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萍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寧夏銀川 750021)
職業生涯發展理論認為職業生涯可以從時間維度與職業能力發展維度劃分為五個不同的階段,即職業成長階段、職業探索階段、職業確立階段、職業維持階段與職業衰退階段。其中,職業成長階段為青少年時期,在這一時期,人會對自我概念進行建構,并對自身未來從事的職業進行幻想,對自身所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有意識的培養;職業探索階段與職業確立階段為青年時期,在這一時期,人會通過學校等渠道完成職業知識與技能的建構,并完成擇業與初步就業,對自身職業進行探索。在此基礎上,人會在自身的工作領域中不斷積累知識與經驗,并通過不斷提升自身來推動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職業維持階段為中年到退休階段,在這一時期,人可以憑借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獲得穩定的工作機會、社會地位甚至成就,雖然人會在這一職業發展階段持續完成專業技能的開發,但是無論職業生涯發展整體趨于穩定。在職業生涯發展理論指導下,青年導游培養工作需要重視引導培養對象完成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技能的建構,同時需要重視以職業能力發展和就業能力發展為導向,對人才培養過程做出不斷的調整與優化,通過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強化專業實踐教學、打造雙師隊伍、開展校企合作,為培養對象更好的完成職業探索與職業確定提供良好保障。
在青年導游培養工作中,明確青年導游培養目標是對教學模式、教學策略進行制定與調整的重要依據。在對青年導游培養目標進行設定的過程中,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發揮出旅游市場所具有的導向作用,即在對旅游市場發展現狀、發展趨勢以及旅游市場對從業人員職業能力的要求做出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以推動青年導游與旅游市場崗位勝任能力要求實現良好對接為出發點,明確青年導游職業能力發展方向,為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確定提供依據。具體而言,青年導游不僅需要了解景點知識、法律知識、禮儀知識、救護知識等,而且需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分析決策能力等,并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能夠在工作實踐中體現出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品質。在明確這些內容的基礎上,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還應當重視與當地旅游主管部門、旅游企業等構建良好的溝通交流關系,進一步了解當地旅游產業發展對旅游人才所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青年導游培養主體可以邀請當地旅游主管部門、旅游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劃的制定當中,從而確保青年旅游人才培養規格能夠滿足當地旅游產業發展需求。
在青年導游培養工作中,培養主體需要重視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構建與完善通識課程體系與專業課程體系,從而有效推動培養對象綜合素質與專業素養的協同發展。在此基礎上,培養主體還有必要圍繞專業理論教育內容,完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培養對象能夠具備多元化的專業實踐機會并依托這些專業實踐機會實現自身專業技能的發展。為了能夠提升專業理論教育與專業實踐教育之間的連貫性、促使專業實踐教學與旅游產業崗位要求實現良好對接,在專業實踐教學中,青年導游培養主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實踐教學進行優化:首先,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重視依托模擬實訓提升培養對象的專業實踐能力。如教育工作者與培養對象可以使用情景設置、角色扮演的形式,對導游崗位工作流程、工作內容進行模擬,從而深化學生對崗位職責及其要求的了解;其次,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重視依托校外實訓的方式提升培養對象的專業實踐能力。即教育工作者需要組織培養對象走出校園、走進景點,在促使培養對象體驗工作環境的基礎上引導培養對象對景點進行講解;最后,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重視依托校外實習提升培養對象的專業實踐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引導培養對象進入社會企業開展實習的方式,確保培養對象能夠對工作崗位做出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并促使學生在工作實踐中找到自身職業能力與崗位要求之間的差距,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彌補,為自身職業生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青年導游培養工作中,雙師型師資隊伍的打造對于推動學生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技能的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重視調整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隊伍素養,為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以及雙師型師資隊伍的打造提供良好保障。在此過程中,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重視做好技能型教師引入工作。在此方面,青年導游培養主體不僅有必要在人才招聘中提升對人才專業實踐能力所提出的要求,而且有必要從社會企業引入人才以構建兼職教師隊伍,從而確保教師團隊職業能力實現有效互補;其次,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重視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如青年導游培養主體可以通過引導教師“走出去”,進入企業了解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崗位要求并參與工作實踐等方式,提升自身專業實踐能力,從而有效提高自身雙師素養。
通過對青年導游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做出的分析與論述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對于提升青年導游培養工作效率與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重視與社會企業開展交流與合作,在構建利益共贏機制的基礎上,推動青年導游培養成效的提升。具體而言,校企利益共贏機制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方面,對于青年導游培養主體而言,校企合作需要能夠發揮出提升青年導游培養工作水平的作用,確保青年導游培養方向能夠與旅游市場人才需求呈現出較高的契合性,繼而為青年導游就業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對于旅游企業而言,通過在青年導游培養工作中的參與,旅游企業能夠依據人才需求、崗位要求,幫助青年導游培養主體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從而確保旅游企業發展能夠獲得良好的人力資源作為支撐。由此可見,校企需要共同尋找開展合作的契機,并依托合作來推動青年導游培訓工作得以有序有效的開展。
綜上所述,在職業生涯發展理論指導下,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重視為培養對象職業生涯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此過程中,青年導游培養主體需要重視明確人才培養、強化專業實踐教學、打造雙師隊伍、開展校企合作,推動培養對象專業理論水平與專業實踐技能的協同發展,確保培養對象職業素養與旅游市場崗位要求實現良好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