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珵



6月5日凌晨,一年一度的蘋果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在美國圣何塞會議中心如期開幕。和過去一樣,近兩小時的官方直播主題演講,圍繞著蘋果生態圈中最為核心的“軟”實力,向開發者和用戶揭示全新的篇章。
iOS13“黑化”開始
從iOS 7扁平化開始,除了iOS 11大刀闊斧地重新設計控制中心以外,蘋果在UI的風格變化上都是以小幅調整為主,用戶能感到明顯差異的地方恐怕只有iPhoneX為首的全面屏機型與iPhone 8等傳統屏幕機型的操作體驗區別。iOSS 13的UI界面也基本如此,但仔細看還是會發現不少系統級應用開始運用iOS 2中Apple Music、錢包等應用的多層級卡片式設計這也使得iOS 13擁有了更多類似webOS的元素。在視覺之外有著更多變化的還包括一系列原生應用:提醒事項、地圖、Safari、文件等。比如地圖方面,WWDC展示的美區地圖通過長時間的測繪工作實現了精細度的飛躍提升。iOS 1 3的地圖也加入了類似Google MapS的街景功能,支持步進式放大查看。
此外,貫穿整個iOS,一直被蘋果強調卻又被用戶忽視的Siri進一步得到了強化。iOS 13通過全新的TTS模型+深度學習技術,讓Siri聲音變得更加自然順暢。捷徑作為被蘋果收購并整合的應用,由于高度可定制特性被一部分用戶所青睞。iOS 73的捷徑支持類似IFTTT的自動化操作,用戶只要預先設定基于時間、位置、設備狀態等觸發點,即可完成自動化使用捷徑功能。
隨著iPhone屏幕的OLED化趨勢,每一年iOS界面的夜間模式都成了預測重點——iOS 73最大的升級點便是全新的“深色模式”。深色模式的入口被直觀地放在系統“顯示”設置選項中,通過大量地反轉背景色工作,iOS 73實現了鎖屏、主屏幕、通知中心、原生應用等系統級界面的“黑化”。與“夜覽”功能一樣,深色模式支持基于時間的自動化切換,同時蘋果還加入了多套對應的自動變化壁紙。此外,iOS 13也向開發者提供了深色模式的接口,便于第三方應用跟隨深色模式功能一同實現變化。
終于到來的iPadOS
盡管iPad被認為是目前體驗最好的平板電腦,不過全球平板電腦(包括iPad)的銷量依然在逐年整體下滑,蘋果通過更驚艷、更大屏也更貴的iPad Pro挽回了一定的利潤,但一直未能讓iPad擁有如同官方所言的媲美筆記本的生產力。現實讓蘋果重啟了低價的iPad Air,iPad mini來尋求更多的購買力。更重要的是,iPad該如何變得不像一個大屏幕的玩具?答案是全新的iPadOS。蘋果通過加入更多的分屏操作,讓用戶更好地利用iPad的屏幕尺寸。在iPadOS中,分屏操作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桌面下從屏幕左端右滑能夠將小組件頁面放在桌面,讓大屏幕得到充分應用而非單純顯示更大的圖標。Slide Over功能可以在當前應用界面下,快速切換側邊應用,免去應用間來回切屏的繁瑣操作。當然,此前的分屏雙應用功能得到了保留,并演化出全新的手勢操作——例如從郵件向備忘錄中拖拽文字或圖片即可完成應用間的復制操作,所點即所得,極大地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更加提高生產力的地方在于,iPadOS在iOS 13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iPad處理內/外部文件的能力,用戶可以通過iPadOS訪問外接U盤、SD卡、相機,直接將文件導入或傳出iPad,所有操作通過文件應用即可完成而無需依托云盤或是Mac等途徑。文件應用也支持多人協同操作和服務器接入。此外,iPadOS的Safari也得到強化,不僅支持更加全新的桌面瀏覽器模式,也可以直接下載和操作更多的文件類型。這讓iPadOS更像是一臺對壘Surface Pro的生產力工具。更融合的macOS
WWDC 2019帶來的全新macOS Catalina變化不多,但作為蘋果生態圈中一個重要的屏幕“軟核心”,蘋果試圖在讓新的macOS更加融合、易用。macOS Catalina用Apple Music、Apple Podcasts和AppleTV三款獨立應用取代了iTunes軟件,用戶今后只需借助上述三款軟件分別管理和瀏覽相應內容即可。在和iPad的聯動上,macOS Catalina提供了Sidecar功能,可以將iPad作為Mac的一個擴展屏幕使用,支持ApplePencil的型號更可以充當Mac的手寫板。從新macOS開始,蘋果提供了Xcord集成開發工具,便于開發者統一開發iOS、macOS應用程序,應用可以實現快速“移植”,讓應用在iPad、iPhone、Mac上跨平臺使用。而iOS上的屏幕使用時間功能已經加入到了macOSCatalina中。用戶可以通過該功能了解在Mac上使用應用和上網瀏覽的時間分布情況,從而安排遠離Mac或者想要在某個應用、網站中花費的時間。
