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赫,鮑秋雨,王璐瑩
(黑龍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茶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同時茶具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茶是一種極為健康的飲料,但對其作用機制的研究卻相對較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愈發關注,因而針對茶的成分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茶的種類繁多,根據其不同的制作工藝可以將茶大致劃分為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等多種,其中綠茶是通過利用高溫殺滅茶葉之中的氧化酶,并經過揉捻、干燥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形成,由于制作工藝的影響,因此綠茶之中的多酚類物質含量高,能夠有效地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從而對人體形成保健作用。從目前的研究之中來看,綠茶的成分較為復雜,包括如類黃酮、咖啡堿、蛋白質和維生素等多種物質,而綠茶中所含的類黃酮則是形成保健作用的主要成分。類黃酮是一種具有C6-C3-C6結構的物質,在茶葉之中,相對比較常見的類黃酮則是黃烷-3-醇,同時由于多聚化程度的差異,因此又可劃分為兒茶素、茶黃素等多種。綠茶中的類黃酮能夠比較有效地起到抗癌、發預防癡呆癥、延緩衰老等功效,這也是人們通過飲茶來進行保健的原因。
人體內始終在不斷地進行相應的代謝作用,這一作用之下,會產生一系列的自由基,由于自由基的存在和積累,會逐漸地對生物的正常生理作用形成負面影響,如制約人體內生物膜的功能等,在這一作用之下,最終導致代謝紊亂等問題的出現,從而誘發人體產生病變,如:肝炎、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等。在綠茶之中廣泛存在的類黃酮由于其化學特性,因此能夠比較輕易地氧化為酯類,產生抗氧化的作用。首先,茶類黃酮可以對人體內部的O-2自由基進行一定的清除,通過這種方式達到抑制人體內部一系列氧化酶進行作用的效果。茶類黃酮在作用的過程中,主要抑制的物質的是黃嘌呤氧化酶、碎過氧化物酶和環氧化酶等。其次,茶類黃酮能夠激活人體內的相關抗氧化酶,讓這些酶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作用,清除O-2、OH2OD2等相關自由基,并避免其對人類機體形成負面影響。在茶類黃酮的作用過程中,又會與當前人體內處于有利狀態的鐵絡合,因而不會對人體造成缺鐵性貧血的狀況。此外,茶類黃酮的作用過程中,也可以絡合鈣離子,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組織黃嘌呤氧化酶的產生,起到抗氧化作用。
在當前的環境之下,茶類黃酮的做用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綠茶類黃酮在作用的過程中能夠對相應的癌變現象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實現防癌抗癌的作用。茶類黃酮的防癌抗癌作用是較為復雜的,首先,茶類黃酮能夠對癌細胞的DNA復制過程進行抑制。在當前的研究之中發現,一定濃度的茶類黃酮在作用過程之中,能夠抑制DNA時與相關酶的結合形成抗癌防癌的作用。其次,腫瘤細胞在形成之后,會不斷地進行轉移,從而地導致導致癌細胞的蔓延,茶類黃酮的在人體內能夠對癌細胞的轉移作用進行抑制,在相關的研究之中1,已經發現,EGCG能夠對LL-2Lu3細胞的的浸潤形成抑制作用。腫瘤細胞在生長過程中,想由于需要依賴血管,因此腫瘤細胞的生長又會伴隨血管相關組織的進一步增生,形成惡性循環,茶類黃酮對于細胞的增生作用也能夠形成抑制,進而組織腫瘤細胞的進一步生長,其主要作用機理是通過對血管曾參過程中,相關的蛋白酶的調控來達到效果,由此可見,茶類黃酮的抗癌防癌作用是多元化的。
糖尿病的形成是由于人體胰島素的合成出現不足,同時人體之中血糖過多,因而產生的代謝紊亂疾病。茶類黃酮能夠對當前人體的糖代謝進行一定的調節,進而起到相應的降糖作用。在當前的研究之中,相關研究者通過對大鼠進行在口服茶類黃酮的方法,觀察到大鼠在餐后的血糖呈現出顯著降低的現象2。Janle EM等在研究之中對大鼠進行茶類黃酮的利用方面,發現茶類黃酮對于大鼠的體重增長和血糖等都形成了抑制作用3。同時在相關的研究之中也表明,綠茶之中的茶類黃酮也可以通過對當前人體的程谷氨酸脫氫酶的相應調節作用,來對人體的胰島素分泌進行一定的調控,實現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
