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梅
摘 要:幼兒期的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基礎和關鍵,在幼兒期有著重要意義。幼兒美術教育符合幼兒的天性,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創造教育、操作教育,能夠滿足學前兒童審美情感需要,是以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為核心和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的教育。幼兒美術教育會使幼兒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會給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和充滿情感色彩的審美環境,讓幼兒成為21世紀多才多藝的建設人才。
關鍵詞:幼兒期;情感;創造;操作;評價
一 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是滿足學前兒童審美情感需要的教育
幼兒美術教育符合幼兒的天性。幼兒期為涂鴉期,幼兒喜歡涂涂畫畫,特別是低齡幼兒信手涂來便是畫,畫出來看看像是什么就是什么,高興用什么顏色就用什么顏色,他們都對美術有一種天然的嗜好。當幼兒不能自然地使用語言和文字表達自我需要,無法實現與成人的交流時,他們就會運用其他一些符號分流來達到滿足自我的目的。如,代表某種含義的動作和豐富的表情等。美術是這些符號分流中的一種。當幼兒隨手拿起一根小樹枝或一支筆涂上畫畫時,地上或紙上立刻產生了某種形象,幼兒會感到滿足,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和能力,觸發更多更流暢的創作欲望。幼兒美術是幼兒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幼兒通過美術感性地把握世界,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可見,幼兒美術教育是幼兒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 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創造教育,是以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為核心的教育
幼兒美術教育可激發幼兒美術創作的潛能。在幼兒的美術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來既可笑又可愛的形象,不合邏輯的構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隨意安排的空間構圖等。這些都是幼兒從自身的經驗出發,經過大膽想象而創造出來的。幼兒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我們在美術教育當中,要掌握創造性活動的策略。(1)為幼兒設置具有挑戰性的目標。(2)為幼兒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使他們產生大膽表現的安全感。(3)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引導他們不斷克服困難,完善自己的構想,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才能培養出幼兒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才會把這種能力深深地銘刻在他們的頭腦之中,并長期地在生活、學 習和工作中發揮作用。由此可見,幼兒美術教育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途徑。
三 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操作教育,是培養幼兒手、眼、腦協調活動的操作教育
幼兒美術教育也是幼兒感受美和創造美的過程,幼兒需要 手、眼、腦的協調活動,他們需要用腦去想象、理解和加工審美意念,用語言表達感受,用手操作材料,他們筆下的藍圖豐富多彩,展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一切事物的興趣和對五彩繽紛世界的渴望。可見,美術教育又是幼兒手、眼、腦協調能力的操作教育。
四 如何把握好幼兒的美術教育
幼兒美術活動是幼兒美術教育重要性的完美體現,在美術教育中形式應該多種多樣,內容應該豐富多彩,更應該帶領幼兒多欣賞一些美術作品,增加美術知識,但是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最難掌握的是如何對幼兒美術作品進行恰當的評價。因為,教師恰當的互評,可以啟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通過教師巧妙的引導可以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這是貫穿美術教育過程中的精髓,也是把握好幼兒美術教育的關鍵所在。
(一)教師應正確認識幼兒的美術作品
畫畫是幼兒的一種游戲,沒有任何功利性,幼兒的作品談不上構圖之類,其魅力也往往是不經意間的偶得,刻意追求的所謂畫畫效果常常顯得做作和趨向成人化。雖然教師經常要求幼兒“想好了再畫”,可又有多少幼兒真的是先立意后再動筆,考慮構圖色彩呢?因此,不應該用評價藝術作品的方式去嚴格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當然,既然是美術作品就離不開色彩、線條、形象、構圖等等。但兒童畫更主要的是看有無主題,看幼兒表達了何種情感,有沒有創造性思維的閃光點。
(二)評價時應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對一次美術活動的評價,不能交流,必須結合具體目標來進行評價和分析。有的教師的目標意識不夠,評價時只好一概用“好不好?”“好在哪里?”等等來提問,而且有的教師只挑出幾幅畫得好的作品進行點評,教師平時的評價總是帶著幾分偏愛,總是在能力低的幼兒面前帶著不滿的表情,語氣帶著幾分責備。這樣久而久之,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使他們對畫畫產生厭倦感,心情會受到壓抑,這一環節隨意性強,靈活多變,需要教師應用完美的語言去引導。教師評價時不必面面俱到,避免空調無物,只要能準確地完成教學目標就可以了。
(三)合理安排評價時間,評價形式多樣
幼兒作畫的能力參差不齊,能力強的幼兒及早地完成了作品,能力差的幼兒得花費很長時間,所以教師評價的時間要合理安排。教師可以在作畫過程中逐個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在下次美術活動前或者其他時間,教師做一個總的評價,讓幼兒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綜上所述,幼兒美術教育會使幼兒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會給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和充滿情感色彩的審美環境,讓幼兒成為21世紀多才多藝的建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