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黃華繼
【摘 要】如何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和投資者教育基地建設有機結合是極為迫切的一個難題。本文基于作者實驗教學項目建設和從事投資者教育的經驗,重點探討高校如何通過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從而有效參與投資者教育的路徑。
【關鍵詞】虛擬仿真;投資者教育;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 U469.7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6-006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6.031
Universities Responses to Investors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VR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 for example
LI Bo HUANG Hua-ji
(School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Abstract】The way to combine the construction of VR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 with investor education base is an urgent problem.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s and investor 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he universities can participate in investor education effectively by constructing VR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s.
【Key words】Virtual simulation; Investor educ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國民財富的積累,投資缺口不斷擴大。與此同時,金融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攀升,但也呈現出良莠不齊的發展態勢,尤其是以P2P爆雷事件為標志的一系列事件的發生,這在表明我國金融服務行業急需規范的同時也在警示著投資者教育亟待開展。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金融服務行業對外資的進一步開放,更多國際資本的介入也需要高素質投資者的參與。高等學校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理應在投資者教育過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發揮應有的作用;應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便激發學校教育潛能,從而更好地服務投資者教育。2019年3月15日,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意在推動全社會形成良性投資氛圍、樹立理性投資意識并提升國民投資理財素質,將投資者教育初步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不少人擔心這會不會引起“拜金主義”傾向,養成不良的金錢觀念。事實上這正說明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人們對投資者教育的誤解。早在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過相關文件,明確要求“將投資者教育初步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先行試點”。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國民教育體系起步較晚,需要進一步完善,尤其對投資者教育重視程度不夠。隨著國民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這些教育的發展就顯得迫在眉睫。當前各大券商都建立了自己的投資者教育基地,在教育基地內投資者將會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建立、發展歷程進行了解。并且投資者將有機會實際感受證券、銀行等機構的工作流程等操作式的體驗,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會讓投資者有著較強的參與感并提升投資者的興趣。作為高校金融專業教師,如何將這類操作引入課堂教學,利用高校教學優勢對學生進行相關培訓并開放相關資源為投資者教育這一主題服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投資者教育現狀
1.1 投資者教育意愿不強
一方面,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導致人們感覺投資規律不好把握,甚至以為不可靠,認為投資并無規律可循;另一方面,市場總是呈現出“聰明的腦袋沒有錢”,擁有資金的人往往進行一些看似不可靠的投資,比如目前人們在股票、房地產上面的操作就讓人摸不著頭腦。這使得在市場上的投資者教育開展舉步維艱,反而存在一些所謂股神進行著不太著調的宣傳。種種此類導致投資者在進行著撞大運式的投資,比如賺錢了就以為自己運氣好,虧錢了就以為自己運氣差。顯然這種投資思想是不對。
1.2 投資理論過度簡化
當前快餐文化盛行,人們往往希望通過幾節課甚至一節課學到投資的真諦,這絕對是不現實的。投資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受過專業訓練是不具備投資能力的,人們生病了會去醫院尋求幫助,但需要投資時更多的人僅僅是去證券公司開個戶而已,不會過多地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尤其是這種意見還需要收費。
1.3 投資者教育系統不完善
一方面因經濟發展的限制,國民在過去更多地把閑置資金存在銀行,僅得到為數不多的利息收入,這使我國一直處于高儲蓄狀態,嚴重制約了投資理念在社會上的普及。另一方面之前的計劃經濟政策并不培育投資者和相關投資機構。隨著改革開放腳步的進展,國家大力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但與之配套的投資者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居民擁有了更多的可供個人支配的財富,與之相對的投資者教育體系顯示出種種不足和弊端[3-4]。
2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經驗
2017年教育部發文【教高廳(2017)4號】要求在2017-2020年開展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緊接著2018年教育部發文【教高函(2018)5號】開始推動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不同于之間的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目前更強調的是具體建設一個實驗教學項目,并采取先建設應用,后評價認定并持續進行檢測評估和動態調整。
如何將投資者教育與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是當前財經類高校進行實踐教學時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針對當前投資者教育現狀,筆者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驗項目建設經驗著力開發“資產配置優化選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目前已取得較為明顯的成果。下面將對在項目建設過程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一一探討。
