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福
摘要:十九大以來,國家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為實現鄉村振興不懈努力。當前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極大地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不僅實現了農民的增收,更確保了我國足夠的糧食儲備,因此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文對如何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為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踐行詳細分析,希望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鄉村振興戰略
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作出全面部署。我國是農業大國,而農業也是我國的基礎,農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就要實現機械化運作,這也是現代農業的保障,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策略。
一、提升農機裝備有效供給
農機裝備有效供已經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現階段我國部分地區農機化裝備適用性較差、高性不高,同時在綠色環保方面存在短板。因此,農機化供給策略瞄準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生態的發展需求,可以采用加強農機購置補貼、加快農機生產研發以及加大政府部門投入等策略,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更加適用的農機裝備。
(一)農機化向農業生產整個過程機械化發展
實現農機化發展,要以滿足糧食需要和主要農產品生產機械化為目標,進而為糧食安全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具體說來:首先,農機化由耕、種、收環節向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發展。
(二)農機化向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
農機化的發展要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展和延伸:首先,從糧食及農產品的生產機械化朝著經濟作物和特色農機化方向發展;其次,從傳統種植業朝著農產品初加工、養殖業和代作業服務方向延伸;再次,從傳統農業向機械農業發展;最后,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農機化需求提供技術支撐。
(三)農機化向綠色環保方向發展
雖然當前科右中旗鄉村地區大力普及農業機械化發展,但是依然存在農機裝備排放燃油消耗高和技術水平低等特點,導致排放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國家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對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大氣污染物做出明確的規定,要求加大監管力度。因此,農機產品要盡快實現“國二”升“國三”的步伐。此外,還要加大秸稈還田農機具和有機肥料的環保處理。
二、加強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高質量發展農業機械化,是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關鍵要素。這其中,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則是最為直觀的體現。這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首先,提升科右中旗農村地區水稻機插秧技術水平,在政府的扶持下利用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機,建立育插秧中心,進而確保集中供秧,提升機插率。其次,提升科右中旗農村地區小麥機播水平。農村地區要根據小麥品種、播期、土壤條件和配套農藝技術,合理選擇配套機具,加強稻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的應用,加大小麥聯合作業機械推廣力度。再次,提升科右中旗農村地區機械化的田間管理技術水平。當地要根據目標產量和土壤肥力,利用機械化施肥,提高肥料使用效率。最后,提升科右中旗農村地區機械化收獲技術水平。
三、發揮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
對于農機化事業發展來說,農機服務組織是其發展的主力軍,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然而當前農機服務組織依然存在薄弱環節,比如經營管理不善、示范引領作用不佳、服務功能不強等,需要政府以及農機部門加強管理。
(一)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農機服務組織在新形勢下要加強內部管理,并且完善多種制度,進而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具體說來在制度上要體現出如下內容:首先,完善人員分工,實現各司其職;在制度上融入業績激勵機制,結合資產管理模式和財務管理辦法等;各成員對農機服務組織的各項活動開展都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管理權。
(二)發展農機合作社力度
在當前的部分鄉村地區,農機合作社存在規模小、數量少的現狀,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因此,農機主管部門要關注這些問題,支持和鼓勵農戶采用如下方式成立農機合作社:a機械入股;b資金入股;c土地入股;d技術聯合;當地政府要引導農機合作社開展惠農活動,使農機合作社發展和壯大;當地政府和農機主管部門要帶領農戶創新生產經營,包括:a跨區作業;b代耕代種;c農田托管;d土地承包。
四、提升鄉鎮農機服務功能
鄉鎮農機作為農機工作的基層單位,是完成農機化各項政策的“針眼”。因此,需要建立健全鄉鎮農機工作制度,并且充分發揮出服務功作用,進而為實現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一)加強基層農機基礎設施建設
鄉鎮農技中心歷經多次機構改革,將基層農機站合并以后,大多數農機沒有獨立站房。當地政府和農機主管部門需要加強鄉鎮農機的基礎設施建設,讓相關人員在良好的環境下辦公,并且配備現代化辦公設備,大力改善工作環境,吸納專業性人才,加強對相關人員的電腦操作培訓。
(二)發揮基層農機職能作用
基層農機需要積極響應上級主管部門的相關指示要求,并且嚴格做好如下工作:a農機購置補貼;b農機投入生產;c農機質量管理;d農機技術推廣;e農機安全生產監管,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服務于農戶,幫助農戶手解決農機的實際問題。
(三)發揮農機專業的人才培養作用
當前的農業領域依然缺乏農機人才,因此農機中心要多培養吸收農機專業人才,在人才引入上,要重視高校的農機人才,為其提供實訓機會,將所學用于農村建設;在人才的培養上,也要完善培訓機制,定期開展技術交流會,當地還要聘請專家講座,并且將優秀的技能型人才推薦至農業機關單位,為其提供良好的晉升機會。
參考文獻:
[1]黃振軍.?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J].?廣西農業機械化,2018,No.210(0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