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元素是繪畫藝術最基本的部分,也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繪畫藝術和其他的藝術種類一樣,在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其思想觀念、表達觀念和方式也在不斷變化。當今時代中,展示物體的色彩、表達物體的真實已經不再是繪畫的最終目的。色彩元素本身應當具有一定的表現力和獨立性,色彩元素有自身發展規律。在當代繪畫藝術中,色彩元素應當發揮什么作用是需要研究人員去不斷研究。
【關鍵詞】色彩元素;繪畫藝術;主觀;情感
【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
繪畫色彩在人類的情感世界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同的色彩有著不同情感的表達,同時,色彩的情感又受到地域區域限制、文化隔閡、民族等因素的影響。不同色彩元素的使用會讓觀看者有不同的審美感受,人們對色彩的感覺和自身經歷有著客觀聯系,例如人們看到綠色大草原,內心會出現愉快的心情;看到灰色,心情自然會有一些抑郁和傷感。自然界中存在豐富的色彩元素,繪畫者應當注重色彩的體驗和感受,讓色彩元素成為繪畫者表達情感的手段。色彩元素可以表達人的情感和思想,興奮或者安靜、愉快或者悲傷等。不同色彩元素的組合會讓人們感受到色彩的奧秘。
一、色彩元素的演變和發展
(一)太陽光彩時期
宇宙中存在很多光源,光源的出現造成色彩的出現,在地球出現之后,就開始出現色彩,在人類世界出現之前,色彩元素就存在于地球上。
(二)原始色彩感知時期
人類的原始社會時期進行著生命活動和藝術活動,在人類原始社會就開始自發對生活環境進行繪畫,在漫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的色彩感和色彩形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根據原始人類感知色彩的活動,我們將其分為三個階段。
1.史前時代到舊石器時代
人類在此階段中精神狀態處于混沌狀態,只是根據生命本能去發現色彩的存在,并不會去表達色彩[1]。
2.舊石器初期到舊時代晚期
在此階段中,人類開始對色彩出現了選擇。比如,各個原始部落都根據自己的生存需要,選擇了適合和代表自己部落的圖騰和色彩,雖然各個部落選擇的色彩具有著地域性特征,但是色彩選擇總體上差別很小。
3.原始社會末期
原始社會末期,人們對色彩元素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并學會了簡單色彩的運用。比如,在此階段中,原始人類開始用色彩去裝飾他們的飾品和器物、涂畫身體,并且將周圍事物的形象繪畫到飾品中,從此,色彩被人類賦予了一定的精神表達。
(三)近現代色彩研發時期
人類的出現使得地球出現了智慧體,但是在早期時,人類難以使用色彩為其生活服務,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色彩的感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僅僅可以接受色彩,并且還可以對色彩進行應用,藝術風格更加多樣化,藝術家的個性也越來越鮮明,藝術家的個性可以在作品中得到更好的表達。
(四)當代多元化的色彩時期
當代社會中科技不斷的發展,在繪畫領域中出現了更加多樣化的風格,色彩在繪畫中成為表達作者情感的獨立方式,每一個繪畫者都不斷地研究色彩元素,通過與眾不同的色彩表達方式去表達作品的情感和意境[2]。
二、繪畫藝術中的色彩觀念
色彩本身有著極大的情感表達力,色彩是人類繪畫中的重要元素,人類社會中有著多種繪畫風格,色彩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其中主要分為了以下幾種。
(一)固有色觀念
從科學角度來看,固有色并不是物體的真實顏色,在沒有日光的情況下也會認為物體存在某種顏色。說固有色是人們自身產生的色彩觀念是有跡可循的,比如在史前石窟壁畫當中就是古人創作者采取固有色進行繪制,將色彩作為輔助作用去更好地表達藝術品原來的面貌。
(二)象征色彩觀念
色彩本身具有象征意義。比如,中國有貴黃色、尚紅色的說法。黃色為土,在中國的陰陽五行土為尊,因此皇帝將黃色作為皇室御用的顏色。在古代中國,皇帝將明黃色作為專用的顏色,代表王權的象征,并將正紅色用于正妻使用的顏色。這樣的色彩觀念也被屢次應用到古代的壁畫、風俗畫中。
(三)條件色觀念
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人們開始真正去了解光和色,任何一種色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物體的色彩會受到光源、周圍環境的影響,最終展示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種綜合色彩[3]。真實的展示自然界的色彩變化,例如莫奈的《埃特爾塔的懸崖》《撐洋傘的女子》等很多作品,都是寫實性的代表,作者大膽地運用色彩去展示自然界中的美好與趣味。
三、色彩元素具有表達作品冷暖感受的魅力
