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政治化、家庭化、個體化:農民娛樂習慣的歷史嬗變及其重構——川南林村的個案表述

2019-01-09 02:09:53
南都學壇 2019年3期
關鍵詞:習慣農村生活

魏 久 朋

(宜賓學院 政府管理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0; 中國農村綜合改革協同創新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0)

一、文獻回顧與問題的提出

2018年,更為綜合性、全覆蓋的全面鄉村振興戰略在黨的十九大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政界、學界的相關解讀也陸續流出。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結合十九大提出的中國社會基本矛盾變化指出,當前我國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1]。因而,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也可以理解為國家有意識地補足偏重于城市發展戰略所造成的鄉村衰敗短板。鄉村衰敗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理解,如果從經濟的角度,則可以理解為農村產業不興、農民收入低、生活欠富裕;從制度的層面,則可以理解為村民自治發育程度低,農村法治建設不到位等;從人的角度,則可以理解為農民向城市流動加快,導致農村日漸嚴重的空心化等。不過,從文化的角度,則可以理解為農村文化傳承受困、農村公共生活的消解和式微等。本文主要從文化的角度探究農村公共生活的變化。

關于農村公共生活的變化,以吳理財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團隊近年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吳理財教授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鄉村社會歷經了與西方社會不同的兩波個體化,第一波個體化由國家開啟,個體從“總體性社會”的集體中“脫嵌”出來,重新回歸地緣共同體、家族、家庭,而隨著市場化、全球化的沖擊,第二波個體化開始了,個體再次從地緣共同體、家族,甚至于家庭中“脫嵌”,越發成為“為自己而活”[2]的“無公德的個體”[3]。而解決之道則在于重建鄉村公共性,重構鄉村公共生活。張良也認為,從地方共同體中被強制拽進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中的人們,逐步從階層、宗族、社區等地方共同體和地方性知識的制約中解放出來,個體進入“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過程中,進而容易形成“極端個人主義”[4]。夏國鋒則通過對魯西南夏村的實證調研指出,夏村的公共生活在市場和國家兩個外在變量的影響下趨于衰落和消解,進而村落社會中人與人的社會關聯也逐漸降低了[5]??偠灾?,中國農村公共生活在改革開放之后的市場化、全球化影響下,趨于消解、式微。

長期的生活方式可以塑造制度化的習慣,公共生活的消解和式微也標志著農民生活習慣的變遷。而休閑是人類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人們的辛勤勞作亦不過是為了片刻的休閑[6]。休閑既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長期的生活方式勢必形成農民習以為常的娛樂習慣。

如果說農民的娛樂習慣也是一種文化,那么它就一定是被建構而成的。而建構它的行為主體除了農民自身之外,在葛蘭西看來,一定還有國家的參與,甚至于彰顯著國家的文化意志,或者說國家的文化霸權[7]。而國家的文化意志,即是表征著一種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在政治上又可以具體體現為一系列由國家主導的文化制度。

從革命戰爭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就開始有意識地通過電影下鄉這一文化制度的建立,以便于對革命精神、新生政權到來的宣傳和新型公民的培育。到改革開放,這種文化制度在市場化與全球科技革命等外部環境變化的刺激下,開始發生轉變:電影逐漸退場,電視作為現代性裝置登場。如果說電影和電視在中國鄉村的出現和普及是國家文化意志的彰顯的話,那么,到了21世紀,互聯網技術從城市向農村擴展,則更多是互聯網技術自身的擴展性以及農村中青年群體自發的引入。國家出奇地在互聯網下鄉中隱藏了更為顯現的國家意志,甚至于國家似乎離開了對農民娛樂生活一貫的規訓與控制。但即便如此,對互聯網的監控和規制,仍然搭載著國家的文化霸權。由此觀之,新中國成立初期以來,電影、電視、電腦(互聯網)下鄉,可視為一脈相承的國家文化制度。那么,電影、電視、電腦(互聯網)下鄉這一一脈相承的文化制度的變遷與農民娛樂習慣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促使農民娛樂習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進而對鄉村公共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帶著這樣一些問題,筆者于2018年春節期間,對川南林村村民、村主任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訪談,試圖以歷史敘事的方式回顧林村的電影、電視、電腦(互聯網)下鄉變遷史,并探究這一系列文化制度變遷背景下,林村村民娛樂習慣的變化,進而考究這一系列變化對林村公共生活的影響。

