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合燕
摘 要:聲樂表演團體活動眾多,文藝團體中的每個聲樂演員都會影響到演出整體效果,這就要求團體聲樂演員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通過精湛的演唱技巧、良好的舞臺表現力、過硬的心理素質以及團隊精神等,確保文藝團體演出的成功,聲樂演員也會實現自身價值,獲取成就感,為觀眾帶來視覺上享受。隨著時代的發展,文藝團體演出也遇到巨大挑戰,只有不斷的創新和改革,提高聲樂表演者專業素質,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促進文藝團體的可持續發展。本篇文章主要對文藝團體中提高聲樂演員素質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文藝團體;聲樂演員;綜合素質;提高
聲樂藝術傳播至關重要,文藝團體演出效果與每個聲樂演員的素質息息相關,這就要求聲樂演員必須具備基本素質,主要包括精湛的歌唱技巧、良好的氣息控制能力、情感表達能力等音樂素養,還應具有團隊配合能力、過硬心理素質、藝術修養等, 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聲樂表演的成功,為觀眾帶去聽覺盛宴,引起情感共鳴,聲樂表演直達聽眾內心,增強聲樂的感染力。物質生活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公眾開始追求精神生活和藝術享受,文藝團體演出變得越來越頻繁,也給聲樂演員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需要擁有良好的自我修養和音樂素養,賦予聲樂作品以靈魂和生命力,促使聲樂舞臺表演呈現出最佳狀態和效果。聲樂演員必須樹立終身學習意識,通過學習和專業訓練,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實現聲樂作品再創造,確保通過演唱傳達出給作品的情感和靈魂,打動觀眾。
一 聲樂表演的概述
聲樂表演是歌唱為主,也就是說通過嗓音傳遞音樂的表演興化寺,表演形式眾多,主要包括美聲、民族、通俗等,是一門綜合意識,演員需要具備表現力、想象力、創造力、歌唱技巧、聲音控制力等,優美動聽的聲音中感受生活美好和情感美好,以情動人,陶冶情操,擴大聲樂演唱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推動聲樂藝術的發展,聲樂演員實現自我價值。聲樂實際上是以聲音塑造音樂形象的藝術表現形式,符合審美標準,引起觀眾情感共鳴,這樣就達到了聲樂表演的目的。文藝團體中聲樂表演尤為關鍵,演員不但要將聲樂作品通過精湛的演唱技巧完整的展示出來,同時還要理解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情感,使得歌聲處處滲透著飽滿的情感,和聲樂作品融為一體,觀眾也就會感同身受,聲樂表演的舞臺表現效果更佳,取得良好的藝術表演效果,聲樂魅力也就發揮出來,有助于聲樂藝術的宣傳和推廣。聲樂表演兼具聽覺藝術和視覺藝術的特點,是一種舞臺表演形式,只有做到內容和形式協調統一,才能達到最高藝術境界。聲樂表演者在演唱時要字正腔圓和聲情并茂,除此之外形神兼備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就對聲樂演員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良好的聲音條件,高超的聲樂技巧,良好的情感表現力以及舞臺張力,聲音、旋律、曲調等互相配合,表現聲樂作品的內涵和主題,促使觀眾全身心投入聲樂表演,被其中滲透的情感所感染,享受聲樂表演。
二 文藝團體中聲樂表演者具備的素質
(一)具有良好的情感把控能力
