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磊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株洲)
引言: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想深度發展,就要基于產教融合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創業渠道,真正解決學生就業問題,進而可以促進高校畢業學生更好的就業。隨著生源不斷擴張基礎上,學校要注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形式,借此機會為做好培養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進而可以推進畢業生就業,將其作為人才培養主要模式,提升學生創業能力。擴張背景下做好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工作,為高校提供更多指導工作和服務工作,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發展。
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創新是促進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因此各所高校要注重為學生提供和專業相關的產業,將教學和產業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和專業技能,進而可以促進學生發展,將產教融合機制使用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具體價值如下: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要注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將其作為學生學習基礎內容,注重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符合高職院校改革基本需求。在產教融合教學期間,要注重培養學生互動能力,借助各種活動提升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并且產業和教學結合形式,可以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學生發展奠定基礎[1]。
結合現在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現在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較低,學生專業技能以及水平不足,因此將產教融合思想融入到學生專業教育中,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做出改進,依此不斷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意識,促進學生發展[2]。
產教融合可以實現產業和教學之間結合,依據學生專業知識設置相關專業,將專業內容和實際教學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可以掌握具體理論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知識[3]。通過產教融合形式促進學生發展,使得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得以提升,為學生未來在社會上更好發展奠定基礎。
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生源逐漸增加,新時期需要結合時代需求,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做好設計工作,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將產教融合模式融入到教學中,強化校企之間合作,促進學生發展。
構建產教融合教學管理機制,做好產業和教學結合工作,針學生專業開展教學評價工作,針對專業工作做好競賽、發明、發言和設計工作,在專業設計工作中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操作機會,使得學生各方面能力得以鍛煉。并且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理論基礎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上,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4]。此種教學形式還可以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意識,以校企合作形式促進學生發展,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產教融合基礎上對教學方法和考核形式進行改進,積極鼓勵教師針對專業進行科研和產業項目創建工作。將產業形式引入到教學課堂中,教師積極帶動學生針對基礎知識做好研究、討論工作,學生之間共同討論,相互研究,激發學生靈感,提升學生創新意識。還要構建產教融合教育激勵機制了,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成立專項獎勵金,對于成績突出、課堂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獎勵,并且在校內完成評優工作。結合時代需求不斷對產教融合機制進行完善,提升人員創新創業工作,成立項目立項、培訓工作和經費支持工作,在整個教學期間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做好評價工作,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發展[5]。
高職院校還要成立產教融入基地,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創業,以校企合作形式引導學生到企業、探究所在及其他院校學習,以多方聯動形式,提升學生能力和意識,將各方先進和優秀學生凝聚在一起,針對基本要素和資源進行深度挖掘,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創新空間,促進學生發展[6]。將教學模式和專業結合起來,為社會培養更多先進創新人才,針對學生專業技能進行培訓,注重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在產教融合教學中,注重針對專業知識進行選拔、考核和比賽等,為學生選出更適合的項目內容,為學生提供高優秀的團隊,以分層形式培養更多人才,借助項目培訓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創新人才,促進整個學校發展。
擴展背景下,要想完成高校產教融合創新工作,要優化教學模式,按照產業的具體需求、專業化特征以及學生技能,設計個性化的創新教育方案,立足于院校在通識教育的教學情況加以分類別指導,首先是將課內與課外的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參照第一課堂的工作機理,完善第二課堂成績單考核機制,安排三個教育基本模塊,首先是創業模塊,涉及到多種類型的學術競賽活動和創業實踐效果;其次是社會實踐模塊,也就是組織學生進行就業實習訓練和崗位實習訓練;最后是技能模塊,包括多種技能培訓的經驗以及技能認定內容等。與此同時,院校可以在產教融合教學中引進學分制模式,以三個模塊的核心內容加以學分的設計,組建系統化與規范化的評價機制,切合實際的加強院校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除此之外,擴展視角下高校在產教融合過程中要構建線上線下結合教育方案,以互聯網的形式研發教學資源,通過慕課豐富教學內容以及方式,建設完整的校本教材內容,落實高校學生創新技能與職業生涯的發展教學活動。或者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結合,按照產教的專業特征設置對應的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補充教學環節,建設對應的學習基地,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指導,不斷強化產教融合的教學實效性。
總而言之,擴展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注重為學生提供產教融合教學模式,依據學生專業成立相關產業,在實際教學中實現產業和教學之間的融合,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產業基地,為學生提供相關產業設備,注重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針對專業和教學模式進行合理創新,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做好創新工作,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為學生在社會上的發展奠定有利條件,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