川南林村,距縣城2公里,213國道貫穿全境,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541戶2247人,轄區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69.35畝。全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有務工、經商、竹林、養殖等。村黨支部支委5人,中共黨員40人,5個黨小組;村委會委員3人。由于地形封閉且處于川南山區,林村發展相對落后,電影下鄉工程與全國大體同步,電視下鄉相較全國普及時間相對滯后,電腦(互聯網)下鄉于2015年全面實現注來自對林村村主任的訪談。。

二、電影、電視、電腦下鄉:一脈相承的文化制度

電影下鄉。革命戰爭時期,電影放映作為一種文化享受載體和文化宣教工具就已經在革命根據地開展了??箲鸨l后,電影業漸趨轉向由國家主導;因為抗日救亡的需要,電影開始下鄉、進村。伴隨著戰事推移,電影逐漸深入內陸、進入鄉村,以發揮宣傳戰事、鼓舞民眾之作用[8]57-65。由于電影在革命年代發揮著重要的宣傳和教育作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電影繼續在廣大中國農村地區發揮作用。為此,國家在文化制度與文化政策上對電影下鄉進行了總體布局。一方面,開展對農村電影放映隊伍的業務培訓,如1950年文化部電影局在南京舉行的對 1800名放映員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學習制度、生活會議制度、請示匯報制度、小隊規劃和總結制度、勞動制度、放映技術、愛護機械等多個方面,并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之前[9]21。另一方面,實施了系列的保障政策。一是農村電影放映網的搭建,從省、地、市一級跨區域放映的流動電影隊、以縣為單位的國辦隊的發展、以公社和大隊為主體的社辦隊的興起到以集鎮影院為建設重點的多格局農村放映單位的出現[9]21,中國農村電影放映網在發展中不斷完善。二是系列政策的出臺。如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宣部和文化部多次召開會議,先后發布《關于電影工作的指示》《關于加強電影事業的決定》《加強黨對于電影創作領導的決定》等文件,對電影工作做出指示和規定,逐步建立服務于國家的電影體系;計劃經濟時期,“電影生產全部由國家下達指標,投入資金,負責對準備投拍影片內容的審查”[8]57-65。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電視在廣大農村地區的普及,電影的宣教作用在市場化的沖擊下,逐漸退出鄉村舞臺并在國家“2131”工程的新形勢下重回鄉村社會,國家對電影下鄉工程始終是支持的。

電視下鄉。20世紀80年代,電影下鄉工程逐漸褪去政治使命,轉變為以文化公益服務為目標的公共產品繼續由國家配送。而隨著政治使命的終結,電影對于鄉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影響也開始減弱,在川南山區農村,由于山高路遠,地形復雜,露天電影的吸引力大不如前。與此同時,作為現代性裝置的電視開始在農村出現。起初是只能接收一個電視臺的黑白電視機,個別經濟寬裕的家庭開始擁有彩色電視機,并配置了VCD,可以購買碟片放映電影。彩色電視剛在林村出現時,每個組平均不足一臺注來自對林村村主任的訪談。,但卻活躍在同組家庭紅白喜事、喬遷新居等場合。一方面,有親屬關系的家庭如果擁有彩色電視機,可以免費為其播放電影;另一方面,彩色電視也被請到個別家庭放映,并收取一定的費用注來自對林村村主任的訪談。。就全國平均水平而言,到20世紀90年代,彩電作為一種耐用家庭消費品在農村逐漸普及。川南林村由于地處四川西南邊緣山區,社會相對封閉,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相較全國平均水平而言,彩色電視的普及接近21世紀初期前5年才完成。為了使農民能夠看上電視,享受電視所帶來的豐富的娛樂生活,國家相繼出臺了 “衛星電視全覆蓋”“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等系列工程。近年來,林村個別家庭擁有的電視數量達到了2臺,客廳和主臥室分別安置一臺。

