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睿
2018年11月29日,2018第十二屆中國冷鏈產業年會在鄭州召開。本次年會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河南省商務廳主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河南鮮易供應鏈有限公司、河南省物流協會聯合承辦,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協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主持開幕式。本次年會以“聚合生態蝶變升維”為主題,圍繞新階段冷鏈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活動吸引了來自政府、事業單位、協會、媒體及冷鏈行業上下游知名企業等1500多位代表參會。會上有哪些觀點來讓讀者分享?請看與會嘉賓觀點集萃。

一、是冷鏈市場持續向好需求增長強勁。2018年我國大閘蟹市場規模逼近1000億元,像這樣的高附加值產品典型事件成為帶動大眾消費升級的蝴蝶效應。二、冷鏈行業規范程度將越來越高。2018年8月份我國爆發了大面積的非洲豬瘟疫情,國家有關部門為了防止全國性傳染,以及控制南北豬肉價格差異,要求改“調豬”為“調肉”,即由原來的活豬運輸改為屠宰之后的全程冷鏈運輸,這很大程度上改進了冷鏈市場規范程度。三、要把冷鏈人才培養提到企業戰略級高度。一方面,冷鏈行業新技術新裝備應用越來越廣,必須要培養專業的人才予以掌握和操作,硬實力、軟實力相結合。另一方面,冷鏈物流行業處于市場快速變化的浪潮中,企業需要能夠及時引領和改變方向的舵手,以及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高級管理人才。而這些恰恰是當前行業所欠缺的。四、新技術裝備引領冷鏈行業變革。物流行業的本質是降本增效,在人工、土地等成本只會漲不會降的前提下,唯有新技術和新裝備的應用,才能驅動冷鏈企業做大做強。自動分揀、智能倉儲、無人機送貨、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將在短時間內普及到冷鏈物流行業,這是企業必然的選擇,在這方面要早作時間規劃和資金的投入。
進入2018年以來,冷鏈物流邁進了3.0時代,3.0時代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的升級。一、產業環境升級。一方面,從中央部門到地方政府,自上而下高度重視冷鏈發展,相繼出臺多項產業政策并配套財政資金予以扶持,另一方面,政府監管力度加強,例如國辦29號文《關于加快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指導意見》中涉及20多個部委。二、消費及冷鏈意識升級。不久前結束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進口食品規模超過700億美元,中國人吃全球的時代來臨,這是消費升級的最好佐證。同時看到,政府部門意識也在升級,比如發達國家很早就禁止了活禽運輸,國辦通知運輸活禽車輛不再享受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活禽調撥的時代即將結束。三、技術裝備升級。據統計,在運輸環節中卡車司機的成本占到了運營成本的30%左右,如果一家運輸公司使用無人駕駛技術,就意味著這家企業的成本比會降低30%,競爭優勢空間將加大。四、人員管理升級。現在90后已經成為社會主力,面對90后,管理除了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發揮文化和價值觀的引領作用。五、經營理念升級。伴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到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中國在誕生越來越多世界級公司的同時,也深感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因此在3.0時代必須時刻升級自己的經營理念。
如果說是消費品互聯網在很成熟的情況下,產業互聯網的難題和挑戰是巨大的,消費品互聯網具有銳度,產業互聯網絕對是厚度,消費互聯網是長跑,產業互聯網是中長跑。在目前產業互聯網包括生鮮產業互聯網已經到了高原地帶,不僅僅是工業互聯網,冷鏈產業也屬于產業互聯網范疇,因為涵蓋了一二三產業。目前的困惑是產業的不融合,供應鏈不協同,區域的不平衡,以及平臺的不支撐,還有我們高端市場要素的不積聚,未來還需要做相應的調整,但是冷鏈產業的前景非常好,雖然還存在些許問題,但是終究運用現代科技與手段都將迎刃而解。
現在中外運與招商美冷重組以后,中外運冷鏈形成“1+3”,即1個投資公司,3個運營公司。新公司成立以后我們致力于成為中國第一的冷鏈供應鏈平臺企業。我們是在目標集中的戰略下,集中所有的力量和資源建一個網,這是個信息科技網絡和實體網絡相結合的平臺,這個平臺以成本領先的戰略,進一步做大現在的倉、干、配全國一體化的網絡冷鏈服務,這個平臺是作為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基礎。第二個是進出口冷鏈,因為招商和外運都有大量的資源,也有海運服務,進出口冷鏈在這個基礎上,延伸到供應鏈。再有商貿和物流的結合以后形成一個完善的過程。總之用八個字可以做一個概括:建網、進城、出海、淘金,形成一個平臺,我們希望在幾年時間內,在我們客戶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朝著百億元冷鏈目標的方向發展。
安鮮達物流屬于科技物流,未來將采用與科技結合的方式,把冷鏈物流做好,為社會大眾把生鮮品質做好,全場景、全鏈路,做一個最完整的交付。安鮮達在當前這一段時間非常著重地做一個主題,叫做降本增效,全速前進。降本增效是一個很有邏輯的詞,降本走在前面,增效跟在后面。我認為,真正的秘訣在于如何降本,怎么樣把自己在冷鏈物流里面所有的成本元素,做最好的管理,然后執行到位,通過人,通過作業系統,把成本的支付做到位,成本管理實現最優化,整個團隊達到一個較好的效率和效能,這個增效就達成了。所以,安鮮達團隊在降本增效、全速前進的前提下,設定這個目標并且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