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女性的獨立與自由——高長虹小說《紅心》女性主義視角解讀

2019-01-09 02:09:53
南都學壇 2019年3期
關鍵詞:生活文化

張 清 祥

(南陽師范學院 文史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紅心》通過對女性獨立生存的敘事,表現了女性擺脫經濟依附地位而在社會里謀求生存的樂觀與自信。通過逃離北京和奔赴上海的敘事,表現了女性對傳統或現代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的背離與批判或認同與接納。通過對一見鐘情和心心相印純真與炙熱愛情的敘事,表現了女性情愛的大膽與開放。通過對女性以筆代言打破沉默開口說話和行走漂泊尋求精神高地與生存價值的敘事,表現了女性抉擇的自信和行動的自由。

吉爾曼在《婦女與經濟》中認為,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影響著人的存在,而女性的社會、經濟環境是男權社會和文化營造的、非人性的,這種狀況不僅妨礙了女性自身的正常發展,對整個人類的進步也造成了危害。“我們是唯一的雌性依賴于雄性獲取食物的物種,唯一的性別關系等同于經濟關系的物種。也就是說,全體人類中一個性別的經濟生活完全依賴于另一個性別。”[1]65在此基礎上,吉爾曼推導出與沃爾斯通克拉夫特、格里凱姆和穆勒相同的結論,即女人的主要精力被錯誤地引向取悅男人,這根源于她們在經濟上對男性的依附。

(一)擺脫依附性:女性的求學與工作

五四時期,當“娜拉”出走現象被社會文化無限放大之時,魯迅卻透過眾聲喧嘩的浮躁窺破了女性的真實處境,他冷靜地指出“娜拉走后實在只有兩條路可走: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并且認為:“在目下的社會里,經濟權就見得最要緊了。第一,在家應該先獲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會應該獲得男女相等的勢力。”[2]168高長虹也深受生活之困,他認為:“經濟不必支配人的全生活,但經濟是直接關系到人的生死的,所以它是生活中的一個基本條件。”[3]347“人類的普遍的生活是窮苦的,不自由的,被壓迫的,不幸的。幸福的只是少數中的少數;但他們將要被淘汰了。”[4]317

如果說《青光》里造成劉海珊悲劇性生存狀態的根源在于她經濟上的依附性,那么《紅心》中朱心的獨立與自由首先來自她經濟上的獨立性。她“在巴黎,羅馬,紐約生成長大”,西方民主、獨立與自由的思潮洗滌了她的思想和靈魂,使她擺脫了中國傳統女性窠臼的束縛,學有所成又鍛煉和提高了她謀生的能力。所以,她能夠毅然從國外回來,在北京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雖然她“在這二年的居留期中”,“真像是便做了一個囚犯”[4]372,但她卻能夠斷然地辭掉教職,離開北京,奔赴上海,甚至預備再次出國。

(二)社會中謀生:女性的樂觀與自信

在男權社會中“居于統治地位的男性,把女性當作私有財產緊緊攥在手中,唯恐失去……處于極度的戒備心理,他用無數的清規戒律束縛她們的手腳”。“在這樣的處境中,她無法像他一樣通過接觸社會、參與社會服務以及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而得到符合人性的發展。”[1]68不僅如此,這種經濟上的依附性還使婦女的成長發展處于停滯狀態。“在整個人類的發展過程中,婦女的成長遭到種種阻礙,甚至被中止了。”把女性禁錮在反常的孤弱狀態中,強迫她們為生活中的瑣事而忙碌,所有通往她們個人自我發展的道路上設置了種種障礙,通常不允許她們參與卓越的、有創造性的工作[1]66。

魯迅在《關于婦女解放》中不僅一再強調女性取得經濟權的重要性,而且尤其重視男女兩性的“平等與獨立”。“所以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經濟權,我以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話。自然,在生理和心理上,男女是有差別的;即在同性中,彼此也都不免有些差別,然而地位卻應該同等。必須地位同等之后,才會有真的女人和男人,才會消失了嘆息和苦痛。”[5]615即使女性涉足公共領域的工作,也是困難重重、步履艱難。高長虹的小說《神仙世界》通過“王靜和”“張淑女”兩個新文化洗禮的都市女性知識分子的物質貧困,抒寫了女性知識分子生活困頓之時,始終隱忍堅守著精神高地。《紅心》中的朱心同樣遭遇了王靜和與張淑女的生存困境,但她卻比她們要堅定、樂觀和自信得多。

