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物流分會顧問 張簽名

剛過去的雙十一,再一次讓跨區取件這一行業痼疾浮上了水面。作為快遞公司,確實應該加強內部監管了,不管是黃牛也好,內爭也罷,表面看來,受到傷害的,似乎僅僅是快遞員本人,但最終和最大的受害者卻是公司自身。所以這么說,依據來自兩點,而這兩點都戳中了公司的命門!
一是擾亂了市場平衡。
每個區域的快件價格,因當地業務量的關系,都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期間幾家快遞網點雖有點競爭,同區域的網點政策和成本管控也能跟得上步伐。但跨區的介入,以更低的價格來進入市場,勢必會導致市場價格失去平衡,加劇網點之間的惡性競爭。
二是網點生存環境惡化。
由此造成的網點生存環境惡化,很可能導致出現網點倒閉現象,影響的不僅僅是總體業務量,更易造成全網絡鏈條不穩。因此,無論何種影響,跨區取件最終造成的后果都是在損害快遞企業的利益,造成的結果都需要總部買單。
因此,快遞公司加強對快遞網點(不要管他是一級還是二級網點)跨區行為的管理、維護基層網點的合法權益,不僅是維護這些基層網點和員工的利益,更是在為了維護公司的自身和長遠利益,那種只顧眼前不圖長遠的經營理念,不僅是對下屬員工的不公平不負責,也是對公司的不負責甚至可以說是對老板自己的不負責任。在呼吁和期望政府提供公平公正市場環境的同時,我們快遞公司的老總們也該捫心自問一下:你的公司內部營商環境是否公平公正呢!
新浪網友乙
跨區取件坑人不淺,每個加盟網點都是有指標的,你跨區取件完成了業務量,別人卻要受罰。尤其是業務量大的網點,指標高罰款也高。不少網點為此一個月要背負數萬的罰款,再加上業務量減少利潤變低,網點盈利能力直線下降。幾個月還能堅持,時間久了,資金周轉不暢,網點面臨著極大的倒閉風險。
跨區取件擾亂市場平衡,總部必須處理以維持原有的業務秩序。如果管理不當,極可能造成內部網點混戰,最終危害的是總部利益。
跨區取件危害了加盟網點的利益,如果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還可以走法律途徑。一般情況下,違約責任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按照合同約定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另一種是要求對方賠償你因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違約金和直接經濟損失只能主張一項,不能同時要求雙份賠償。那么對于違約金來說,數額應當以合同約定的數字為準。按照法律規定,違約金數額不得超過合同標的額的30%,超出的部分無效,違約金約定的數額過高的,違約方可以要求適當減少。如果主張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賠償,需要由你方來舉證的,基于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能夠證明因此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的項目和數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