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虛擬現實技術不斷涌現,在網絡上建立虛擬博物館已經成為博物館文化的一種趨勢,虛擬博物館是一種通過互聯網將博物館里的歷史文化虛擬化、數字化,然后在網頁上展示給人們欣賞的全新技術。利用虛擬技術進行展示,既滿足了人們對歷史文物的好奇心,還解決了歷史文物易風逝等不易保存的問題。不僅如此,在解決歷史文物以往難題的同時,實現了文化的共享和共知。近些年來,各個國家紛紛開展了對虛擬博物館的研究,讓博物館中的文物以虛擬的方式展現給大眾,使得人們能夠不受時空限制任意地參觀博物館。本文著重分析了當下博物館的現狀以及新媒體視野下的虛擬博物館和傳統博物館相比所具有的特點和優勢,并發現新媒體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新媒體視野;虛擬博物館;研究
【中圖分類號】G269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虛擬博物館是傳統博物館的發展和延伸,我國當下虛擬博物館的發展和建設和西方的發達國家相比還處在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國家對于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大力支持,相信虛擬博物館會在不久的將來建設完成。新媒體是信息時代下的一種新興產物,將新媒體技術應用到傳統博物館中,通過新與舊、藝術和科技的完美結合,博物館的文化傳播效果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一、新媒體和信息技術的概念
首先,來自美國的一位學者提出了新媒體概念,他認為新媒體是一種和傳統媒體區別開來的全新媒體。發展新媒體是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必經之路。并且新媒體具有獨特的自身特點,例如參與新媒體的方式方便快捷,參與新媒體的人數巨大,這就意味著新媒體發展的可行性,也由此可以預見大眾新媒體時代即將到來。;其次,新媒體擺脫了以往傳統媒體傳播的局限性,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新媒體的信息量巨大且互相交融,促進了信息的發展和交流,并且參與方式簡單,大大提升了受眾的主動參與性,讓他們自主參與媒體傳播的欲望更加強烈;最后,新媒體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更新速度快的特點??偠灾?,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無論是在信息傳播上還是在信息的處理發展上都具有優勢,因此,在博物館的文化發展和宣傳中運用新媒體,能最大程度上推動博物館的發展。
信息技術:信息是指通過語言、聲音、動畫圖像等方式顯示出來的實際內容,然后經過相應的技術加工后成為對人類社會有所價值的資源?,F代的信息技術主要分為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其處理過程包括采集、存儲、輸入、加工和輸出。而信息處理技術又包括模擬技術和數字技術。模擬技術是通過電壓、電流等不斷發生連續變化的物理量來表現出相應的信息,所處理的信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干擾。而數字技術就是將信息技術編寫成0和1的二進制代碼進行處理和儲存,不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安全性得到保障,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技術將逐漸取代模擬技術進行信息處理。
二、虛擬博物館的發展情況
根據2012年的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當前的博物館總計有3069個,全年總計展示約有2萬余次,接待的參觀人數高達56萬余,雖然這些屬于不完全數據,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窺見實際的參觀人數和大眾的需求相差甚遠。實際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博物館的定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比如活態博物館,就是存在于鄉村或者偏遠地區的自然風景和風貌。而建館的主體和形式也在不斷變化,比如各種私人博物館和民辦博物館等。盡管如此,即使是將所有的博物館相加起來,和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比,仍是存在著巨大的“供不應求”,所以,虛擬博物館在如此廣大的需求上誕生是必然的。另外,人們的日常生活逐漸滲透著信息技術,受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也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因此,有學者認為,新媒體時代是一個創造無限可能的時代,在新媒體中有大量的信息和數據,通過這些信息和數據讓人們的世界觀也發生了些許變化。