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名揚 束宇
(一) 卓越績效評價理論。《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是中國企業及各界經營質量評價的普遍方法。該準則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對過程的重視和對結果的關注,將組織視為一個整體,以科學、有效的方法,建立系統的管理框架和合理的協調、整合機制。實現經營管理的統籌規劃、協調一致,提高組織管理質量和效率[1]。其具體方法就是取得認可的資源,然后對資源進行過程管理,資源應用產生結果后,進行測量、分析并持續改進。授權就是一種認可資源、優化資源的方法,許可就是一種進行過程管理及產生資源應用結果的措施,授權與許可的有效結合能夠不斷提升企業績效。
(二) AP-928工作控制理論。INPO(美國核電運營協會)在蘇聯切爾諾貝利、美國三厘島等核事故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經過多年實踐研究、發布了《INPO AP~9028 工作管理過程描述》,并被WANO(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推薦為核電廠管理最佳實踐,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執行。該理論方法建立在生產計劃管理為核心的基礎上,進行核電廠工作的管理控制。該方法充分重視對周期性計劃安排和準備工作,以周為最小單位分時間階段對各周內的計劃工作進行不同要求的準備與審核[2]。該理論方法要求所有工作必須經過充分的分級授權,工作所匹配的資源準備就緒后,在分級審查許可后,開展相關工作。
(三) 內部控制理論。內部控制理論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要求在一定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從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3]。該理論的基礎是對風險進行分析并管理,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并對風險對應的工作進行監督許可,及時評價控制的有效性,并修正授權標準。
(四)授權與許可的基本特征。授權與許可的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其在核電廠運用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安全風險、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其運用需具備如下特征:a.計劃為中心,分為短周期計劃和長周期計劃,以便提前準備匹配資源;b.敏捷調整,以短期滾動計劃為基礎,根據資源數量進行計劃的調整安排;c.資源授權,資源分為人員、機具、物料、規程、作業環境,對這些資源進行分類并分級,以便開展許可工作;d.以風險為基礎的許可,對作業風險進行定量分析,設定需控制的風險等級,對需控制的風險進行分級許可。

表1 1級許可要求表示例
(一)核電廠儲運作業特點。首先,核電廠的經營生產的基礎之一是物料,是保證核電安全的關鍵因素,與之相關聯的倉儲與運輸作業的風險控制,直接影響核電廠安全績效評價的結果。其次,以高空作業、吊裝作業、核燃料轉運作業為例,核電廠儲運工作涉及大量高風險工作,近年來,行業內多次發生儲運相關的人員傷亡、核安全相關設備損壞等事件。然后,儲運作業具有業務種類規范,業務流程統一,作業器具標準,作業環境變化較小的特點。最后,因儲運作業外部受到供應商到貨計劃的影響,內部受到需求部門領料計劃的影響,還具有需敏捷管理的特點。
(二)授權與許可運用的必要性。首先,是國家法律的要求,《中國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第十五條指出“核電廠運營單位需滿足核安全要求的組織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安全管理、崗位責任等制度”。其次,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需求,早在1985年,A.T.Kearney就指出,進行綜合績效衡量的公司,可提高總體生產率14%~22%[4],授權的標準及許可的有效性是衡量績效的關鍵指標。最后,是標準化儲運作業的基礎,要實現標準化的作業水平,所有風險作業必須能夠做到閉環控制和動態管理,通過授權與許可達到作業可量化、可提升的目標[5]。
(三)以責任分配為基礎的授權管理。授權的作用在于責任分配與資源優化,其中責任分配是授權工作的基礎;責任分配需要進行崗位分類和所需技能類目整理。崗位分類,使用了相關管理中的常用工具RACI(責任分配矩陣);在明確儲運工作的業務流程后,使用RACI矩陣來進行任務的責任劃分,明確了儲運生產的業務主管、項目經理、業務班長、工作負責人、工作成員、學員、兼職共7個層級的責任崗位,細分為28種崗位授權職責。技能類目整理,按照崗位所需培訓技能進行整合,整理出21項,共計141個培訓項目;培訓項目按照面試、筆試、實操、證書四種方式進行驗證,驗證合格后批準相應的崗位授權。按照全面質量管理中目視化管理的要求,不同崗位授權人使用不同顏色識別的標簽在安全帽帽沿予以公示,以便自我控制、自我改善與分享、降低無效的溝通與交流情況。
(四)以滾動計劃為核心的作業許可管理。儲運作業具有需敏捷管理的特點,敏捷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根據現有資源,排定應對計劃變動的需求池。以天為最小單位的滾動執行計劃,是易于實踐的敏捷計劃管理實踐之一。在實際運用中,采取了三天滾動計劃的管理方法,要求變動的計劃申請除限定范圍的緊急需求外,均安排在三天后進行;穩定了正常的作業安排,也使得工作所需的資源準備更加充分。
工作許可的流程設定為“申請、審批、排程、延期、變更”5個方面,許可的類型分為“零星許可、緊急許可、長周期許可”3個類別,針對這5個方面與3個類別制定具體的操作流程。儲運作業具有高風險的特點,按照風險從大到小的順序分為“1級、2級、3級”作業類別,類別按照風險的大小進行定量劃分。參考Mike Brooks 著《會計學》風險定量分析方法,依據風險發生的概率乘以后果的大小來進行風險定量。
如表1所示,不同等級的許可工作存在兩個方面的區別,一方面是工作執行文件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作業安全監督的要求。文件執行方面,按照INPO(美國核電運營協會)防止人因失誤的要求[6],文件規程執行有“記憶執行、參考執行、順序執行”的不同分類要求;安全監督方面,則分為“旁站監督、工前會工后會監督、陪同”三個類別。
反思在機制制定與實施前后所得到的經驗,有如下兩點需要注意:1.專用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在授權與許可的可行性調研前,許多部門和單位受制于缺少專用信息化工具而擔心機制的執行效率。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利用現有的電子郵件轉發審批,專人電子簽章的方式,單日工作計劃數20項以內,計劃變動率小于10%,一名計劃人員可以熟練進行計劃管理。隨著授權與許可工作的不斷深入,對滾動計劃的穩定性以及長周期工作計劃的科學性有更高需求時,便需要開發專用的授權與許可信息化工具,以便提高運用效率。2.防人因失誤工具的融入。防人因失誤工具是INPO(美國核電運營協會)發布的提升人員作業行為質量的良好實踐,在核電行業普遍推廣、使用[6],機制運用過程中要注意將防人因失誤工具融入使用,例如:工前會記錄表,需將風險高的關鍵作業步驟的識別作為重點,安排在許可申請表中;作業規程需遵守隨做隨記的防人因失誤的要求,并在每一作業步驟前設置方框便于進行“圈”與“杠”的操作;關鍵步驟需匹配既定的防人因失誤工具,用于標準化人員行為,減少失誤。
授權與許可管理機制在福清核電儲運項目正式推廣實施后,作業安全偏差下降了30%,高風險作業的監督比例達到了100%,作業規程數量增長了300%,滾動計劃的執行率達到95%,取得了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