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

【作文材料】
我國大部分高中生都經歷過軍訓,即穿著厚實的迷彩服,戴著軍帽,在烈日下進行站軍姿、齊步走、跑步等基礎的軍事訓練。有人樂在其中,有人怨聲載道;有人覺得軍訓必不可缺,有人覺得軍訓能免則免……
請以“軍訓”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60分)
【審題立意】
這是一則話題作文,以“軍訓”為核心詞。
材料中“我國大部分高中生都經歷過軍訓”,針對的對象是我國高中生,考生可以考慮在當今和平年代,以學習為主的高中學生有沒有必要參加軍訓、軍訓與學習有沒有關聯等話題。
“穿著厚實的迷彩服,戴著軍帽”,這是就軍訓的形式而言,考量軍訓的服裝,可以分析軍訓服裝有沒有必要統一,如果統一著裝的話,以何種為好。
“在烈日下進行站軍姿、齊步走、跑步等基礎的軍事訓練”,這是就軍訓的內容而言,可以分析軍訓要不要在烈日下,能不能加入更專業化的軍體拳、射擊等內容。
“有人樂在其中,有人怨聲載道;有人覺得軍訓必不可缺,有人覺得軍訓能免則免”,呈現的是不同人面對軍訓的態度。
綜合材料的提示,可以從軍訓的內容與形式、軍訓的意義等角度立意。當然,這是一則話題作文,有更寬廣的寫作空間,寫作時可以騰挪跌宕,選擇最合適的角度來寫,如軍訓男女生是不是應該訓練不同內容、在軍訓里體驗青春等。
軍訓需要標準化
①在我國的國慶閱兵式上,軍人那整齊劃一的步伐、飽滿昂揚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世界。閱兵式以敢打必贏的姿態宣示了我國軍人的決心和信心,也展現了力與美的統一。這樣令人嘆為觀止的場面自然離不開標準化的軍訓。所以,軍訓需要標準化。
②不經歷標準化的軍訓,很多事情都在假裝自己會。進入軍訓的狀態,你會發現自己不會走路了。我們天天走路,但不知道,也沒有意識到,走路還有一個標準。可能一個人走了幾十年的路,但走路的水平并沒有提高,還保持著走路的原始狀態。因為習慣成自然,不管走多少年,只要沒進行過標準化軍訓,走路水平就不會提升。所謂一萬小時理論,必須是刻意練習。而刻意練習,當然得按照標準。
③軍訓標準化才能讓訓練真正起到作用,讓學生步伐整齊,團結一致。經歷過軍訓的學生,坐姿更端正了,精神更飽滿了。把標準化運用到學習中也是如此。很多同學假裝自己會學習,他們看似努力地上課、寫作業、考試,但是效果并不好,成績總在低分區,和學霸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學霸之所以是學霸,是因為他們知道標準,而且每一次訓練都按照標準去做,成績自然越來越好。一個做菜幾十年的老奶奶,她的廚藝可能比不上一個普通的專業廚師;一個每天學習14個小時的普通學生,他的成績可能比不上一個每天學習8個小時的學霸,因為學霸每次訓練都要達到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之間就出現了鴻溝。
④軍訓標準化需要我們放慢腳步,放大每一個細節。軍訓時,站立、轉身、齊步走、正步走、跑步等都是分開訓練的。就算只是其中的一項,也需要分解訓練,如站又分解為立正、稍息、跨立等。把連貫的動作分解成一個個環節,并按照標準一步步訓練,這樣軍訓看似復雜了,卻取得了最高的效率。而平時的跑操,不按標準,練習了一個學期也沒什么太大的變化。
⑤在一個知道標準的人眼中,事情是那樣的簡單明了;在一個不知道標準的人眼中,事情是那樣的復雜難測。所以,軍訓只有標準化,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點評
標題亮出觀點,簡潔有力。
第一段以盛大的閱兵式引入,切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的時事熱點,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也能順利引出軍訓話題。但是,最后一句中“所以”一詞不妥當,因果聯系牽強。
第二段從反面論證了標準化軍訓的必要性。結合日常生活,調動了讀者的生活體驗,且語言平實,說理清晰。
第三段正面闡釋軍訓標準化的意義。但是分論點和論證方向不一致。分論點分析的是軍訓標準化對集體的意義,論證過程中側重強調的卻是軍訓標準化對學生個人的意義。而在論證軍訓標準化對學習的意義時,強調的是“標準化”的意義,將“軍訓”拋諸腦后。
第四段具體分析軍訓標準化需要“放大每一個細節”,觀點鮮明。但是,“立正、稍息、跨立”等動作,有什么要注意的細節?文章沒有涉及,說服力不夠。
結尾總結全文,再次強調軍訓標準化的意義,干凈利落。
【得分】50分
【優點分析】