聲樂演唱是以聲音來傳遞感情和揭示作品主題,具有一定的創造性,綜合了各種內容,既要體現聲樂作品的文學性,用音樂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本身具有表演性和音樂性,這也是聲樂表演最為主要的特征。聲樂作品是由歌詞、旋律、語音等構成的,聲樂作品的文學性集中體現在歌詞上,讀了歌詞之后自然而然的產生一定的感悟,歌詞是語言藝術,情感性是不容忽視的,表演者在演唱的過程中會受到歌詞的感染,身心投入到聲樂演唱之中,歌詞的理解越深刻和透徹,自身受到的影響也就會變大,與聲樂作品合二為一,產生更為強烈的情感共鳴,歌聲傳遞的情感也會更加真摯和感人,不會有矯揉造作之感,更容易為觀眾所接受,體會到聲樂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聲樂作品的音樂性是與生俱來的,這也是聲樂藝術最為基本的特點,聲樂作品是由一個個旋律和曲調組成,演唱者對音調有天生的敏感性,借助于專業訓練提高樂感。聲樂表演最為關鍵的是樂感,其直接影響著聲樂表演效果好壞,如何樂感缺失,演唱者無法聲情并茂的表演,音樂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旋律變化等不能很好的展現,聲樂表演的美感會被破壞,沒有辦法感受到情感的波動和變化,這樣的聲樂表演是失敗的,不符合文藝團體表演的要求。情與聲是相輔相成的,聲是用來烘托感情的,失去的情感的聲樂表演無價值和意義,歌聲與情感的統一確保了表演的效果。另外,聲樂表演要求演員有舞臺張力和表現力,突顯了表演性,舞臺上要落落大方,儀態優美,給觀眾良好的舞臺形象,避免過于浮躁。從本質上來看,聲樂表演的載體是演唱,演唱者必須在平時扎實基本功,有目的性和系統化的訓練聲樂演唱技巧,認真揣摩聲樂作品的歌詞、曲調、旋律等,提高鑒賞聲樂作品的能力,增強自我分析和理解能力,深刻感悟聲樂作品,聲樂表演更能帶動觀眾和打動人,并且有助于對作品的再創造,這也是聲樂表演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演唱歌曲,而是要實現突破,融入創新元素,推動聲樂藝術的可持續發展。
(二)較高的審美追求
聲樂表演本身具有審美性,部分聲樂演唱者對表演的認識不夠,認為主要沒有失誤的將音樂作品演唱出來就可以,導致聲樂演唱水平比較低,不能用以情動人,文藝團體表演也就達不到預期效果。聲樂表演是藝術再創造,避免局限在演唱層面上,聲樂作品有很多種類型,演唱的方式也不一樣,常見的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不同的音樂作品滲透的情感也不相同,同一首聲樂作品由不同人演唱效果也是不相同的,這些差異都會給觀眾帶去不同的審美體驗和感受。聲樂演唱要做到精益求精,提高審美追求,除了扎實演唱基本功,掌握精湛的演唱技巧,把音樂作品酣暢淋漓的傳達出來,還應注入新鮮的東西,也就是自身對聲樂作品的理解和創造融入其中,賦予聲樂作品新的生命力,帶給觀眾與眾不同的感受,防止審美疲勞現象的發生。聲樂表演者要不斷研究新的唱法,不拘泥與一種唱法,而是要將美聲唱法、民族唱法等融合起來,創造新的唱法,聲樂作品演唱做好多樣性和多元化,就歌曲新唱法,觀眾一下子會被吸引,逐漸喜歡上聲樂藝術,增強聲樂表演的舞臺表現力和感染力。長期以來,我國文藝團體中的聲樂表演過于模式化和套路化,演唱者按部就班的演唱聲樂作品,形式單一呆板,缺乏創新意識,演唱出來的作品缺乏新意,這樣的聲樂表演會降低觀眾參與這門藝術興趣,如果未能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在意創新和突破,聲樂藝術在未來也許會走向消亡。聲樂演唱過于大眾化很難吸引觀眾,實現自我突破是關鍵,這就要求聲樂演唱者形成個人的獨特風格,有一定的審美追求,把個人音樂風格融入到聲樂作品,提高聲樂演唱的辨識度,聲樂表演的藝術魅力會大放異彩。任何文藝表演都是服務觀眾審美,打動觀眾,引起情感和思想共鳴,聲樂表演也不例外,所以聲樂演唱者需要進入到作品意境,感受美好的意境和情感,用充滿美感和富有感情的聲音將作品展示出來,達到以聲傳情的效果,實現聲樂作品的再創造,同時滿足觀眾的審美追求,提高審美情趣,陶冶情操。
(三)提高音樂綜合素養
