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志海
工會組織應把握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有利契機,突出工會政治性建設要求,發揮黨建帶工建、黨工共建的優勢,實施“黨建+職工之家”工程,著力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實現基層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強起來,把工會組織建成職工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職工之家。
提升工會組建率,進一步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充分發揮黨建帶工建的優勢,突破非公企業、新社會組織、新興群體建會難點,重點抓好商圈、現代服務、物流快遞等新興產業的建會工作,切實做到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工會組織,全面落實“哪里有職工,哪里就有工會”要求,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團結到黨的周圍,引導職工聽黨話、跟黨走。
提升工會規范化水平,進一步筑牢工會重要社會支柱作用。充分發揮黨工共建的優勢,將工建融入黨建內涵,在黨建的引領下抓好工會規范化建設。深入開展國企工會與非公企業工會結對幫帶活動,發揮國有企業工會堅持黨的領導、制度完善、管理規范、工作有序等特點,通過現場觀摩、座談交流、實地指導等形式,推動非公企業工會規范化建設、國有企業工會創新發展,做到資源共享、共同提升。深入推進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借鑒黨建工作規范化要求及模式,按照“六有”工會建設標準和黨建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基層工會標準化、項目化管理,實現基層工會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提升工會服務水平,進一步發揮黨聯系職工的橋梁紐帶作用。充分發揮工會聯系職工群眾緊密的優勢,有力有效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圍繞黨政確定的重要產業、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推進項目出精品、隊伍出精英、競賽出精神。健全群眾性技術創新機制,推動勞動競賽、技能比賽向新興產業、非公企業延伸,把競賽結果、技術創新成果與職工評先評優、技能評定、工資晉升有機結合起來,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潛力。
強化工會網上平臺建設,牢牢把握職工宣傳導向。堅持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全面貫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要求,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切實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引導,凝聚正能量。加強“互聯網+”工會工作,普及與職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法規,大力宣傳先進模范事跡,展示勞模風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轉化為生動活潑的網上群眾性實踐,動員廣大職工積極參與,教育引導職工聽黨的話、跟黨走。
強化服務職工陣地建設,滿足職工美好生活需要。充分發揮工人文化宮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工人文化宮經營管理,推行現代企業經營模式,全面履行好社會公益服務職責。大力推進職工之家建設,根據職工隊伍規模、職工需求,建設各具特色、簡潔實用的職工服務場所。引導企業工會通過改建、擴建、新建等形式,打造一批職工活動和服務場所,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團結引領職工的主陣地作用。
強化職工思想武裝,進一步發揮工人階級先進性作用。強化政治引領,發揮工會系統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強工會系統黨員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職工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