如果我們把觀察的視閾擴大到整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都市女性知識分子的生存境遇,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些接受了現代性洗禮的都市新女性的四種生存類型。第一類就像魯迅《傷逝》中的子君,雖然高喊著“我是我自己的,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毅然決然走出“父權”的牢籠,最終卻卒于“夫權”的家里。因為現代性雖然喚醒了她女性覺醒的意識,但愛情的沉迷卻使她迷失了方向,忘卻了“人生要義”,失去了再次飛翔的希望和能力。第二類就如同王靜和與張淑女一樣,雖然沖破了男權社會和文化的束縛,張揚起女性的獨立意識和抗爭意識,卻依然是生存艱辛、步履蹣跚。第三類是左翼作家筆下所謂的革命女性,她們把“革命”視為“羅曼蒂克”的鏡像,希冀擺脫她們寂寞、無聊、虛無的生存困境。“革命”現代性雖然喚醒了她們生命中短暫的激情和亢奮,但她們卻沒有意識到“革命”的艱苦和流血犧牲。第四類如同新感覺派小說中的現代都市新女性,她們憑借自己的身體扮演著“尤物”或“妖女”的角色,分別演繹著從“唯美”到“摩登”的城市際遇。比較而言,四類女性生存狀態中,第二類女性的生存雖然異常艱辛,卻也充滿著無限的希望。同時,相較于王靜和與張淑女而言,朱心憑借自己的堅定、樂觀和自信表現得更加獨立和自由。

女性主義認為,只有提高女性的思維意識,才能使女性徹底擺脫男權社會和文化的欺騙愚弄,窺破社會和文化壓迫女性的陰謀詭計。拉塞爾認為,“解放的對立面……是壓制,是一種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一個完整的人沒有生存的空間”。在拉塞爾看來,“拯救”就是“一種社會活動”。“拯救不是逃離宿命的自然,而是改造世界的力量和可能性,是創造力的復興以及尋找克服磨難的方法。”所以,女性拋棄他性,拒絕成為“客體”,就“需要成為社會中的異類的勇氣……(這)也許意味著成為‘邊緣人群’”[1]182。留學海外是20世紀初期覺醒的女性知識分子迥異于傳統女性的“異類”行為,她們從老舊的中國走向一個陌生的異域,不僅僅是身體的位移,而且是一種生存模式的轉變,承載著異域文化的滲透與形塑。“留學背景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6]8,“留學國外這一特殊的文化現象,是指接受過國外教育以及文化熏陶這一經歷和事實,以及這種經歷經過作家各自的人生積淀和個體的精神提升之后所形成的具有獨特意義的支援意識和背景因素”[6]18。

小說《紅心》的女主人公朱心不僅有留學背景,而且是在“巴黎、羅馬、紐約生成長大的”,這一切同樣給她的認知模式提供了一種與傳統模式迥異的背景因素。當她走出國門看世界或者站在國外回望國門的時候,她的時空間概念已經初步改變,“不同國家的政治、經濟等社會背景,特別是不同國家的文化,對她們的文化觀、價值觀、人生觀、身份觀、家國觀等產生了巨大影響,對她們的創作視野、視角等產生了顯在影響”[7]5-6。同時,女性知識分子的現代女性意識和獨特視角也開始逐步形成,“從女性主體的角度來說,女性意識可以理解為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確定自身本質、生命意義及其在社會中的地位;二是從女性立場出發審視外部世界,并對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8]140-141。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現代化城市也隨之悄然興起。而一座現代城市的興起,不僅是相關的物質經濟硬件的興建,同時也是新的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的建構。小說《紅心》中的朱心無論是對北京的厭棄與逃離,還是對上海(或者巴黎等)的認同與接納,都是她對不同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的認知與選擇的結果。同樣,無論這些認知與選擇結果如何,這種認知和選擇本身就彰顯了這類女性知識分子迥異于中國傳統女性的主體意識,也標示著這類女性知識分子批判意識和思想自由刻度的提升。

(一)逃離北京:傳統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的批判

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作為千年政治權力中心的北京雖然政權更迭頻繁,但僅僅是旗幟顏色的變幻,新時代的曙光仍然遙遙無期。帝制雖然崩潰了,但腐朽的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卻依然具有很強的文化惰性,在新的歷史機遇下以變形的形態繼續籠罩著國人脆弱的心理。

