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邊江
10月8日晚,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在2018中國戲曲大會總決賽中,來自陜西的媒體工作者李想,笑到了最后,奪得總冠軍。
李想說:“我的理想,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戲曲傳承、研究、傳播的行列里來,共同推進中國戲曲向前持續發展,讓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代代傳承。”
李想1982年出生于甘肅省天水市,從小在父親工作的企業里就讀子弟學校。
2001年,李想考入了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就讀新聞學專業。大學畢業后,他進入北京一家報社,成為一名駐站記者。
2004年,李想開始喜歡上了聽戲、看戲,不久,他就開始學習唱戲。2005年,李想經師大文學院王戈老師介紹,認識了學校退休教師傅世芳、齊蔓筠夫婦。傅世芳老師以拉京胡見長,李想常常到傅老師家中學習唱戲,這樣一學就是一年多。
2006年,李想認識了易俗社原副社長孫莉群,孫莉群是著名秦腔演員,曾在電影《三滴血》中飾演賈蓮香母親。孫莉群老師給李想詳細講解秦腔相關知識。
同年,李想跟隨都是國家一級演員的陜西京劇院著名演員王熙蘋、王筠蘅夫婦學習京劇知識。王熙蘋是京劇旦行荀派名家,王筠衡是京劇小生姜派名家,是目前健在的唯一和京劇四小名旦都有過合作的京劇演員。二位老師傾囊相授,不厭其煩。
還是在這一年,李想到咸陽豫劇團拜訪著名豫劇演員王鳳蘭。王鳳蘭曾在天水的豫劇團工作,對李想不僅傳授相關知識,還特別體貼照顧。


李想(中)參加2018中國戲曲大會頒獎典禮
從那時起,李想每當有空閑時間,不是前往老師家中學習唱戲,就是到劇院看戲,或者在電視、廣播上看戲聽戲。學戲、看戲、聽戲,成為李想豐富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到北京等地出差,也是白天忙工作,晚上盡可能擠出時間去看戲。
李想不僅愛看古老的秦腔,愛唱京劇、豫劇,啥劇種的演出他有機會都去看。譬如山西的蒲劇,河南的曲劇越調,廣東的粵劇,河北梆子、評劇等等,他都津津有味地觀賞過。
2007年,李想考取了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生,他的導師李震教授,根據李想喜歡戲曲的實際情況,確定他的主攻方向為用現代傳播學研究古老的中國戲曲。
2010年7月,李想碩士研究生畢業,他在數百名報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經過筆試、面試和考察,應聘到新華通訊社陜西分社工作。
李想到分社后,在保證完成本職工作任務的前提下,堅持鉆研戲曲理論研究。2010年,他參加了在西安舉辦的中國秦腔藝術節,他參賽的五萬多字的論文《戲曲移植的傳播學分析》獲得論文評選一等獎。
2012年是易俗社百年慶典。易俗社舉行了戲曲展演,并制作慶典???,特邀李想為???。展演期間,李想白天在單位上班,晚上到易俗社觀看演出,演出結束后立即加班寫出劇評文章,劇評大多為千字文,最長的3000多字。在兩個多月時間里,李想共寫出劇評40多篇,總字數達六萬多字,刊出后受到各界普遍好評。
2013年初,陜西電視臺公共頻道錄制梅花獎演員賀新春的特別節目?!懊坊í劇钡弥?、被譽為秦腔四大名旦之一的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齊愛云邀請李想等青年戲曲愛好者參加討論,觀眾反映很好。李想由此受到重視,應邀擔任了陜西電視臺“秦之聲大劇院”節目特約點評嘉賓,接著擔任了陜西電視臺名欄目《秦之聲》的評委,共參加點評秦腔演出節目100多期。節目大多為周末錄制一兩天,剪輯后再在電視上播出,每天節目不同,每期播出三遍,這樣就可播出一星期,本職工作和節目點評在時間上不會發生大的沖突。李想因此成為秦腔大省陜西的“秦腔電視名人”之一,他走到大街上,都有熱心觀眾向他致意問好。
2012年,李想應邀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馬藍魚先生寫傳記。馬藍魚是尚小云先生的弟子,還曾向梅蘭芳、程硯秋等大師問藝。在撰寫馬藍魚傳記的過程中,李想的為人和才華得到馬藍魚先生的認可,馬先生多次演示演唱,令李想受益匪淺。
2014年夏天,李想利用休年假的機會,前往北京,參加了文化部在中國戲曲學院舉辦的全國戲曲評論高級研修班。他白天認真上課,晚上看戲觀摩,參加培訓的半個月里,天天如此。參加這次研修班的同學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研究機構、文化管理機構和高校,除了聽了很多理論大家的講座之外,李想還跟同學學到了很多各劇種的知識,開闊了視野。他說,這次學習“收獲很大!”
李想堅持本職工作和戲曲研究兩不誤。他多次被單位評選為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獎勵。近十年來他從事戲曲研究,在刊物上發表的劇評文章已有十多萬字。
“參加2018中國戲曲大會,沒有想過會奪冠軍,就想檢驗一下自己的實力和水平。”李想說,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在單位請了年假去北京參加戲曲大會時,連衣服都沒有換,就穿著平時上班的衣服去了。
李想在參加第一場比賽時,就在百人團的競答中,以用時最少、準確率最高,率先脫穎而出成為擂主;在第二場比賽中,他將7道題全部答對,難度系數總分得到了269分的高分,成為整個戲曲大賽過程中得分最高的選手之一。
在面對“為戲曲舞蹈人物配上相應的舞具”這道題時,要求參賽者在規定的20秒時間內,將大屏幕上顯示的六件舞具,按照劇目規定盡快歸位給三個不同的戲劇舞蹈人物。李想說“?這種題首先拼的是知識面——你要知道相應的劇目和人物及其所使用的舞具,還要拼反映快——要眼睛快、思考快、回答快,這確實是很費勁的。但是我會呀?!庇谑窃诎偃藞F只有29人答對時,李想獲得了71分的好成績。
李想說,“論專業的深度我比不上很多人,我的優勢在于我廣”,這就有利于參加中國戲曲大會的戲曲知識比賽。連他自己也沒想到能夠連續勝出。一位點評嘉賓說李想“你知道的真是夠多的,所以實至名歸!”
李想在參加2018中國戲曲大會角逐中,始終保持微笑,以良好的臺風贏得了點評嘉賓和廣大電視觀眾的普遍好評。點評嘉賓、中央戲曲學院京劇研究所所長趙景勃在現場點評時說,李想“他這個一笑,是那么自信”;點評嘉賓、中央戲曲學院副教授李艷艷在點評時,甚至唱著笑說李想是“我得意地笑,又得意地笑”;點評嘉賓、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也對李想的現場表現給予很高評價。
在總決賽中,李想過關斬將,終于獲得了本屆中國戲曲大會總冠軍。在頒獎典禮上,李想說:“(自己)今天拿到冠軍是誠惶誠恐,接下來我會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