冷暖色調在繪畫藝術創作當中非常重要。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也存在冷色調的光,在冰山中也有著一些暖色調的顏色。一些繪畫家發現,物體分為了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仔細去觀察物體,可以發現其存在冷暖色調。發現存在的規律,還應當去感受整個畫面中冷熱色調帶來的情緒和影響。也就是說,在物體的陰影部分中,陰影邊緣和臨近色彩構成會發生冷暖色調交匯的情況[4]。在大范圍的陰影范圍中,在太陽光照射的地方,也會存在著刺眼的色彩,物體的色彩在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觀察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色彩冷暖變化規律并不是簡單描繪的,需要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去總結,繪畫藝術當中的繪畫色彩重要的是融入自己的理解,并不是簡單地去模仿自然中的顏色或者去模仿別人的作品。
從客觀角度出發,冷暖是一對矛盾,但是二者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發生轉換,色彩的冷暖感其實并不是色彩本身的屬性,是人們根據自身的視覺在內心出現的感受。人們在不同情緒下對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反應,馬克思對于色彩也有著很深刻的認識,說顧慮很多的人看到最美的風景也無動于衷。即便是相同的色彩,觀眾的不同情緒和狀態也會造成不同的審美,這也體現了主觀精神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
四、色彩可以展示藝術品節奏的魅力
節奏兩個字是來源于音樂領域中,繪畫藝術中的節奏是通過創作過程中使用顏色的反復、造型的結構,用色線條的聯系或間斷,加上色階的轉變過程和色調的變化等構成的。在繪畫作品中,隨著畫中的顏色、形狀和線條的變化,可以讓觀看者逐漸深入了解到繪畫作品中塑造的藝術形象,反復出現的形態會讓觀看者出現節奏的韻律,在一個繪畫作品當中,多種色彩之間的過度階段會出現很大的落差和跳躍,色彩落差越大,觀眾的沖擊感就越強。也只有將不同色彩和色彩之間的連接和對比關系估算清晰,預想到色調轉化情況下作品的風格,才可以通過有節奏的色彩去展示作品。
比如亨利馬蒂斯作品中色彩的組合,他利用相似色塊的反復出現,讓靜止的圖片出現有節奏的律動,繪畫者在繪畫之前應當構思好畫面的節奏,最終展示作者想要表達的自由效果。
五、色彩元素可以表達人的思想和感情
色彩元素可以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覺,例如紅色讓人感覺到熱烈奔放,讓人出現興奮的感覺;藍色給人憂郁和悲傷的心情。但是在不同色彩組合中,也會造成豐富的表達色彩[5]。人類世界非常的精彩多樣,存在很多美的景色,繪畫這應當根據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發揮想象力和創作力去進行繪畫,例如在梵高的作品中,僅僅是向日葵我們就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熱烈。
色彩元素本身是一種視覺力量,視覺的基礎是感知物體色彩,判斷物體存在。繪畫色彩是人類大腦中視覺技能的反映,是以人的視覺感受為基礎,繪畫創造應當注重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并不是一味去選擇模仿,這樣會失去自己的風格,而是要積極表現自己的特點[6]。對于繪畫中存在的情感不得不提起梵高,在梵高的繪畫中投入了自己的生命,將自身情感都傾注到繪畫中。例如在梵高的諸多繪畫作品中,它大膽地運用色彩展示自己心中急于抒發的強烈激情,帶給觀看者深刻的記憶。因此,應當認識到色彩在繪畫中的價值和色彩本身的價值,意識到色彩的視覺地位。從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去觀察色彩,運用色彩變化去表達自身情感。在美術繪畫中,實踐是基礎,實踐產生理論。
六、色彩元素在繪畫藝術中的應用
繪畫藝術是色彩的表現方式,色彩雖然不是繪畫藝術中的唯一元素,但是是一種強烈情感表達方式,色彩的強弱變化、節奏變化、冷暖變化都在繪畫中展示著作者不同的情感[7]。中西方在繪畫領域中有著不同的發展過程,但是色彩元素都很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繪畫也在不斷融合,各國都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一)色彩在中國繪畫中的情感表達
中國畫和西方寫實繪畫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國繪畫觀念中更加看重氣韻和詩意,屬于寫意性繪畫,中國畫中的色彩和筆墨一樣,都是展示創作者高雅境界的,這和中國傳統文化是有著直接聯系的。
在想象性色彩中中國繪畫中遵循著意向造型的原則,中國古代繪畫中十分看重作品的意象,和同期的西方繪畫相比,中國繪畫更加展示人類藝術層次的表現性。在中國繪畫中,采取最原始的兩種顏色——黑和白,將原始色彩變為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色彩表現方式。
