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習近平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匯聚強大正能量。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對人類文明進步規律的重要詮釋。“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善于創造的民族。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們的根扎在勞動人民之中。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一切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值得尊重和鼓勵;一切創造,無論是個人創造還是集體創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勵。全社會都要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全社會都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勞動者,都不能貪圖不勞而獲的生活。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我們一定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切實保障和不斷發展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民主權利。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工人階級的國家領導階級地位,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促進人民依法、有序、廣泛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要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更加有效地落實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甘當人民群眾小學生,把蘊藏于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中的無窮創造活力煥發出來,把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動各項事業上來。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心全意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謀利益,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神圣職責,也是發揮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主力軍作用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
黨和國家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改善就業環境,提高就業質量,不斷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要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抓住勞動就業、技能培訓、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安全衛生等問題,關注一線職工、農民工、困難職工等群體,完善制度,排除阻礙勞動者參與發展、分享發展成果的障礙,努力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要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好群眾工作,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紓難解困,扎扎實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困難最憂慮最急迫的實際問題。
勞動關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之一。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促進社會和諧。要依法保障職工基本權益,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及時正確處理勞動關系矛盾糾紛。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發揚識大體、顧大局的光榮傳統,正確認識和對待改革發展過程中利益關系和利益格局的調整,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自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高度重視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宏大的高素質勞動者大軍。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勞動者的知識和才能積累越多,創造能力就越大。提高包括廣大勞動者在內的全民族文明素質,是民族發展的長遠大計。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一個國家發展能否搶占先機、贏得主動,越來越取決于國民素質特別是廣大勞動者素質。要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推動建設宏大的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工作是黨的群團工作、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新形勢下,工會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希望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干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堅守工會工作的主戰場,狠抓工會工作的中心任務,模范履行工會組織的政治責任,更好發揮工會組織作用。要堅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的優良傳統,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帶領億萬職工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要堅決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幫助職工群眾通過正常途徑依法表達利益訴求,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廣大勞動群眾心坎上,不斷贏得職工群眾的信賴和支持。要堅持把群眾路線作為工會工作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把工作重心放在最廣大普通職工身上,著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維權能力,改進工作作風,破除衙門作風,堅決克服機關化、脫離職工群眾現象,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要自覺運用改革精神謀劃推進工會工作,創新組織體制、運行機制、活動方式、工作方法,推動工會工作再上新臺階。要發揮民間外交優勢,增進我國工人階級同各國工人階級的友誼,發展同各國工會組織、國際和區域工會組織的關系,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