電腦(互聯網下鄉)。21世紀,是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日漸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特別是城市生活總離不開互聯網的使用。由于一大批進城務工中青年群體受到城市生活的影響,回到農村后,對互聯網的需求日益增長。國家信息化工程也在向農村輻射,特別是給予農村寬帶安裝實行系列優惠政策,川南林村于2015年開始進行新型農村電網改造工程。考慮到青年人對互聯網的需求,大多數有條件的家庭都安裝上了寬帶。電信寬帶的安裝,使得互聯網下鄉成為現實。

從革命時期開始,歷經改革開放,并在近年來隨著市場化、全球化深入,電影、電視、電腦(互聯網)下鄉的一脈相承的文化制度相繼滲入農村,進而影響和改變著農民的娛樂習慣。

三、泛政治化、家庭化、個體化:文化制度形塑下的農民娛樂習慣

電影下鄉與農民娛樂習慣的泛政治化。從既有文獻以及筆者對川南林村的訪談資料來看,電影下鄉對農民娛樂習慣的影響主要表征為:電影下鄉促使農民娛樂習慣的泛政治化。所謂農民娛樂習慣的泛政治化,即是指農民依托電影下鄉這一文化制度以及集體觀影這一方式,受到國家政治因素、集體意識、革命話語、國族觀念的影響,并進而依托看電影這一公共文化生活,建構了鄉村社會的公共空間。

電影內容與國家意志的整合。從電影題材以及內容來看,新中國成立之初,主要以戰爭片為主。如李小東對沈家營與侯家營的實證調研所顯示的,《內蒙人民的勝利》《馬麗黛傳》等均是以革命戰爭為題材的電影。當問及川南林村老人對新中國成立初期所放電影的名稱時,他們大都記不起影片名稱,但仍對電影中的戰爭場景記憶猶新。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教片、紀錄片、故事片等電影題材也陸續被納入農村電影放映序列中。林村老人講道:“一開始嘛就是打仗的嘛,后面又有一些講科技的,就是講農業方面的一些,還有講的都是好的故事那些?!弊碜詫α执謇先说脑L談。從電影題材與內容上來看,這些戰爭片、科教片、紀錄片、故事片始終都在彰顯著從戰爭中新生的國家政權帶領人民走向獨立、勝利的國家意志。而國家的這種意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鄉村農民的國家構想,“那哈爾我們都覺得演的挺好的,為啥子呢?我們這兒也打了土匪的嘛,覺得演得挺真實的”注來自對林村老人的訪談。,林村老人如是說。

觀影方式與公共空間的建構。由于沒有固定的電影放映室以及放映方式的流動,農村觀影方式以“露天”電影的方式觀看。人民公社時期,通過大隊的廣播, 家家戶戶知曉了電影的播放時間和場地,收工后,有時連晚飯都顧不得吃就早早地端著板凳占個觀影的好位置,即便是下雨天也是如此。“那個時候,哪管下不下雨哦,下雨天,電影在棚子頭放,我們就在壩壩頭看,淋雨也沒關系,那哈爾電影稀奇的嘛。”注來自對林村老人的訪談?!按蠹揖鸵黄鹂?,看的時候基本不得說話,就是有好笑的地方大家伙一起都在笑,反正看得很認真,都是看完了回家的路上,要擺電影的內容,每個人都在講自己的看法。”注來自對林村老人的訪談。這樣,以電影為載體,農民通過聚集在電影播放的小棚子前,形成了一個人的集合體,同時,看電影時一起發出歡笑,看完后歸家路上的交談,實際上形成了一個擁有共同話語的公共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夾著同一個公社社員的集體感情,而這種集體主義感情的聚集正是鮑曼所指的“共同體”。