中國水墨畫繪畫中規模宏大,意境深遠,但是一般采取淡顏色,需要慢慢地才能欣賞畫中傳達的情感,但是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節奏較快,基本上每個人都缺少必要的耐性。此外,中國缺少具有國際市場行銷經驗的經紀人,難以在國際市場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色彩在西方繪畫中的情感表達
西方繪畫中在文藝復興之后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西方文藝復興之前,創作者過于重視繪畫中的下筆技巧和對實物的詳細描述;而在文藝復興之后,人們開始轉變意識,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色彩的解放、人性的解放和自由思想,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文主義藝術作品[9]。
自從印象派之后,越來越多的畫家重視人們情感的表達,在繪畫中大量使用調色盤中的各種色彩,不再被傳統的色彩所束縛,擺脫了傳統思維的限制,也不會被貴族階級和低級審美所影響,全新的繪畫方式顛覆了人們之前對色彩的諸多理解,也使得在繪畫藝術中創作者對色彩的運用更加深遠和廣泛,色彩成為了西方現代畫家情感表達的最重要方式,也正因如此,這些被情感傾注的繪畫作品更加能夠打動人。
西方繪畫色彩雖然在文藝復興之前就開始展示個性,但是在古希臘時期就很重視自然色彩,西方宗教文化中重視自然光彩,在這樣的文化中和宗教影響使得現代西方繪畫中發現色彩的主動性,這些都造成中西方繪畫色彩上的差異。
(三)實現色彩和情感中的和諧統一
色彩和情感之間的統一是每一個美術創作者所追求的目標,不論是在西方還是在中國繪畫中,在作品中通過色彩展示情感都是每一個畫家都應當具備的素質。
但是,對色彩的感知和把控需要長時間的實踐才可以獲得,同樣的一種色彩和色調,在不同的作品中表達的情感也不相同,只要和自身表達的情感不沖突,那么這些顏色就可以使用。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的畫家都喜歡抽象繪畫風格,在沒有具體形象的繪畫中,色彩和線條成為了觀眾欣賞和體會作者情感和思維的重要方式,不論是寫實風格還是抽象風格,色彩都是情感表達的重要方式。如何讓色彩在繪畫中更加有彰顯力,需要每一個創作者去更深入地研究和大膽嘗試。
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應當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在創造中大膽地使用色彩,更重要的是有一顆真誠心,這樣才能在藝術繪畫的道路上不斷追求,用靈感進行創作,不要因為外界的變化影響自己的探索,要敢于追求自己的夢想,發現內心的情感,去表達自己的情感,獲得欣賞者的共鳴和認可。
在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繪畫大師,無論是印象大師莫奈、梵高,還是俗稱的“野獸派”大師馬蒂斯,他們的藝術作品都在創作中抓住了一個共同的契合點,即抓住了藝術和情感的有效結合,實現了色彩和情感上的完美統一。
七、總結
綜上所述,不論時代如何發展,色彩元素在繪畫藝術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在繪畫創作中,應當積極探索,大膽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的繪畫作品才可以引發讀者的共鳴,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巖.淺談基于中國繪畫元素的茶包裝設計[J].福建茶葉,2018,40(4):160-161.
[2]孫迪.服裝設計中的中國元素研究[J].戲劇之家,2016(11):153.
[3]李群英,史鵬飛.兒童畫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6,37(10):52-55.
[4]黃琦,姜媛苑.色彩元素在當代水墨畫中的應用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4):193-194.
[5]陳亮.民間美術在水墨人物畫創作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6(4):180-181.
[6]黃小成.克里姆特繪畫中的中國元素應用研究[J].山花,2014(24):171-172.
[7]鐘海鮮.敦煌壁畫的色彩在中國油畫創作中的應用[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7.
[8]陳冬東.當代中國山水畫色彩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9]朱一然.留白藝術手法在室內界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7.
作者簡介:呂華斌(1978-),男,祖籍:山東牟平,碩士學位,副教授,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藝術系,研究方向:繪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