和21例。
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
1.2 護理方法
標準化護理組對于就診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給予標準化護理,早期護理組對于就診分泌性中耳炎患兒開展早期護理。
(1)心理護理?;加蟹置谛灾卸椎幕純和ǔ0橛袊乐氐奶弁?,這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并且易于出現焦慮和煩躁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向分泌性中耳炎患兒介紹臨床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分泌性中耳炎患兒解釋相關知識,使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積極主動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
(2)體位護理。根據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位置,并根據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實際需要改變床的高度。
(3)加強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出具關于該疾病治療基本知識的健康手冊,說明預防各種并發癥及相關預防措施對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重要性。告知家長如果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耳朵有膿液,你可以使用過氧化氫沖洗,用過氧化氫清洗時,可以用棉簽粘住,慢慢清洗耳道,然后開始滴藥。同時,要注意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健康飲食,讓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讓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吃太油膩的食物,天氣炎熱的時候,可多喝綠豆糖水和金銀花水。對家長提出的問題經過耐心解釋,盡量滿足需求,促使患兒了解鼓膜穿刺術治療方法和常見的注意事項。
(4)音樂療法。護理人員可根據個人興趣,年齡和性別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促使分泌性中耳炎患兒放松。
(5)術后護理。分泌性中耳炎患兒應在術后5天內避免劇烈運動,打噴嚏和咳嗽。術后通過轉移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注意力來緩解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疼痛。對于有需要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可以酌情給予抗炎和鎮痛藥物。
(6)健康教育,有很多地方分泌性中耳炎患兒需要在手術后注意。護理人員應加強對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健康教育,引導分泌性中耳炎患兒注意日常生活。告知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在飲食上,應保持清淡,并禁食辛辣,酸味和其他刺激性食物。讓病人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洗澡過程中保護耳朵,避免進水。
(7)康復護理。面部肌肉訓練的恢復期:由于面部肌肉松弛,用手掌指導患者在面部肌肉上進行圓形按摩,每天3至4次,每次15 分鐘,還可以引導患者刮擦眼瞼,揉鼻子等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并可以減少患者面部肌肉在健康方面的過度牽引。 當神經功能開始恢復時,鼓勵患者在受影響的一側進行各種運動,如吹氣,并堅持以防止肌肉萎縮。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滿意度;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實施時間、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護理前后小兒炎性因子、聽力水平;并發癥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SPSS25.0軟件, t、X2分析用于數據處理;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滿意度
早期護理組的滿意度是50(100.00),標準化護理組則是40(80.00),P<0.05。
2.2 小兒炎性因子、聽力水平
護理前兩組小兒炎性因子、聽力水平接近,P>0.05;護理后早期護理組小兒炎性因子、聽力水平優于標準化護理組,P<0.05。見表1。
2.3 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實施時間、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
早期護理組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實施時間、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優于標準化護理組,P<0.05,早期護理組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實施時間、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是61.25±3.67分鐘和7.25±1.57天。標準化護理組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實施時間、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是71.46±11.21分鐘和9.14±2.22天。
2.4 并發癥的發生率
早期護理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更少,P<0.05。早期護理組并發癥的發生有3例,標準化護理組并發癥出現了9例。
3 討論
分泌性中耳炎是臨床兒科的常見疾病?;颊叩闹饕R床表現是聽力減弱甚至喪失等。目前主要使用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雖然治療適用于患者,但加強患者的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3]。因此,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措施。早期護理如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可幫助患兒減輕不良情緒,健康教育幫助患兒和家長更多地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患兒和家長的的擔憂和顧慮。通過給予早期護理,取得了滿意的護理效果,對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早期護理可提高護理質量,也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其可以有效地整合整體醫療護理,給予患者心理疏導、手術全面護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導等,可確保手術干預的順利實施,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積極性,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4]。總的而言,早期護理干預對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療效是理想的,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中,標準化護理組對于就診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給予標準化護理,早期護理組對于就診分泌性中耳炎患兒開展早期護理。結果顯示早期護理組滿意度、小兒炎性因子、聽力水平、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實施時間、平均住院觀察的天數、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標準化護理組比較均更好,P<0.05。
綜上,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實施早期護理效果確切。
(通訊作者:徐建鋒)
參考文獻
[1]羅浩.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24):132-133.
[2]李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球囊擴張術后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5,(18):2300-2300.
[3]史冬梅,張春紅,陶瑞霞等.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7,30(5):1174-1176
[4]劉天華.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21):185-186.
作者簡介
肖玉鳳(1979-),女,廣東省人。大學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兒科、耳鼻喉科護理,科室: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