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珊珊 王濤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研究中心、陜西省能源發展中心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區塊鏈與金融服務、物流、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應用融合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創新與變革。在此背景之下, 陜西應明確區塊鏈具體發展方向, 著眼于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上展開布局, 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能源微電網、能源交易系統、智能充電樁、能源信息安全等領域盡快先行嘗試, 搶占區塊鏈行業制高點。
2009年, 隨著比特幣的產生, 區塊鏈技術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從2016年起, 區塊鏈的概念開始被廣泛知曉, 它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移動/社交網絡之后計算模式的第五次顛覆式創新。2018年2月, 《人民日報》經濟周刊發出整版區塊鏈專題報道:《三問區塊鏈 (經濟熱點) 》《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做數字經濟領跑者》, 全面分析了區塊鏈技術, 積極地肯定了區塊鏈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并呼吁相關部門及時出臺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扶持政策。
截至2017年11月底, 國務院及浙江、江蘇、貴州等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就區塊鏈發布了相關政策意見。區塊鏈已經從技術走向了應用,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各個產業融合, 從而帶來整個行業顛覆式的創新發展。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在金融服務、跨境支付、財產保險、共享經濟、物聯網、版權保護等領域廣泛開展應用, 可謂發展前景十分光明。在此背景之下, 陜西應明確區塊鏈具體發展方向, 著眼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上展開布局,在較為成熟的領域盡快先行嘗試,搶占區塊鏈行業制高點。
一直以來, 陜西省是能源大省,也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西煤東運、西電東送基地, 是能源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紐帶和支撐點。隨著科技的進步, 能源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轉型升級。美國著名學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首先提出了“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和愿景, 分布式能源和互聯網技術的結合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目前,世界能源體系正發生深刻的變革,能源互聯網、能源的金融化, 生產的分布化, 共享經濟化, 產銷一體的融合化等等這些能源行業的范式正在發生變化, 從而對全世界能源行業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影響。

京東商城西北區配送管理部西安分揀中心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認為, 伴隨著能源互聯網系統的發展, 能源交易將呈現多元化、分散化、即時化特征, 為使交易更加便捷、安全且低成本,未來能源互聯網交易模式趨勢將是扁平化和“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特征,因此, 未來能源領域的變革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似乎成為了一種發展的必然。在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 作為能源大省的陜西應提早謀劃能源區塊鏈產業,以助力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區塊鏈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陜西作為能源大省、科技強省, 可為區塊鏈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支撐, 有較強實力在“區塊鏈+能源”領域開展項目研發, 以搶占這一領域技術與產業應用的高地。
編后語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創新引領、共享經濟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貫徹落實好這些重大戰略部署,把好頂層設計的“方向盤”,我國的數字經濟才能行穩致遠。
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創新為主要引領,我們要當數字經濟的領跑者,還必須在基礎支撐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例如,在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國內企業需要爭取5G標準的話語權;芯片是數字經濟的“工業糧食”,我國目前還是世界最大的芯片進口國,自主研發任重道遠。在信息化的新階段,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我國還需要集中優勢資源,突破大數據核心技術。此外,從長遠看,前沿技術研發、數據開放共享、隱私安全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也應做好前瞻性布局。
當前,我國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改革主攻方向,深入推動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進步,深度拓展這些先進技術的場景應用,必將成為撬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將引領世界數字經濟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