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宣布投資10億美元開設一所新的人工智能學院,其根據主要捐贈者的名字被命名為蘇世民計算學院,主要目標是推進人工智能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廣泛應用。
據悉,大型私人股本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首席執行官蘇世民向麻省理工學院捐贈了3.5億美元。該學院將于明年秋季開學,主要面向研究生培訓,并設立了50個新的教職崗位和更多的獎學金。
麻省理工學院設立新學院的目標是讓計算科學融入課程教育之中,而不是簡單地將不同學科摞在一起。
(來源:《紐約時報》)

據德國聯邦教研部(BMBF)官網報道,德國最快超級計算機JUWELS在于利希研究中心啟用,主要用于協助科研人員模擬和分析推斷氣候研究、神經學等領域存在的復雜關聯性,開發可用于未來10年乃至20年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應用程序。如通過演算蛋白質的展開、纖維束在大腦中的運行以及平流層中水蒸氣的行為方式等。
BMBF稱,這臺超級計算機含不同模塊,可根據需要實時靈活地進行組合,使計算效率倍增。這種高度靈活的新型模塊化超級計算機的運算效能相當于60000臺現代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是目前德國最快、世界排名第23的超級計算機。BMBF和于利希研究中心所在的北威州將分別提供7300萬歐元經費用于運行和開發,使其進一步發展成為世界級研究基礎設施。
(來源:德國聯邦教研部BMBF)

光纖電纜是網絡世界的支柱,它之所以能傳輸信息,主要是依靠光波顏色和傳播方向(水平或垂直)的變換。然而,上述變換方式相對單調,所以能傳達的信息量也有限。而據10月《自然·通訊》雜志報道,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團隊成功將光纖中的光波扭曲成螺旋形,從而賦予了光波第三類變換方式。同時,他們還設計了一個專用探測器,可以讀取扭曲光纖所攜帶的信息。就像DNA雙螺旋一樣,光波在光纖中扭動可以攜帶更多信息。一旦新的光纖技術普及,我們的網速有望能提升100倍。
這項技術可用于升級光纖網絡,如澳大利亞的國家寬帶網絡——盡管對于減少使用光纖網絡而采用銅線的決定仍然存在爭議。
(來源:英國《衛報》)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全球互聯網接入的增長已經大幅放緩,這表明數字革命將成為地球上數十億最貧困和最孤立人們的遙遠夢想。
在《衛報》分享的一份未發表的報告中描述的趨勢表明,自2015年以來,世界上網率大幅下降,婦女和農村貧困人口基本上被排除在互聯網提供的教育、商業和其他機會之外。
聯合國數據的分析中描述了這種放緩趨勢,這些數據將在下個月由萬維網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創建的組織Web基金會發布。數據顯示,全球互聯網接入的增長率從2007年的19%下降到去年的不到6%。
2014年,聯合國預測到2017年世界上將有一半的地區能夠上網,但放緩意味著該計劃將在2019年5月之前完成,距離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即到2020年為所有人提供可負擔得起的互聯網接入目標。
如果增長率保持穩定在2005年至2017年的11%平均水平附近,那么現在將有超過5億的額外人員可以上網。在仍然沒有聯網的38億人中,女性人數驚人。在貧困的城市地區,男性在互聯網上的數量可能高達50%。
除了錯失經濟機會之外,沒有聯網的人與在線公共辯論、教育、社會團體以及獲取稅務和申請身份證等數字政府服務的手段相隔絕?!半S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數字化,這些線下人口將繼續被推向社會邊緣。”報告指出。
(來源:英國《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