聲樂表演者必須擁有良好的嗓音條件,這是先天性的條件,這也聲樂演唱的基礎。聲樂演唱主要有三種唱法,分別是美聲、民族、通俗,這三種唱法要求是不一樣的,美聲唱法保證聲音流暢,就像在對別人說話,娓娓道來,被譽為是世界上最科學的演唱方法,民族唱法繼承了戲曲、民歌唱法,吸收和借鑒了美聲唱法,屬于混合唱法,要求聲音要圓潤和親切。通俗唱法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流行唱法,演唱以中聲區和低聲區為主。文藝團體中聲樂演唱素質的提高首先要做的是扎實基本功,系統學習音樂理論知識,比如發聲技巧、氣息控制方法、音高、和聲、音色等,全面深入學習發聲原理,明確哪些是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共鳴器官,理論結合實踐訓練,這樣才能靈活的運用聲樂演唱技巧。聲樂演唱中不同唱法具有較大差異,聲樂演唱者避免框定在一種唱法上,而是要能熟悉各種唱法,掌握每個唱法的特點,然后進行鉆研和分析,尋找相互之間的共同點,一首歌曲可以融入多種唱法,結合自身的聲音特點再創造,這樣就能更好的演繹聲樂作品,突破單一音區對聲樂表演的限制。聲樂演員需具備良好的控制呼吸能力,這是通過后天培養形成的,專門訓練就能達到好的效果。呼吸是聲樂演唱的重中之重,如何演員調節呼吸的能力差,無法保證演唱的流暢和聲音的圓潤,表演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以美聲唱法為例,演唱的過程中肋骨和橫膈膜需要聯合呼吸,吸氣時肋骨處于擴張狀態,橫膈膜而會下降,氣進入到丹田,保證有充足的吸氣量,呼吸和唱歌協調統一,自然就能達到最佳演唱效果。用胸腹呼吸,動作不宜過大,確保平穩和輕巧。聲樂演員駕馭音樂作品的能力要強,樹立終身學習和訓練的意識,平時要刻苦訓練,通過專業練習提高演唱技巧,能夠很好的調節呼吸,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和主題,這樣才能演唱出聲樂作品的靈魂。聲樂演員具備基本音樂素養以外,還應博學多才,明確舞臺表演需要注意事項,對聲樂表演有深刻認識,感受音樂的結構美、情感美、歌詞美、旋律美等,學習音樂發展史,文學素養深厚,這些都有助于提高聲樂表演水平。
(四)良好的藝術修養
聲樂表演需要在舞臺上完成,舞臺為演員提供了展示自我機會,也是實現自我藝術價值的主要媒介。演員心理素質有問題,表演時過于緊張,聲樂演唱也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聲樂演員要學會自我調節,消除緊張情緒,心態要穩定,增強自信心,磨煉意志。聲樂演員克服緊張情緒的主要途徑是提高演唱技能,充滿對聲樂藝術喜愛,以熱情和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演出,心無雜念,全身心投入到演唱中去,和聲樂作品融為一體,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聲樂演員登上舞臺以后,需要和觀眾進行眼神交流,演唱完成之后向觀眾致謝。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文藝團體中聲樂演員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表演效果,聲樂演員必須提高自身的素養,除了有針對性的訓練演唱技巧、調節呼吸能力、聲音的掌控能力等音樂專業素養以外,還應具備良好的舞臺表現力和張力,運用高超的演唱技巧去傳遞情感,提升自身創造力,把多種演唱風格融合起來,形成個人獨特的演唱風格,為聲樂作品注入生命力和靈魂,引起觀眾情感共鳴,以情動人,促進文藝演出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君梅. 論文藝團體中聲樂演員素質的提高[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8(7).
[2]史文山, 陳鳳艷. 論聲樂演員的心理素質培養在表演中的重要性[J]. 青春歲月, 2017(12).
[3]晁鳳娟. 淺析聲樂表演藝術中情感的表現——以作品《小白菜》為例[J]. 大眾文藝, 2018(15):157-158.
[4]鄧運動. 淺談如何提高民族聲樂演員的專業素質[J]. 赤子, 2017(10):50-50.
[5]王君梅. 論文藝團體中聲樂演員素質的提高[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8(7).
[6]張京花. 聲樂演員的綜合素質[J]. 文化時空, 2018(8):73-73.
[7]賈嵐. 簡述聲樂演員舞臺表現力的提高[J]. 北方音樂, 2018(9).
[8]呂林青. 談聲樂演員藝術修養的重要性[J]. 大眾文藝, 2013(12):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