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摘??要:本文將臺灣民宿業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民宿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優勢,對民宿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進行了闡述,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比分析來總結海南與臺灣的相似性與差異性,并借鑒臺灣民宿發展成功經驗、結合海南實際為民宿的發展提出了具體對策。
關鍵詞:臺灣;海南;民宿;借鑒
臺灣民宿在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具備自身特色且非常成熟的產業。海南民宿業的發展與臺灣民宿有著很大的相似,但發展水平卻存在較大的差距。本文的研究重點在于海南民宿業的發展,通過深入研究分析臺灣民宿業的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對比臺灣與海南發展環境背景的異同,為海南民宿業長遠發展和進步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一、臺灣民宿發展分析
(一)臺灣民宿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分析
(1)民宿本質遭到扭曲
由于受到利益驅使,臺灣民宿的范圍被人為性的擴大,這就導致臺灣民宿在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諸多問題。同時,隨著民宿范圍的隨意擴大,民宿本質遭到扭曲,導致其品質有所降低,給臺灣民宿的經濟利益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2)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
臺灣民宿管理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一些非法民宿的存在。結合臺灣“旅宿網”調查顯示,注冊的臺灣民宿超過10000家,但這其中,存在一些非法民宿。據臺灣觀光局發布的一份民宿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合法民宿為5454家,非法民宿有393家。
(3)大量資本注入導致競爭加劇
臺灣民宿經濟效益的實現,使越來越多的投資商入駐該行業,這就導致臺灣民宿數量每年呈現出大幅度的上漲趨勢。
隨著臺灣民宿數量的暴增,這就導致民宿的經濟效益有所下降,使整個行業競爭加劇,從而引發一系列不當競爭行為,給民宿業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
(二)臺灣民宿發展所遇問題的解決方案分析
(1)規范行業標準
注重對民宿發展的本質進行把握,從而加強對民宿標準進行規定,使民宿行業發展更加規范化,方便政府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在這一過程中,要注重防止民宿隨意擴大,保證民宿的質量,給旅客帶來更好的住宿體驗;
(2)加強政府監管力度
民宿開辦過程中,要注重對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利用,適當提升民宿開辦標準,避免資源浪費問題的出現。同時根據民宿業管理規定,做好對民宿的管理工作,取締非法民宿;
(3)創新營銷手段
加強民宿營銷手段創新,實現政府與行業協會進行主導的發展模式,從而保證民宿發展具有更大的發展優勢。同時,科學、合理的對民營資本進行引導,避免民宿業投資過熱,造成資源浪費。
二、海南民宿發展分析
海南民宿發展與海南地區旅游業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海南省共接待游客1610.69萬次,同比增長13.4%。其中,“夜游客”1271.57萬人次,同比增長11.8%;一日游游客339.12萬人次,同比增長19.5%。另外,過夜旅游收入約為156.80億元,同比增長13.8%。關于海南旅游過夜游客的增長情況,如圖1所示:
隨著過夜游客的增多,住宿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澄邁縣、文昌市、瓊海市、安定縣旅游人數增長較快,這給當地民宿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民宿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據統計,2010-2015年期間,民宿營業額占比逐年增加,具體情況如圖2中所示:
(一)海南民宿發展優勢
(1)政策優勢
現階段,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海南的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國際旅游島相關政策的出臺,為海南民宿發展提供了政策優勢。這一過程中,由政府引導,通過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使海南民宿業得到了迅猛發展。
(2)經濟優勢
海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房源充足,這給海南民宿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發展契機。
三線城市房產投資熱度呈現出較大的漲幅,通過利用房屋開展民宿業的發展,對于提升經濟效益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海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加之其在房屋方面的優勢,進步刺激了民宿業的發展和進步。
(3)基礎優勢
海南民宿業在形成產業化發展鏈條之前,一些個別房主結合旅游業情況,紛紛發展期家庭旅館。在此基礎上,民宿產業化發展格局的形成之際,借助于原有的家庭旅館模式,更加有利于家庭旅館朝著民宿產業化發展方向邁進,從而增強海南民宿的發展實力,使其經濟效益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
(二)海南民宿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品牌建設不足
海南民宿業在發展過程中,缺乏自主品牌建設,產品難以突出民宿業發展內涵,影響到了海南民宿業的長遠發展。品牌建設過程中,海南民宿業缺乏對自身優勢予以關注,導致民宿產業發展的差異化不足,無法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這就難以擴大海南民宿業的品牌影響力。
(2)行業規范性較差
