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要:“海上絲綢之路”是習近平書記在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的過程當中,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在廣西的發展過程當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優越性,與東南亞國家有相似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為推動絲綢之路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诖?,本文首先研究了當今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從三個方面提出了能夠促進海上絲綢之路的措施,以供有關人士進行參考。
關鍵詞:廣西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優勢
在當今的發展狀況下,我國的海上絲綢之路意境從倡議的階段走向逐步落實的階段。廣西作為歷史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的發港之一應當重新恢復昔日的榮光,在基礎設備建設、港口物流運輸、人才培養培訓、文化推動發展等方面進行切入,促進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
一、廣西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優勢
廣西當地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海上交通資源的運輸過程當中與沿線各國及相關的地區有長期的歷史交流,從司馬遷的《史記》到元代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等作品當中可以看出,中國與海上的沿線各個國家的交往十分密切。文化的相互交流與融合為廣西融入到新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過程當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廣西的地理位置條件優越,與東南亞國家相互連接,形成了開放合作的沿海開放局勢。再加上廣西當地的風景優美、歷史文化厚重,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被吸引到廣西進行旅游,進一步推動著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同時為了感受不同的人文風情,越來越多的廣西民眾走出國門,到沿海的各個國家進行參觀游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國門。
二、廣西絲綢之路發展的問題
廣西在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的過程當中存在著巨大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文化優勢,但是在新事物的產生和成長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問題,影響著當地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協調發展機制,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過程當中涉及的國家較多各個地方政府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狀況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同一政策的理解方式也不同,因此,在相互合作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因為一些文化、歷史問題對同一政策條例存在矛盾。再加上一些地方的政府尚未完全的確立,沿海當中的不少國家的政府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不同的政策條款會引起內部之間的矛盾沖突,導致各方在合作層面的意見難以協調。旅游業已經成為了各國之間進行文化交流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的經濟產業支柱,在進行旅游業的開發過程當中難免會因為不同的政府之間為了爭奪相關的利益出現對當地的地區進行盲目開發建設、惡性競爭的現象,這不利于國家的可持續性發展。再加上在不同的國家當中的發展戰略不同,很容易相互爭奪資源,產生表面合作、背地破壞的情況。
(二)口岸、海關、邊檢等制度不夠完善,對于進出口的貿易制度應當通過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來進行完善,提升辦事的效率。但是在當前的情況下邊境口岸之間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網絡互連機制,游客的出入境進能夠通過一個邊岸進行辦理,影響國家之間的檢測效率。
(三)口岸設施與國家的發展不匹配。在當今的發展過程當中由于廣西內部的軟件以及硬件措施發展不夠完善僅僅能夠開展邊境旅游業務,并不能開展國際化的旅游業務,影響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與發展。
三、提升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效果的方案
(一)發揮文化交流作用
文化對于推動國家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夠在國家之間形成文化的取長補短,另一方面能夠實現國家內部的信任制度的建設加強雙方之間的相互合作。廣西與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交流較為頻繁,尤其是風俗習慣、民族語言等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很多文化能夠找到契合點,因此應當充分地借助文化在發展過程當中的作用,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廣西應當首先以歷史文化為切入點,建立起國家之間的相互信任制度,之后利用媒體的宣傳作用,對促進文化的相互往來、加強人民的交流進行建設,釋放兩國之間進行友好合作的聲音,消除兩國之間的相互猜疑心理以及不信任心理,實現雙邊的合作共贏。
(二)進行旅游沿線風險評估
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誕生,在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挑戰,尤其是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多邊型挑戰。由于旅游過程當中各國的經濟文化制度等方面的不同,旅游干線的規劃以及旅游資源的開發等問題會帶來一系列的矛盾沖突,因此應當針對兩國之間發展的敏感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建立起雙方合作共同應對風險的機制,結合雙方之間未來的發展戰略,與時俱進,綜合各個方面的力量實現雙贏的局面。
(三)協調邊境口岸政策
各國之間應當建立起一定的相互合作機制,加強對于邊境口岸效率的監管。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逐步建設與加強,廣西政府應當積極協調相關的政策制度,加強對于邊境口岸的建設,完善硬件設施,同時做好風險評估制度,積極進行協商,共同應對挑戰,促進我國廣西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福東.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打造廣西與越南邊境旅游合作的升級版[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157(05):31-36.
[2]李志勇.“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內容、途徑及政策建議[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7(05):65-71.
[3]田心.廣西欽州“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遺址考證及評析[J].欽州學院學報,2017,32(2):1-6.
[4]黃家慶,黃孫慶.廣西沿海高等教育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7(5):145-148.
基金項目:
廣西海絲路文化融入高職旅游專業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18YJY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