作為WWDC 2019上重磅的硬件,Mac Pro的發布獲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也收獲了全網最多的吐槽。作為繼iMac Pro之后又一款面向專業用戶的電腦,Mac Pro主體為一款約合人民幣41550元的主機。主機外觀延續了蘋果的金屬風格,但除了增添兩個用于提拉的金屬把手外,前后面板還加入了規律性布置的蝕刻空洞,造型被網友吐槽為刮絲板。借助空洞的良好散熱,Mac Pro配備了28核56線程Intel至強W芯片;四顆AMDRadeon Pro VegeⅡ核心;1.5TB2933MHz內存;4TB PCIe固態硬盤;用于ProRes以及ProResRaw的硬件加速卡。同時,MacPro也提供了豐富的擴展槽,包括八條PCIe插槽和兩條MPX插槽,這兩條插槽是新規的PCIe接口,能使顯卡和雷電3接口并行。
Appoe Watch終子獨立
去年推出的Apple WatchSeries 4依托eSIM終于實現了獨立通訊功能,但并沒有讓它擺脫“外掛”的屬性。WWDC 2019帶來的全新watchOS 6首先就是進一步強化了Apple Watch的獨立性。通過引入獨立的App Store,用戶可以在watchOS 6上直接安裝第三方App,利用Siri、聽寫或者文字功能搜索App以及查看專為手表屏幕而設計的App產品頁。開發者可以構建Apple Watch專用的App,這些App可以不依靠iOS App單獨在Apple Watch上運行。官方目前展示的應用包含計算器、語音備忘錄等。
圍繞Apple Watch的核心賣點——健康功能,watchOS 6針對女性用戶新增了生理期追蹤功能。另一項新增的噪聲功能可以通過Apple Watch監測環境聲音,當聲音超過一定分貝,手表會震動提醒用戶。此外,蘋果擅長的外在部分——表盤,也得到了豐富,新系統將為Apple Watch帶來近10種全新表盤。
著重強調隱私
在WWDC演示的各個全新OS之中,蘋果都在不斷強調一個話題——隱私。蘋果反復強調,每一個涉及隱私的功能,獲得的用戶數據都只是在本地完成操作,不會上傳到蘋果的服務器。在iOS 13中,蘋果甚至進一步加強了對第三方應用的權限管控,比如開啟GPS拍攝的照片可以抹去地理位置信息,應用需要獲得地理位置授權時會有更加嚴謹的提醒以及單次授權選項,Homekit會堆安防攝像頭捕獲的視頻加密,iOS 13還強制所有應用開啟“以蘋果賬戶登錄”的模式——所謂的蘋果賬戶會是隨機加密生成的偽賬戶,防止應用跟蹤獲取信息。
在信息交換便利的今天,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耐下心來閱讀冗長的“用戶隱私條款”,但只要仔細閱讀就不難發現,無論是主流品牌的手機還是必不可少的應用,看似貼心的“用戶隱私條款”都公然寫著因為種種原因需要上傳用戶數據到服務器,在一堆用戶難以分清的所謂“特殊情形”甚至是不知情的情況下,會將數據共享或直接為他們所用。蘋果看似固執的堅持,實際上是為信息時代的個人基本權益留存了最后一道防線。
回到整場WWDC 2019,能看出iOS 13依然是壓軸的重頭戲,但比起幾年前的大幅變動,iOS做出的改變已經十分有限。深色模式推出后更是難有進步空間,iPhone同樣如此。在2017年推出iPhoneX,憑借一時鶴立的全面屏設計引發了自iPhone 6以來最大規模的iPhone用戶換機浪潮。天時地利人和被蘋果錯估為“消費升級”,以至于進一步上探價格天花板的XS系列銷量慘淡,最終依靠渠道折扣以及iPhone XR的奮力跳水挽救財報顏面。實際上,在全球手機銷量下滑的現狀下,基本沒有廠商可以幸免,少數幾個品牌的增長也是源于2500元左右機型的銷量提升,高端手機的現狀不容樂觀。作為蘋果所有業務中核心部分的iPhone,在技術難有突破并且蘋果也難以全面掌握最新技術的情況下,勢必要尋求其他業務的增長。于是才有了WWDC 2019上更加獨立的iPadOS、watchOS 6,也有了通過融合促進其他產品售賣的macOSCatalina以及尋求更高利潤消費群體的Mac Pro。這是蘋果目前所能做的全部,雖然未必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