電視下鄉與農民娛樂習慣的家庭化。隨著電影下鄉所帶來的豐富鄉村公共文化生活與公共空間的退場,電視作為一種農民享受娛樂閑暇的新工具對整個農民群體的娛樂習慣和村莊公共文化生活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與電影相比較,電視并不強調直接的政治宣教,電視節目的內容更為廣泛。同時,電視除了一開始出現在個別家庭時,鄰居會主動去觀看,以及村莊出現紅白喜事、建新居時,電視會與VCD一道成為“流動影院”被主人家請去放映時營造出觀看節目、電影的公共空間之外,隨著電視的日漸普及,觀看電視也成了每個家庭自己的娛樂生活。這樣,集體觀看的形式也日漸消逝。電視使得農民家庭娛樂習慣日漸家庭化。

所謂農民娛樂習慣的家庭化即是指,以單個家庭看電視為主要方式的農民娛樂習慣,這種方式的特點是農民以單個家庭為單位,自主選擇觀看的內容,進而破除了露天電影那種以大隊或者整個村莊為單位的集體觀看的方式。農民娛樂習慣的家庭化使得村莊公共文化生活日漸式微。一方面,電影的退場使得露天電影的播放量日漸減少,農民缺乏組織化觀影的條件和機會;另一方面,電視節目內容的多元化,更能滿足農民多元化的節目需求?!艾F在基本上不會去看隊里放的電影了,小娃娃兒可能會扭到大人帶去看,去了也看不到好久,就走了,沒得啥子看頭的,電視里頭都在放”注來自對林村老人的訪談。,林村老人說道。

電腦(互聯網)下鄉與農民娛樂習慣的個體化。互聯網下鄉的實現,再一次改變了鄉村社會和農民娛樂生活。與電視相比,互聯網能夠帶給農民娛樂的內容更趨多樣化。農民通過互聯網不但可以觀看電影、電視節目,同時通過各種新聞APP,如騰訊新聞、人民網等了解國家動態,通過微信、QQ等新媒體建立了以親屬、朋友、同村人為主體的虛擬空間和想象的共同體。

但互聯網的使用仍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以學會各種應用的操作和使用?;ヂ摼W之于中青年(以青年群體)群體而言,并不存在操作上的困難,在鄉村使用互聯網最多的也是他們。但中老年(以老年群體)群體由于文化程度較低,盡管青年可以教他們使用互聯網,但真正能學會的卻不多,農村老年群體和個別中年并不是互聯網的常用對象?;ヂ摼W下鄉后,看電視成為中老年群體的娛樂方式,而使用互聯網進行娛樂卻成了中青年群體的新型娛樂方式。以前晚間一家人觀看電視的場景發生了改變,互聯網下鄉后,客廳里是中老年在看電視,臥室里是中青年在使用互聯網看電影或者打游戲。川南林村的情況便是如此?!艾F在有個手機就可以連Wi-Fi,想看啥子都可以,年輕人都在整電腦,不得看電視了,都是老頭兒老太婆看哈,有些時候電視都不得放了”,“電腦沒得意思的,小娃兒天天就坐在電腦前打游戲,喊吃飯都喊不動”注來自對林村老人的訪談。,林村老人如是說。隨著互聯網在農村家庭的使用,使得家庭也缺少了足夠的日常交流?,F在的林村家庭竟然出現了這樣的場景:客廳電視放著,兩個老人在看電視,剩下兩個中年人在拿著手機播放各種短視頻,青年拿著手機打著游戲。由此可見,互聯網下鄉后,農民的娛樂方式出現了代際差異,農民的娛樂生活日益個體化。

