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龍棋
摘 要:區塊鏈是新興信息技術,對未來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會產生深刻的變革。區塊鏈技術復雜,對企業原有的業務邏輯沖擊較大,不確定性較多,導致企業家對區塊鏈技術的態度不一。本文基于UTAUT理論,將企業家對區塊鏈技術態度影響因素劃分為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促成條件等因素。結果發現,能否區塊鏈技術引用解決方案專家對于企業家是否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影響最大。該結論說明當前區塊鏈解決方案復雜、門檻較高。為了更好的促進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一方面需要加快技術創新,降低區塊鏈技術的使用門檻。另一方面需要培養區塊鏈解決方案人才。
關鍵詞:區塊鏈;UTAUT;企業家態度
一、背景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具有分布式、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征,區塊鏈技術重構了現有的數據邏輯、業務邏輯和生態邏輯,將像互聯網一樣重塑人類的社會活動形態,是未來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區塊鏈主要的應用領域有公正領域、醫療數據保護、電子健康檔案設計、智慧城市建設、物聯網設備安全等。區塊鏈本質上是集體維護的分布式數據庫,巧妙集成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多種技術,提供全新的數據記錄、傳遞、存儲和呈現方式,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開源、匿名性等特性。
首先,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基本的特征。系統內應用可脫離中心管制,實現數據的分布式記錄、存儲與更新,系統中各節點權利和義務平等,數據由全網節點集體維護,不存在單點失效,應對拒絕服務攻擊方式更為靈活。其次,區塊鏈中存在兩套加密機制以防止數據被篡改。再者,區塊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除數據直接擁有者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任何參與節點,均可通過公開接口查詢鏈上的數據記錄或開發相關應用(具有特殊權限要求的除外)。區塊鏈使用開源的程序和開放的規則,數據記錄、更新操作對全網節點透明,可被全網節點審查、追溯,具有較高的透明度。最后,區塊鏈技術建立了一種共識機制,保證節點間的互信,為交易匿名性提供條件。在交易過程中,各節點遵循既定、預知且共識的算法證明,消除質疑,使得交易各方無須提供真實身份即可完成可信操作,實現信譽管理與增殖。
袁勇認為,區塊鏈是因特網由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的升級,未來會像互聯網一樣重塑人類的組織方式和活動形態。錢衛寧等從存儲可信性以及智能合約處理可信性,論證區塊鏈對可信數據的管理性能。王鵬認為,區塊鏈技術能促進政府治理模式向精準化、服務化、個性化和定制化方向發展。張毅認為區塊鏈技術一方面能推動政府角色轉換和職能改變,形成一種扁平化的治理結構,透明化的服務過程,另一方面給政府傳統智能、機制、法律等帶來一系列挑戰。
區塊鏈的應用有大范圍協作和破壞性兩大特性。具體而言,大范圍協作是指:區塊鏈應用中一般有較多的利益主體參與,而不是簡單的雙邊或者三邊關系生態。例如供應鏈金融中。破壞性是指:區塊鏈產業應用對于原有的體系來帶的是破壞性的重塑。區塊鏈把底層規則和業務邏輯以共識機制的形態設計進系統,通過將業務規則程序化,使規則的運轉不受人為影響。也就是說,區塊鏈通過程序,把原有業務中的部分主體取代了,重塑了原有的業務主體間的關系。但由于其技術尚未成熟,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系統邏輯和業務邏輯與傳統中心化互聯網的差別較大,因此許多傳統企業和組織對區塊鏈技術都抱著觀望態度。本文想要探尋,中國企業家面對區塊鏈這樣一個創新技術,在什么情況下會選擇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重塑自己的產品和業務流程。
二、研究方法
技術接受模型整合了傳統的計劃行為理論和理性行為理論,認為用戶對新技術的態度是有兩部分組成: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即用戶對技術的有用性的感知強烈程度,以及用戶對新技術的學習成本高低。國外學者對于TAM理論研究較多,在研究消費者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學者們紛紛對TAM理論提出了修正與完善意見,引入了自我效能、心理動機、服務質量、感知風險、感知娛樂性等等因素。UTAUT模型是基于TAM模型演化而成的模型,獲得了學術界廣泛的認可。UTAUT認為,影響用戶對于新技術的使用意愿與使用行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因素: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以及促成條件??冃谕⑴ζ谕?、社會影響對新技術的使用醫院直接產生影響,促成條件是促成使用意愿到使用行為中的重要條件。此外,UTAUT理論引入了性別、年齡經驗等等作為調節變量,根據實證檢驗,UTAUT模型對個人行為的解釋力高達70%,遠遠超過其他的模型。
三、調查問卷設計與數據分析
根據UTAUT模型,設計了調查問卷,見下表。問卷共發放35份,其中有效問卷30份。利用SPSS軟件對其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根據SPSS分析結果,模型R方值為0.868,說明模型擬合優度好,該模型說明86.8%企業家會選擇應用區塊鏈技術。變異數分析中,顯著性是0,遠遠小于0.05,說明系數檢驗顯著,自變量可以有效預測因變量。能找到區塊鏈技術引用解決方案專家對于企業家是否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影響最大。
四、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赨TAUT模型,將影響企業家對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態度影響因素分為四大類:績效期望、付出期望、社群影響、配合情況,并細化成具體問題。研究發現,能否找到區塊鏈專家提供企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方案對于企業家對區塊鏈技術的態度影響最大,其次是政府是否有相關性政策。通過回歸發現,是否能找到區塊鏈技術引用解決方案專家對于企業家是否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影響最大。
分析結果說明企業對于區塊鏈感知到的有用性還是很強烈的,對區塊鏈技術的使用意愿足夠強烈的,但是區塊鏈技術架構復雜、方案難度大、涉及利益主體多、業務重構難度大,是否能解決這些問題決定了企業家是否采用區塊鏈技術。
更進一步分析,說明區塊鏈技術當前面臨著易用性的問題,區塊鏈“高深莫測”的技術和“去中心化”的邏輯,讓許多企業家望而卻步。區塊鏈技術想要進一步得到推廣,一方面需要在技術上實現模塊化、組塊化,降低企業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培養更多的區塊鏈解決方案人才,針對具體的場景、具體的業務,進行定制化的區塊鏈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42(04):481-494.
[2]錢衛寧,邵奇峰,朱燕超,金澈清,周傲英.區塊鏈與可信數據管理:問題與方法[J/OL].軟件學報,2018,(01):150-160.
[3]王鵬,丁藝.應用區塊鏈技術促進政府治理模式創新[J].電子政務,2017,(04):59-66.
[4]張毅,肖聰利,寧曉靜.區塊鏈技術對政府治理創新的影響[J].電子政務,2016,(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