小說《紅心》中的朱心從國外回到北京已經有兩年了,從她寫給男主人公張紅的信的落款時間1928年6月16日推測,她很可能是1926年6月回國幫助朋友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而此時,北京城作為舊中國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的一個符號,此時此刻的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仍然具有極強的壓迫性和壓抑性,使生活其中的人們感到異常黑暗和窒息。朱心生活在北京城,但始終感覺自己好像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塊狀的古城里”,“像是變成了一個囚犯”,不僅“這兩年所受的是多少精神上的痛苦”,而且簡直要懷疑“命運都墮落了”,“不能夠再有恢復光明快樂的一日”,甚至感覺所從事的工作“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對北京壓抑式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的體驗認知同樣來自小說中男主人公張紅。小說寫道:“張紅雖然不是初次到北京的,但是北方的生活、景物、風習,他覺得都很不合適。據他說,像這一類地方,住一兩個禮拜還好,多住是不成!尤其是北京人的官僚氣,他簡直一點都不能容忍他們。”[4]374朱心、張紅雖然人住在北京,心理上卻是北京城里的“邊緣人”,始終以“游離”的心態打量和審視著北京,以至于最終厭棄和逃離了北京。這種厭棄與逃離的實質是把北京作為傳統腐朽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的符號來批判的。

(二)奔赴上海:現代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的接納

與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的北京相比,上海是開放、新潮的新型現代化大都市。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隨著北方政治高壓政策的實施,新文學作家和出版機構紛紛南移,上海逐步成為新文化中心。但毋庸置疑,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百多年歷史進程中,中國尤其是作為租界的上海一直在與傳統的對話或斷裂中經歷著現代性轉變。盡管上海被深深地打上了殖民主義文化的烙印,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聚集于上海的文人作家與強勢植入的西方現代文明之間并未形成預想的對立,反而形成了某種帶有“和而不同”意味的融洽與共生關系,這種現象的背后實則隱含著現代知識分子對現代性的執著追求。

朱心留學歐洲,并且是在“巴黎、羅馬、紐約生成長大的”。19世紀歐洲現代大都市的生活經驗和作家對于城市生活的文學想象對她極具誘惑性和啟發性,巴黎、羅馬和紐約等歐洲現代化城市,成為她體驗和認知城市的摹本,是她心目中理想的城市原型。而出國留學的經歷和良好的英語語言基礎,更使她對西方文化心領神會、心向往之。與此同時,以“巴黎”等歐洲現代都市為藍本,努力“西化”也是這個時期上海這座城市的物質和精神追求的目標,隨處可見的“西化”跡象像空氣一樣包圍著這座城市,規定著城市發展的基本走向、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朱心的“心像”巴黎與“視覺”上海相互疊加,無論是出于對巴黎的都市現代性的深深懷舊,還是出于對上海城市生活的自我期許目標的認同,朱心頗為深入地從內心深處認同和選擇了上海的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

小說并沒有直接描寫朱心對上海文化范式和生活樣式的認同接納,而是通過男主人公張紅在先農壇公園看報紙的視角予以表現的。小說寫道:

他要了一堆報紙翻看,他特意地去尋找那些上海的瑣事的記載。他忽然發現上海的公園有的已經開放了。他非常高興,的確是青色的世界了。據說,法國公園也將自動開放。此后的上海,或者……[4]375

公園是西方文明的產物,它伴隨著西方殖民者一道進入上海,從拒絕“華人”入內,到成為都市民眾日常性、公共性休閑空間,不僅標志著資本主義對上海都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而且彰顯了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諸方面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屈從,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公共空間,成為彰顯民族主義的“輿論場”和典型范例[9]77-81。所以,當張紅翻看報紙,“發現上海公園有的已經開放了”,“他非常高興,的確是青色的世界了”,與其說張紅高興的是對一種日常休閑、自由生活方式的接受和實現,不如說他高興的是對現代公共秩序的接納和對民族精神的認同。

富勒認為,女人所需要的不是作為女人去行動或占上風,而是像一個自然人那樣得到成長,像智者一樣去分辨一切,像靈魂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展示(她)的各種才能。因為,每個個體生來就是一顆設計獨特的種子,必須讓這顆種子在其一生中充分伸展。所以,婦女不僅要拋棄所有她們平常所珍視的、社會和男人灌輸給她們的思想,而且必須學會遵循自己內心的準則而獨自面對世界選擇自己的生活。只有這樣,她們才能“不再妥協,不再討好,不再孤立無助”,也才能使她們“健全、強壯,有能力去愛”[1]48。小說《紅心》的主人公朱心深受中西新文化的洗禮,不僅通過自己的人身體驗窺破了男權社會壓抑女性的種種陰謀詭計,而且作為一個“新女性”始終高揚女性的獨立意識,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健全、強壯,有能力去愛”的人。