茶類黃酮除了對人體胰島素、血糖和癌細胞的控制預防作用之外,也能夠有效地對人們生活之中可能面對的多種病菌、病毒形成抑制作用,首先,在人體的消化道之中存在著多種細菌,如腸炎沙門菌、大腸桿菌和綠膿桿菌等,這些細菌能夠造成人體出現一系列疾病,極大地危害到人體的健康,而茶類黃體酮對于這些細菌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果,從而可以促進人體的健康。在研究之中還發現4,茶葉對細菌的抑制作用與其制作工藝息息相關,當茶葉在制作的過程中,所進行的發酵程度較高的情況下,茶葉的抑菌活性細菌活性將會呈現出比較明顯的下降,同時,茶葉的抑菌活性還與其具體采摘的季節相關,夏天所采摘的茶葉,在各種時期的茶葉之中,所具有的抗菌抑菌活性最強。其次,茶類黃酮也能夠對甲型流感和異性流感并獨進行抑制,起到阻斷流感對人體進行感染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面對的重要疾病,據統計,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遠遠高于死于其他疾病的患者。首先,茶類黃酮能夠抑制動脈粥樣化的發生,動脈粥樣化是由于人體之中低密脂蛋白所引發,茶類黃酮在作用過程中,可以通過抗氧化作用的方式來實現降低低密度脂肪白的氧化程度以及動脈血管之中血小板的凝聚,從而達到抑制人體動脈粥樣化的發生的目的。其次,茶類黃酮也可以對人體血管之中的細胞進行調節,從而對相關的炎癥現象以及血管內所產生的細胞死亡現象進行干預。由此來看,茶類黃酮對于心血管疾病可以起到比較良好的預防作用。在當前的研究之中,還發現茶類黃酮與血漿膽固醇具有著緊密的聯系,在Bursill CA的研究之中,發現茶類黃酮能夠增強細胞內膽固醇的流出5,因此也說明了茶類黃酮對于需人體血脂降低具有顯著的作用。通過上述的研究可以發現,茶類黃酮可以有效地改善人體心血管狀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茶類黃酮除了上述的功效之外,在改善潰瘍狀況,促消化道的健康和增強人體其他臟器功能以提升人體免疫力分等方面都具有作用,因而當前茶類黃酮的應用較為廣泛,世界各國對茶類黃酮的需求日漸增大,不僅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對茶類黃酮的研究也日漸深入。目前茶類黃酮還必須從茶葉之中進行提取,這種提取方法在較大程度上限制了茶類黃酮的進一步應用,因此當前的研究重點之中,進行人工合成也是茶類黃酮的重要方向。
在當前社會之中,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等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地提高,因而如何對這些疾病進行治療以及相應的預防成為社會各界所廣泛關注的問題。綠茶之中的茶類黃酮由于能夠對是預防及治療這些疾病形成幫助,且其主要成分來自于人類已經掌握的食物資源之中,所以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同時,當前對茶類黃酮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需要在相關領域對茶類黃酮的生物活性進行更大的投入,才能保證其有效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注釋:
1.Song XZ,Bi ZG,Xu AE,Green tea polypheno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nhibits the express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generation of nitric oxide induced by ultraviolet B in HaCaT cells,Chin Med J(Engl).2006,119:282-7
2.陳月平,湯圣興,俞國華,王安才,黃文革,汪佑霞,程光華,茶多酚對鏈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皖南醫學院學報.2003,22:161-163
3.Janle EM,Portocarrero C,Zhu Y,Zhou Q,Effect of Long-Term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reen Tea Extract on Weight Gain and Glucose Tolerance in Zucker Diabetic(ZDF)Rats,J Herb Pharmacother.2005,5:55-65
4.Chou CC,Lin LL,Chung KT,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ea as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fermentation and manufacturing season,Int J Food Microbiol.1999,48:125-30
5.Bursill CA,Roach PD,Modulation of cholesterol metabolism by the green tea polyphenol(-)-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in cultured human liver(HepG2)cells,J Agric Food Chem.2006,54: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