2.1 實驗教學項目的選擇
實驗教學項目的選擇和最終確定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首先實驗教學項目要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必須充分考慮到社會大眾知識水平,要明確項目的對象不僅僅限于在校大學生,而是接受過基礎教育的投資者。資產配置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任何人在投資過程中都不能跳過資產配置這一個過程,這就保證實驗教學項目有廣泛的受眾[2]。另外基于本校與國元證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之間長期的合作關系,實驗教學項目的對象也可以充分考慮到廣大的投資者。其次,實驗教學項目必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延展性。實驗教學項目應該是投資者教育體系的一個關鍵節點,但涉及內容不宜過多,因為如此不僅建設難度大,而且對于學習者而言也很難堅持。選擇好具有優勢的關鍵節點,以此為突破口,逐漸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投資者教育知識體系。最后,實驗教學項目必須能較好地結合當前的大數據、人工智能、3D仿真等技術和手段。顯然先進技術和手段的引入并非是為了顯示實驗教學項目所謂的高大上,而是能真正服務于實驗教學項目的開展。 資產配置涉及大量的金融數據、多次場景變換以及情景化的人機互動,這就要求將相關技術真正融合到資產配置的全過程[1]。
2.2 項目團隊的搭建
普遍地說,學校擁有大量高學歷的人才,但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需要更多的是能熟練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操作的實驗人員和進行項目開發與實現的技術人員。項目團隊應該包括項目管理人員,教學服務人員和技術服務人員。尤其是項目管理人員至關重要,項目建設需要調動各類教學資源以及多次研討和相關溝通等各類行政管理事宜,沒有一個合適的項目管理人員項目建設無從談起。教學服務人員和技術服務人員的溝通是很困難的,尤其是技術服務人員對項目建設所需的內容往往一竅不通,這樣后期建設將是極其痛苦的。資產配置優化選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從一開始就對參與人員進行了合理地配置,既有從事多年實驗教學的教授參與,也有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年青博士參與以及學校實驗教學中心多位技術人員的積極參與,這使得項目建設的開展比較順利,取得較好實驗教學效果。
2.3 項目建設的可實現問題
教學人員往往有著很棒的實驗經驗和相關建設訴求,但這在技術上很難實現或者實現需要付出較高代價導致得不償失。比如筆者參與的資產配置優化選擇虛擬仿真實驗,在進行有效邊界的求解時模擬的次數越多得到的結果會越好,但是需要占用的服務器資源就越大,稍微提高一點精度都要導致大量的時間延遲,這時就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既滿足了教學需求又能合理地降低后臺建設強度。一般而言,應該盡可能地降低技術使用的強度,做到先進技術手段與項目開展的有機結合。此外,教學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有效溝通將會碰撞出創新的火花,實現科學思想與使用技術的完美匹配。比如交易場景的轉換本來是一個比較枯燥的實現過程,但資產配置實驗中使用的畫外音設置和3D仿真建模的應用使得這個過程頗具趣味性和身臨其境的感覺[5]。
2.4 考核機制的設置
實驗項目的開展應具有較強的自主性,以便更個性化提高實驗人員的參與度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考核。考核至少包括操作性考核和分析性考核。目前部分實驗教學項目的操作過于簡單化,幾乎不需要任何理論知識便可以完成,這類“過家家”式的實驗方式不太適合用于針對成人的投資者教育。操作性考核主要用于實驗參與人員完成既定規定步驟,資產配置實驗教學項目就要求實驗人員一步一步地完成投資過程中所需的關鍵步驟,比如風險測試、股票選擇、股票評價、優化組合等一系列必須完成的操作。這將加深實驗人員對整個實驗過程的印象并熟悉其關鍵操作,是虛擬仿真實驗不可或缺的一環。分析性考核存在的意義主要在于引導實驗人員進行思考,一種設計方式是在實驗過程中對實驗過程的即時反饋,比如對股票進行評價排序并給出相關理由,這種即時反饋提高了實驗人員的參與深度;另一種是在實驗結束后對整個實驗過程內容的考核,主要涉及實驗人員對實驗過程的熟悉和使用過程中的感觸,比如對整個資產配置過程的掌握,尤其是關鍵的實驗步驟及其對這類設置的理解和反思。這在考核實驗人員的同時也給實驗項目以后的繼續優化提供了方向。
3 進一步探討
當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與此同時投資者教育基地在各大券商和投資機構相繼成立,有效鏈接兩者不僅會將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更貼合實際教育需求,有效引導高校教學資源服務社會,從而進一步構建更加完善和健全的國民教育體系,而且會對金融機構的投資者教育基地建設產生正面影響,比如提高投資者教育基地的層次,有效補充當前投資者教育基地建設的不足,在更高的層面上推動校企互動,更有效地進行培養理性投資者和相關專業人才建設。筆者基于個人經驗認為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繼續努力。
(1)高校應結合已有投資者教育基地建設進行差異化建設。基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開放性,比如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具有投資者教育屬性的實驗教學項目不能與已有實驗項目重復,要進行有機補充,從而構成一個投資者教育類實驗項目體系,使預計建設的實驗教學項目成為一個關鍵節點,能有效鏈接已有實驗教學項目。
(2)金融機構均有投資者教育基地建設的需求,但應結合各自金融服務重點進行相關建設。比如進行智能投顧建設時應結合所在區位進行地方投資項目的挖掘,盡量避免重復性。這需要金融監管部門的介入,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相關基地建設并在條件成熟時進行相關資質認定,一定要努力做到各具特色、避免千篇一律。
(3)作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的主力軍,實驗教學人員的作用不可替代。與普通教學人員不同,實驗教學人員在學校處于一定的邊緣角色,尤其在職稱認定和評審時。高校應該進行合理改革,最大限度地激發實驗教學人員的積極性,如此才能順利開展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實驗教學人員在熟悉實驗專業所需知識的基礎上應盡可能多地接觸現代化的技術和手段并引入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中去。
【參考文獻】
[1]劉寧,漆臘應,索凱峰.打造“寬口徑、全覆蓋、多層次”的金融學實驗課程體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3(17)64-65+76.
[2]李波,李全鵬.金融實驗教學的發展趨勢研究-以“金融建模”課程為例[J].科技視界,2017(23)45-46+35.
[3]李建勇,劉海二,曹戰京.證券投資者教育與國民教育體系[J].上海金融,2015(2)50-55.
[4]李建勇,彭倩.我國投資者教育的效果評估和問題分析,證券時報,2018年9月20日,A13.
[5]胡今鴻,李鴻飛,黃濤.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開放共享機制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140-14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