(一)一見鐘情:初戀的甜蜜與回想

奧克塔維奧·帕斯說:“火焰是火最精華的部分,它向上移動,以金字塔的形狀升高最初的、原始的火焰就是性欲,它升起愛欲的紅色火焰,后者又升起另一個搖曳不定的藍色火焰并為之助燃:愛情的火焰。”[10]朱心從巴黎回到北京,和張紅一見鐘情。在男主人公張紅看來:“他沒有料到這里的時局竟會這樣急轉直下,真的像到了狂飆時代!他雖然已感到,在她的生活上,她不能夠沒有他了。當她初從巴黎回來的時候,他不是已經愛上她了嗎?她那時的心理怎樣?她說,那時她初次聽到了他的名字。只這么簡單嗎?她沒有初次做夢……”[4]375朱心同樣對張紅一見傾心,情竇初開的甜蜜與情趣定格在少女美好記憶里,她那天玩過的“石竹花”早已不知“流落到何處去了”,但花園相遇的情景卻時時縈繞于心,常常喚醒她美好的回想。

(二)心心相印:情愛的純真與炙熱

戈德曼與伍德哈爾一樣,堅持婚姻一類的制度會毀壞真正的愛情。“愛情,生命中最強烈、最深刻的元素……愛情,一切法律的對抗者,一切常規習俗的挑戰者,愛情,人類命運最強大的塑造者;這令所有人心動的力量怎么可以和滋生于國家和教會中的卑劣良莠草——婚姻——相提并論。”[1]75真愛是兩個人的心心相印,不能摻雜任何的虛偽和欺騙;愛情的炙熱是兩顆心共同的和諧律動,拒絕一切世俗的束縛羈絆。《紅心》通過張紅和朱心的不同視角,共同演繹了不染任何世俗塵埃的純真炙熱的愛情故事。

朱心回北京工作已經兩年了,兩個人一見鐘情,雖然沒有長相廝守、耳鬢廝磨,但美好的影像已經深深地鐫刻在彼此的心上。雖然他們離多聚少,卻時時心心相印。“雖只是兩個月的聚談,你又時常不愿意讓我有點滴難處,然而你那隱伏著的心事,我還有什么不明白嗎?我只沒有表示我的一點什么。我知道,到那事實出現的時候,它是會狂醉你的!只有事實是最真實的語言!”[4]373朱心住在北京“這個塊大的古城里”,時常感覺“像是變做了一個囚犯”,兩年來經受著“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懷疑自己的“命運都墮落了”,但她卻沒有消沉和絕望。這固然是由于她獨立生活和思想自由喚醒她主體意識和女性意識的結果,但張紅純真炙熱的愛情同樣“像一盞明燈”照耀著她的生活。

張紅是住不慣北京的,因為“現在是六月二十日的下午,天氣已入了最熱的階段,又刮著那種黃風,使人連血球都感到干渴。北京人希望水分,也許像美國人喜歡黃金”[4]373。更重要的是,張紅厭棄“北京人的官僚氣”,“簡直一點都不能容忍他們”,所以,“張紅更是不能在北京住了”。但是,“他是特為了她到北京來的”,“他已經在北京住了一個多月”。張紅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所有的時光也正像蜜一般甜”,“兩個生生的人兒,忽然遇見了,忽然認識了,于是……兩年的光景,他們便什么都敢說,什么都敢——他們且將什么都敢做了”[4]375!

“現在行為派”是高長虹自己“發明”的一個名詞,即立刻行動者,他強調“立刻”“行動”。高長虹說:“人生的第一意義是行。所以我同朋友們共事,不愿聽什么主張,不愿討論,只愿大家納頭去做。做便有結果,不做便沒有結果。”[3]233

(一)以筆代言:女性打破沉默開口言說

恩斯特·卡西爾認為人實質上生活在一個“符號世界”里,“使自己被包圍在語言的形式、藝術的想象、神話的符號以及宗教的儀式之中……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與恐懼、幻覺與醒悟、空想與夢境之中”[11]35。西方女性主義者同樣認為男權社會抹殺女性存在的最有效的手段是男權制社會的表意手段——語言。她們認為,在男權“象征秩序”里兩性沒有共同語言,現有的語言完全受男性的控制,傳達男性的權利、體驗和意愿。在男權“象征秩序”的話語系統里,女性是缺席或緘默的。正是由于男性控制了話語權,女性失去了欲望表達的沖動與可能,最終使女性“不能發音”或“陷于困境”[12]207。