四、豐富、消解、極度邊緣:作為一種后果的鄉村公共生活

電影下鄉、泛政治化與農村公共生活的豐富。誠如上文所述,電影題材本身的性質,在意識形態上即培育著公共性,象征著國家所主張的公共生活。同時,電影的露天放映和集體觀影的形式,也建構了一個圍繞電影放映為核心的公共空間。此外,觀影之后,對電影內容、電影正反面主角的交談,也建構了一個國家所主張的公共性角色的話語空間。長期的電影放映使得農民習慣性地在春耕、秋收以及國家慶典活動中期待著電影放映。與集體生產、生活一道,泛政治化的電影下鄉制度豐富了鄉村公共生活。

電視下鄉、家庭化與農村公共生活的式微。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電影剛從鄉村撤出,彩色電視機和VCD的出現還能營造一定程度的以看電視和觀影為娛樂方式的公共生活的話,到20世紀90年代彩色電視和VCD逐漸開始普及時,這種以看電視和觀影為娛樂方式的公共生活也開始消退了。電視作為一種現代性的裝置為家庭所有,本身就是一種私密化的娛樂家電。與閆云翔在下呷村研究中發現的,家庭房間空間布局的改變所蘊含的私密性生活的出現[3]76-78,電視在家庭中的出現,一開始能夠吸引鄰居的觀看,但作為家庭私有的家電也限制了鄰居之間的相互串門?!澳睦锟赡芤恢迸艿饺思椅蓊^去看電視,那是人家屋頭的,一直去看嘛也不好意思的?!盵注]來自對林村村民的訪談?!懊孀印眴栴}也限制了有電視與無電視家庭之間的聯系。從此,“夜話” 與鄰里聯系逐漸被電視的出現消解了。電視下鄉促使農民娛樂習慣日益家庭化,進而消解了以“鄉村夜話”和“鄰里串門”為表征的公共生活。

電腦(互聯網)下鄉、個體化與農村公共生活的極度邊緣化。農民娛樂習慣的家庭化使得鄉村公共生活日益式微,農民娛樂習慣的個體化更是將鄉村公共生活推向了極度邊緣。 互聯網下鄉后,林村村委會建立了一個微信群,大部分村民都在群里。村莊出現的絕大部分公共性的事務通常都通過微信聊天的方式予以解決。一方面這能夠讓遠在他鄉進城務工的鄉里人知曉村莊信息,另一方面卻又使本來就難以組織起來面對面商談的林村村民更加原子化了。面對面商量和協商形成決議的益處也被互聯網的便捷所取代了。同時,互聯網在娛樂享受上帶來的便利,更使得村民個體對鄉村公共生活缺乏興趣。這一點在2018年春節期間,林村所在鄉鎮的農村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和觀眾陸續的退場表現出來。

五、制度與文化:農民娛樂習慣的重構

通過以川南林村為個案的歷史分析,文章最后試圖厘清農民娛樂習慣與國家文化制度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進一步探討這種相互關系在不同歷史時期所產生的影響,進而以此分析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民娛樂習慣的重構。