在對海南民宿業管理過程中,相關法律法規缺失,導致民宿業發展存在諸多不足。當民宿業主與旅客發聲爭執過程中,如何對雙方合法權益進行維護,目前存在一定的空白。同時,現有立法以及相關政策法規建設過程中,缺乏對實際情況進行考慮,不利于海南民宿業的長遠發展。
(3)服務專業性不足
人員專業性較差的問題,是海南民宿業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性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海南民宿業發展很難針對性的為旅客提供服務。服務人員在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建設方面關注度較低,一些民宿的服務質量較差,給整個行業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三、基于臺灣民宿發展經驗下海南民宿發展的啟示
通過對臺灣民宿的發展經驗進行分析,臺灣民宿已經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發展體系,使其發展能力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海南民宿由于發展時間較短,產業化發展較為落后,導致其經濟效益實現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海南民宿在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臺灣民宿發展經驗的學習和借鑒,從而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和進步。結合臺灣民宿經驗,海南民宿發展可注重對以下幾點內容進行把握:
(一)加強旅館品質建設,打造民宿發展品牌
(1)突出資源優勢
海南地理狀況以及風土民情與臺灣島有著一定的關聯性,雙方在民宿業發展方面,有著獨特的發展優勢。海南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旅游產業發展規模正在進一步擴大,這為海南民宿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客源。
(2)加強品牌建設
海南民宿的知名度較低,并且在分散化經營模式下,難以很好地打響品牌,吸引旅客。對此,海南旅館品質建設,要注重對地理環境特色予以把握,提升民宿居住環境。除此之外,加強品牌建設,對民宿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打造龍頭企業,帶動民宿產業化發展。
(二)加強法規政策建設,做好行業規范
(1)注重行業規范
行業規范問題是海南民宿業適應現代發展形勢,獲得更好發展和進步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做好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是其必須考慮的一個焦點性問題。從臺灣的發展經驗來看,通過實行民宿管理辦法,很好地對民宿業的發展進行了規范,使民宿業走上一條規范化、標準化的發展道路。
(2)加強標準化建設
海南民宿業的標準化發展,通過資格認證、定價標準建設、設施標準建設等,能夠保證民宿業的合法地位,使民宿業在布局以及具體建設過程中,能夠實現統籌發展的目標。另外,海南民宿業發展正呈現出一種快速的上升趨勢,這一背景環境下,可能導致更多的資金涌入。通過政策規范,能夠對資金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使民宿業入行標準得到提升,避免投資過熱,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另外,在對民宿業進行政策規范和引導過程中,要注重發揮海南民宿業的自主性,尊重海南民宿業的主體地位,使其在具體發展過程中,能夠對市場經濟發展形勢予以把握。
(三)海南民宿業發展應擴大規模效應,加強產業集群發展
(1)突出規模效應
海南民宿業在發展過程中,雖然在經濟效益獲得能力上有所提升,但與臺灣民宿發展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海南民宿業目前呈現出分散化的發展特征,產業化發展效果較差。另外,民宿產品建設過程中,不能夠很好地把握旅客需要,娛樂性較差,這就導致其在吸引旅客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加強龍頭企業建設
加強龍頭企業建設,以龍頭企業作為指引,能夠很好地提升海南民宿業的發展質量。民宿業龍頭企業的建設,無論是在規模效益還是技術經驗方面,都不是分散化的小型民宿行業能比的。通過加強民宿業龍頭企業建設,能夠對資金、技術、經驗進行有機整合,增強民宿業的發展能力,從而在品質建設、品牌建設方面,發揮更大的優勢。
(四)加強民宿經營者素質建設,打造專業化服務團隊
(1)加強服務素質建設
海南民宿業的發展,經營者自身素質對于民宿業長遠發展和進步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此,海南民宿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民宿經營者素質建設問題必須予以慎重考慮。
(2)加強專業能力建設
在服務過程中,服務質量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專業能力的問題,可能導致經營者與旅客之間的矛盾加深,從而降低行業整體服務質量,使旅客對民宿業的不滿意程度加深,這就可能導致民宿業的經濟效益受損。對此,在進行民宿經營者素質建設過程中,要考慮以下幾點內容:一是做好民宿經營者服務培訓工作,使其能夠了解民宿服務的基本內涵,在管理以及服務標準制定過程中,更好地解決民宿業發展形勢;二是提升民宿經營者的管理能力建設工作,使其專業性得到提升,保證民宿業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問題得到合理解決;三是加強管理理念應用,對新的管理經驗和技術進行學習,從而對海南民宿業現階段存在的發展難題進行科學、合理的解決。
結束語:
從民宿業發展的內在動因來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為民宿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臺灣民宿業和海南民宿業發展過程中,得益于自身豐富的旅游資源,使其在獲取經濟效益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秀芳,周剛,陳才.臺灣民宿發展關鍵成功因素及其對海南的啟示[J].臺灣農業探索,2016,(03):6-11.
[2]戴麗霞.海南鄉村旅游民宿發展的法律監管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16,(06):46-48.
[3]顧翹楚.臺灣民宿的優勢分析及借鑒[J].商,2016,(04):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