《紅心》中的朱心以筆代言,給張紅寫了一封短信,她打破沉默,大膽開口言說自己的際遇和心理。短信訴說自己在北京“塊大的古城里”“囚徒”般的遭遇和精神痛苦,揭破了男權社會和文化對女性的壓迫,顯示了女性的沉著與智慧;回憶了自己與張紅的甜蜜初戀和純真炙熱的愛情,“默祝我的終歸是我的”,顯露出女性的大膽與自信;果斷辭去自己并不滿意的教職,逃離令她壓抑和窒息的北京古城,奔赴現代化的大都市上海,則更表現出女性的獨立與果敢。更重要的是,朱心的短信被張紅視為珍寶,“張紅坐在先農壇觀耕亭的茶棚下,懷里掏出一封信來三番五次地讀著”。女性作為一個受壓抑的性別,其寫作具有真正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一旦爆發,必將具有一種破壞性的力量。正如女性主義者海倫娜·西索所言:“當那些在文化和社會中受到壓制的人們返回時,那將是一種帶有爆炸性的、徹底破壞性的、令人震驚的歸還,其中蘊藏著一種從未釋放過的力量。”[13]35

(二)行走漂泊:尋找精神高地和存在的意義

對高長虹而言,行走漂泊所體現出來的不斷選擇,則是不斷超越自我與所選擇的對象,在行走與漂泊中尋找生存的價值和心靈的愉悅,向著精神最高點挺進的一個過程——精神上的漂泊歷程。“宇宙間有最高的地點那個東西嗎?我常這樣疑問著。回答說‘趨向著最高的地點,我的精神,當然走的是最高的路線’。”[3]25高長虹認為“以現在的社會,以我們的性格,要想找一塊能給我們以片刻歡樂的地方,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大聲疾呼“讓我們漂流去吧!我們的快樂,只有在漂流中才能夠找得,只有不斷地漂流,隨時隨地的頑強的反抗,才能夠使我們的精神得到一些安愉(慰)”。因為“社會同我們,已處在勢不兩立的境地,社會不容我們的存在,我們也在一息不忘地要把它置之于死地。我們便把人類的幸福擱在一邊,只為了我們自己生趣的維持,我們都不能夠不舍命地苦斗去,‘苦斗呵,苦斗便是幸福!’我們應該這樣叫了,我們相信在這個呼聲之下,勝利終要歸于我們的”[3]219!

小說《紅心》中的朱心和張紅就是一對行走漂泊者,行走漂泊不僅是指他們物理空間的轉換,而且指他們在行走漂泊過程中的精神追求和價值探尋。可以說,行走漂泊不僅是他們的共同心愿和夢想,而且是心靈契合和精神愉悅的結晶。更重要的是,在行走漂泊過程中,朱心更加積極和主動,成為兩個人共同行走漂泊的引導者,這更加顯示出新知識女性的獨立與自由。這種男權社會對女性依附角色的固化和偏見,彰顯出女性在“并非人間”的異己存在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小說這樣寫道:

他幾次對她說,暑假到來的時候,他想去哈爾濱小住些時。她卻始終沒有告訴他她消夏的計劃。他雖然納悶,但也不愿意去問她。她呢,早知道,他在想念西湖了!他在想念西湖了!他更在想念羅馬,巴黎……哈爾濱,到了現在,當然是不好去了。他將到什么地方去呢?青島,煙臺,都是同樣的灰白,同樣的混亂!他正在難于抉擇的當日,于是她為他抉擇:她到上海去了!他也許做夢都沒有想到這個,雖然他也確曾夢想過也許在八九月的中間他們在上海相會!她不但把他的夢想織成了事實,而且她把那期限一并提前了。[4]374

《紅心》女性獨立自由主題的表現和朱心嶄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小說中并沒有完全展開和詳細敘述。小說看起來像一篇簡短的故事,或者像一篇速記,隱含在小說背后的深層意蘊,無法在短短幾千字的小說里得以表現,不僅讀者讀之難以理解,就連高長虹也覺得意猶未盡。高長虹本想把《紅心》寫成一部大書,但卻始終難以完成。是狂飆運動的繁忙而無暇于創作?還是高長虹才力有限難于書寫?這仍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有意義的問題。

猜你喜歡
生活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誰遠誰近?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中文字幕va| 久久综合干|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2021国产在线视频| 成年人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美女国产在线| 高清免费毛片| 亚洲成人在线播放 |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欧美在线天堂| 91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网| 日本午夜影院| 免费aa毛片| 91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人在线|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欧美爱爱网| 91精品网站|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日韩av资源在线|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91精品视频播放|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超碰免费91| 欧美日韩91| 久久国产毛片|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亚洲午夜天堂| 国产精品3p视频|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婷婷亚洲视频| 午夜精品区|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欧类av怡春院|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摸夜夜操| swag国产精品|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成在线视频|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