農民娛樂習慣與國家文化制度的關系。通過川南林村農民娛樂習慣與國家文化制度的變遷史,我們認為農民娛樂習慣與國家文化制度存在相互形塑的互構關系。農民娛樂習慣深受國家文化制度的建構,而農民娛樂習慣自身的變化也促使國家文化制度發生改變。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通過電影下鄉工程將國家意志與國族觀念滲入鄉村,進而建構了農民以看電影為集合形式的集體化、公共性的娛樂習慣。而電影下鄉工程的實施,本身即是國家弘揚社會主義大眾文化的國家意志的彰顯,同時也是對農民從封建文化生活脫域出來,重新嵌入嶄新的社會主義新人角色和生活需求的滿足。當社會主義國家觀念、集體意識充滿鄉村社會,并以集體生活的形式內化為農民娛樂習慣之后,國家的意志和農民的愿望基本實現了。進入20世紀80年代,人民公社的無效率嚴重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國家將工作重心重新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改革開放走過40年的光景,國家的文化制度與農民的娛樂需求也在發生轉變。改革開放之于農村與農民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是逐漸實現分田單干,從為集體而活回歸為家庭、為自己而活;二是農村有了市場,農民作為原子化的個體走向市場,走向城市。在這種背景下,農民的娛樂生活也從集體回歸了家庭。國家需要繼續向鄉村社會、向農民宣傳國家政策,向農民傳達先進技術和市場觀念,并使集體化時期形成的國族觀念不被解構,繼續豐富農民的大眾文化需求,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為此仍需與農民直接聯系。因此,國家在文化制度上實行了家電下鄉補貼工程、衛星電視全覆蓋、農村村村響等系列政策。而從集體中脫域出來的農民,既有更為豐富多樣的娛樂生活時間和需求,也渴望了解國家的農村政策及外部世界,因此對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農村興起的電視需求日益增加。這樣,以集體娛樂、教育為目標的電影逐漸退場,而以服務農民致富、了解國家政策,并進一步豐富多元化的、以家庭為娛樂主體的電視登場。20世紀80年代電視在農村逐漸登場并逐漸普及的時候,互聯網也在滲入城市家庭。到21世紀的前兩個10年,互聯網本身在農村地區擴張,加上進城務工人員的引導,互聯網的影響深入廣大農村社會。國家順應時代的潮流,打造新時代會技術、懂技術、用網絡的新型農民,以寬帶安裝優惠政策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家庭享受互聯網為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捷,并進一步規范了農村互聯網使用收費制度。從農民自身的娛樂需求來看,互聯網相比電視,其內容更為豐富,功能更為多樣,更能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因而,盡管當前互聯網下鄉還在普及階段,但互聯網已成為新型農民娛樂生活方式已是現實。由此觀之,農民的娛樂習慣與國家的文化制度是相互形塑的一種互構關系:文化制度建構了農民娛樂習慣,農民娛樂習慣又進一步改變了國家文化制度。

國家文化制度與農民娛樂習慣互構關系的歷史影響。從林村的實際來看,電影下鄉、電視下鄉、互聯網下鄉的文化制度分別塑造了農民娛樂習慣的泛政治化、家庭化、個體化,進而使得鄉村公共生活從豐富走向式微,并趨于絕對邊緣。電影下鄉通過電影內容和露天觀影方式,既宣教了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與革命傳統,又建構了以觀影為核心的公共空間,從而豐富了鄉村公共生活,使得鄉村社會成為一個“溫馨”的地方,一個溫暖而又舒適的場所[10]。電影下鄉在建構公共空間的同時,又促使農民娛樂習慣泛政治化,豐富了鄉村公共生活。電視作為一種家用電器,更多是私人的、私密化的娛樂工具。觀影是集體式的,看電視則是家庭化的。電視下鄉促使農民娛樂習慣的家庭化,卻消解了鄉村公共生活。如果說電視是一種現代性的裝置,那么互聯網則是一種更具技術的現代性裝置。電腦、智能手機的家庭使用,在林村出現了代際差異,中青年鐘情于互聯網帶來的娛樂狂歡,而中老年卻繼續觀看電視?;ヂ摼W下鄉促使農民娛樂習慣的個體化。這種個體化將家庭以看電視為相同娛樂方式的娛樂習慣也消解了,同時也使得鄰舍間的、鄉村的公共生活更趨邊緣。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民娛樂習慣的重構。2018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振興鄉村戰略,其二十字方針中要求,鄉風文明與治理有效,這在很大程度上與農民的娛樂習慣是相關的。一方面,良好的娛樂習慣是鄉風文明的保證,鄉風文明是良好娛樂習慣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只有農民良好的娛樂習慣才能為鄉村治理有效建立基礎,而鄉村治理有效也依賴于農民良好的娛樂習慣。在本文的語境下,良好的農民娛樂習慣絕不是指拒絕賭博等,而是以公共性為基礎的鄉村公共生活的重塑與豐富。