觀點鮮明,化大為小。這道是話題作文題,學生很容易寫出“高中生必須參加軍訓”這樣大而空泛的觀點。而本文選擇的角度小而精當,將軍訓的“標準化”問題分析得井然有序,引人思考。
【病因分析】
1.觀點鮮明,有設置分論點的意識,但是論證過程中部分文字游離于分論點。
2.論據全部來自自己主觀感受的概括,說服力不夠,顯示出作文素材積累方面的不足。
3.文章整體結構清晰,但是部分段落內部結構錯亂,有些隨意。
【升格技巧】
1.論證圍繞分論點,達到論點、論據、論證三者的有機結合,使文章不蔓不枝,更為精致。
2.整理一些典型的、新鮮的素材,并精心選擇,巧妙剪裁,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同時體現深厚的積淀。
3.段落內部增強邏輯性,使文章前后相接,一氣呵成,以避免夾雜錯亂,含混不清。
【升格作文】
軍訓需要標準化
在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中國軍人那整齊劃一的步伐,飽滿昂揚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世界。(由泛例改為特例,并且刪去了與核心話題無關的引申。)這樣令人嘆為觀止的場面自然離不開標準化的軍訓。其實,中學生的軍訓也需要標準化。(將話題聚焦到中學生,更具針對性,并使后文分析軍訓與學習的相關性更為妥帖。)
不經歷標準化的軍訓,很多事情都在假裝自己會。進入軍訓的狀態,你會發現自己不會走路了。我們天天走路,但不知道,也沒有意識到,走路還有一個標準。可能一個人走了幾十年的路,但走路的水平并沒有提高,還保持著走路的原始狀態。因為習慣成自然,不管走多少年,只要沒進行過標準化軍訓,走路水平就不會提升。正如一個做菜幾十年的老奶奶,她的廚藝可能比不上一個普通的專業廚師。(將原本第三小節做菜的老奶奶的類比,移至第二小節,語意更連貫。)所謂一萬小時理論,必須是刻意練習。而刻意練習,當然得按照標準。
軍訓標準化才能對訓練真正起到作用,使學生態度嚴肅、步伐有力,從而在學習中也能夠自覺自愿地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分論點指出軍訓對學生個人的意義,與下文的論證相統一。)標準的軍事化訓練紀律嚴明、規定嚴格,不會因為烈日驕陽的炙烤而降低要求。參與閱兵的將士,可以迎著太陽40秒不眨眼,軍姿l小時不晃動、2小時不變形。(增加閱兵的論據,真實典型。)中學生軍訓的標準沒有這么嚴格,但是同樣不容懈怠。認同標準化軍訓的中學生,明白標準的意義,故體魄更強健,意志更堅定。他們可以克服自身的隨意與怠惰,使坐姿更端正,使精神更飽滿,從而在艱苦的學習之旅中披荊斬棘。學霸的養成秘籍,正在于他們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分析軍訓的標準化對于學習的意義。)
軍訓標準化需要我們放慢腳步,放大每一個細節。軍訓時,站立、轉身、齊步走、正步走、跑步等都是分開訓練的。就算只是其中的一項,也需要分解訓練。站又分解為立正、稍息、跨立等。以立正為例,標準的動作還需細分:兩腳跟靠攏并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后張;兩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攏自然微屈,拇指尖貼于食指的第二節,中指貼于褲縫……(補充立正的細節,充分論證軍訓標準化需要放大細節,增強說服力。)把連貫的動作分解成一個個環節,并按照標準一步步訓練,這樣軍訓看似復雜了,卻取得了最高的效率。而平時的跑操,不按標準,不摳細節,進行了一個學期,學生依然手足無措、各自為政。
在一個知道標準的人眼中,事情是那樣的簡單明了;在一個不知道標準的人眼中,事情是那樣的復雜難測。所以,軍訓只有標準化,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評分】55分
【點評】
修改前的文章觀點鮮明,視角巧妙,思路清晰,但是因為典型論據的缺乏,說服力不夠。就“軍訓”這一話題而言,很多同學積累的素材不多。即使有積累,也只能想到軍訓時打傘等負面新聞。其實“軍訓”話題可以想到王健林、任正非等轉業軍人獲得巨大成就的事例,或者南開大學8.5小時的夜間拉練、貴州財經大學7.8公里的仿實戰演習等。就軍訓的標準化而言,我們可以將視線轉向立正、稍息等動作的具體標準,轉向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既新鮮,又典型。這則材料作文是對很多同學的提醒—一既要關注書本知識,也要關注現實生活。另外,修改前的文章有些段落內部邏輯上不夠清晰,而修改后段落內部邏輯更為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