而在消費方面,更是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超越時空的限制讓實體消費轉換為網上消費,改變了年輕人的消費觀,讓消費變得更加多元化。現在,越來也多的人希望直接通過上網的方式就能參觀博物館,觀察博物館的最新狀況,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品和人文歷史。公眾的急切需求讓虛擬博物館的構建變得十分必要,打破時空的限制、讓用戶打開電腦就能瀏覽博物館的信息都將在未來成為必然。
三、虛擬博物館的作用
虛擬博物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加強了和受眾之間的溝通
在虛擬博物館的交流平臺上,各個年齡層和不同職業的人員都可以參與評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建議,讓博物館能夠更好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從而促進博物館更好的發展。
(二)彌補了實體博物館的不足
實體博物館由于自身場地的限制,能夠展示給參觀者的藝術品很少,很多珍貴的藝術品都只能沉睡于庫房之中,不為人們所知曉,而利用數字化技術將博物館的館藏數字化之后,就能全面地展示給用戶,讓用戶能夠全方位了解這些藝術品。
四、新媒體視野下的虛擬博物館建設
如何建立虛擬的博物館?筆者認為,虛擬博物館的建立離不開新媒體,應緊緊抓牢新媒體,利用新媒體的傳播的優勢,大力發展和推進虛擬博物館的建設。
虛擬博物館的發展策略:
(一)虛擬博物館搭建重點平臺
基礎平臺的搭建是構建整個虛擬博物館的前提,相當于建筑物的“地基”,沒有基礎平臺的支持,也就自然談不上虛擬博物館的搭建。該平臺對不同的信息性質進行分類,大體上可以分為資源類和應用類兩方面的信息資源,資源類主要包括圖文及音視頻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整合和加工處理形成一個豐富的資源庫,為構建其他平臺打下基礎;其次是管理平臺的建設。管理平臺是維持虛擬博物館日常運行的主要平臺,直接關系到博物館的各項事務,是博物館有效、有序運行的保障。
(二)虛擬博物館的構想
在新媒體下的虛擬博物館的建設,首先得對虛擬博物館進行一定的構想和規劃。筆者認為具體的規劃有以下幾點:
虛擬博物館要根據館內的實際特點和服務定位發展相應的服務用戶,充分考慮到用戶的需要、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以及用戶的體驗,大力推動博物館的發展。迎合當下時代用戶的需求,并對博物館的投放技術進行改革優化,以此來提升整體的服務質量,讓用戶能夠快速、準確便捷地獲取信息資源。另外,虛擬博物館還要轉變信息時代下用戶之間的互動需求化被動的信息傳輸為主動的知識獲取,將服務方式從被動接受改變為主動服務,增加博物館和用戶、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在互動中,優化虛擬博物館服務質量并維護好相關的服務設備。
設計分析。首先要了解客戶的需求和發展,然后虛擬博物館再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確定好相應的設計風格,緊密圍繞用戶的個人喜好要求及博物館的傳統建設,將博物館的建設內容進行優化,并擴展出別具一格的風格特色,力求給用戶帶來豐富的文化體驗。在語言的展示和設計方面,需要充分考慮到用戶的新媒體獲取知識的慣性,優化展示語言,讓用戶能夠獲得不一樣的多元化體驗。
團隊分析。虛擬博物館建設的基本保障就是擁有一隊技術精湛的團隊。這個團隊應該從根本出發,不僅要要求團隊歷史文化建設的知識含量,還應該根據虛擬博物館發展的需求,培養相關建設人員的技術水平,通過集合不同層面的歷史文化宣傳的專業技術人員、維護發展的信息技術人員、藝術設計人員和其他服務人員,構建出一支強大的、涵蓋各個專業技術領域的建設團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虛擬博物館的服務水平、專業水平及技術水平,才有利于虛擬博物館的建設。
五、總結
綜上所述,發展虛擬博物館一定要利用好新媒體的特點,在新媒體的優勢之上,重點加強虛擬博物館的建設和研究。只有符合新媒體的發展特點,才能建設好多層次、多維度、高深度的虛擬博物館平臺,才能更好地推動虛擬博物館的發展,讓博物館在新媒體時代發揮出更有效的知識文化傳播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悅.新媒體視野下的虛擬博物館研究[J].通訊世界,2016(24):290.
[2]謝思思.新媒體視野下的虛擬博物館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4.
作者簡介:盧同民(1982-),男,漢族,河北無極,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