傳統中國鄉村社會是一個共同體,不僅僅是地域上的共同體,也是精神上的共同體,是一種生命本位的歸宿和集合。后現代大師齊格蒙特·鮑曼指出了共同體的兩個重要特征。其一,共同體是一個“溫馨”的地方,一個溫暖而又舒適的場所。它就像一個家……可以溫暖我們的手。其二,在共同體中,我們能夠互相依靠對方。如果我們跌倒了,其他人會幫助我們……沒有人會永遠記恨在心[14]。鮑曼所指共同體的這兩點核心特征,即是認為共同體成了個體的依賴對象,共同體可以幫助處在風險中的個體。共同體依托成員的公共生活而集成,依托成員的公共性而存在。

總體而言,集體化時期國家的電影下鄉工程進一步促進和豐富了鄉村的公共生活,進而加強了鄉村共同體。而集體化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在求發展的目標之下,國家實行了改革開放的國家戰略。以人民公社為表征的國家政權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下退場,鄉村公共生活缺乏組織者和規范者,不斷式微。在市場化與全球化的沖擊下,中國農民也從集體中脫域出來,不斷嵌入到嶄新的市場化世界中來,并逐漸被塑造為私性化的個體,從為集體而活走向為自己而活。市場化伴隨著人口流動,流動中的農民也促成新角色——農民工的形成,卻也昭示著農村的日漸空心化,農村出現了以人口遷出、產業不興等為特征的衰敗景象。轉型時期出現的這些種種問題,引起學界和政界的關注。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政權開始重新回歸鄉村社會。一方面,在政權建設上,以農村村民自治和農村基層黨建的形式展開;另一方面在文化生活上,加快普及廣播電視,讓農民及時知曉國家政策,成為與國家直接面對面的觀眾。到21世紀第一個10年末期,國家更是將互聯網向農村普及,并試圖使互聯網發揮經濟與傳播的雙重作用,既幫助農民致富,也幫助農民豐富娛樂生活。然而,與國家政策初衷相悖的是,電視下鄉和互聯網下鄉雖然能夠豐富農民的娛樂生活,但這種娛樂生活卻是私性的生活,它將農民束縛在以家庭為單位的生活空間中,進一步消解了鄉村公共生活,并逐漸將其推向極度邊緣。

生活與文化息息相關,甚至于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農民的娛樂生活,或曰閑暇生活從來就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而是被社會所建構的。在這個過程中國家通常扮演著引導者與規訓者的角色。改革開放走過40個年頭,中國鄉村社會卻呈現出鄉村公共生活消解與式微日漸嚴重的衰敗。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40年,中國農民總體上在物質層面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觀,農民的美好生活愿望在精神層面上體現得更為迫切。而精神層面的美好生活愿望,則可以理解為對農村文化生活、公共生活、體育生活、娛樂生活的迫切需求?;谇拔乃鲛r民娛樂習慣的歷史嬗變及其與國家文化制度的互構關系,在鄉村振興戰略中以國家文化制度的形式,創新機制,重塑和豐富鄉村公共生活、提高農民娛樂習慣的公共性應是題中之義。

猜你喜歡
習慣農村生活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習慣(外二首)
四川文學(2021年6期)2021-07-22 07:50:16
上課好習慣
好習慣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97色|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久久免费看片|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国语对白|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网址|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本不卡|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午夜不卡福利| 亚洲美女一区|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狠狠干|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激情网| 日韩美毛片|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91视频国产高清|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欧美精品导航| 在线国产毛片手机小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亚洲性一区| 91成人在线观看|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日韩在线网址|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97在线碰|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91视频免费| 色综合中文|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91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动漫h|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91娇喘视频|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国产不卡在线看|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