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一
【摘 要】本文通過山西的地域位置、歷史背景、風土人情等方面,來探究民歌的藝術特色及演唱風格。山西民歌是我國古老民間藝術中的一個絢麗瑰寶,它歷史悠久、音調高亢、語言情感質樸,具有非常濃厚的音樂感染力。由劉麟作詞和王志信作曲的《桃花紅杏花白》因其濃郁的地方特色,獨特的時代性和創新性,成為民族女高音歌唱家以及聲樂教學中的獨唱代表作品。通過研究這首民歌,我們可以了解山西民歌的演唱特點,體會山西民歌獨有的音韻,讓山西民歌這種傳統文化得以發展和發揚。
【關鍵詞】山西民歌;藝術特色;演唱風格
中圖分類號:J642.2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5-0057-01
山西是中華民族文化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也是黃河文化的起源。山西民歌在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破曉之時開始逐漸壯大,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就有收錄,直到現在依然被人們廣為傳唱。
一、歌曲《桃花紅杏花白》的創作背景
民歌《桃花紅杏花白》是由我國作曲家王志信和著名詞作家劉麟,于上世紀90年代改編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小調。這首作品由開花調《桃花紅杏花白》和《會哥哥》中的特色曲調部分結合而成,這首歌曲中運用了山西左權的當地方言和當地的山歌旋律、音樂曲調,并在這個基礎上融入了現代藝術歌曲的寫作技法,以及山西民歌的歌詞、旋律曲式結構、韻律變化、節奏變化等內容,讓整個音律別有一番山西獨有的民族韻味。所以,這首民歌小調聲樂作品自從進入大眾視線以來,就有非常多的演唱家在傳唱與教學,不僅得到了民歌界的認可,而且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深深地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二、歌曲《桃花紅杏花白》的演唱技巧
在歌曲開頭部分“桃花來你就紅來,杏花來你就白”,如果用普通話來唱的話,是沒有辦法解釋含義,同樣也是缺少民歌味道的。在這里,“來”字要唱成lei,其實這個“來”并沒有正常使用的動詞含義,和“啊”意思相近,在山西左權方言里,這是山西人民非常親切表達內心的一種方式。這句話的含義是“桃花啊,你是那么的鮮紅,杏花啊,你是那么純潔的白”,充分表達了贊美之情。而其中“啊個呀呀呆”這句語氣話語,貫穿了整首歌曲,這句話在左權方言中是可愛、笨拙的含義,有一種形態可掬的感覺,也包含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喜愛的意思。這句話一般影射戀愛中的男女,是一個非常甜蜜的昵稱,包含著希望戀愛中的男女甜甜美美的寓意。
這首民歌要用方言來歌唱,用正確的發聲技巧,呼吸的時候要將氣沉下去,同時上口蓋抬起,用相反的作用力。“憨憨的哥哥你看花來呀”,在演唱時要把握住這句話的抑揚頓挫,在唱“看”字的時候,要突出這個字,注意稍微加一點點的腹部重力,起到強調字頭的作用,腔體共鳴,使得音色完美,聲音靠后。八三拍子的民歌速度要稍微加快,視為比較整齊規矩的三拍子節奏,與之前的樂句形成對比。整首歌曲的節奏變化豐富,從八三拍子節奏到四四拍子最后又轉回到了八三拍子,豐富的節奏變化是這首作品中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兩段之間的間奏部分速度稍顯自由,其中 “桃花來你就紅來”這一句中的這兩個“來”字,在演唱時要一強一弱,前面重后面輕。再之后的一段歌詞,要比前一段弱一些,形成強弱對比。表現出小阿妹在花叢中癡癡地等待阿哥,面上醺紅而又羞澀的美好場景,最后一段的“一片片紅云飛”要更有力量一些,并在漸慢中結束這首歌曲,結束后依然要在情境中做情感的延續。
三、歌曲《桃花紅杏花白》的藝術處理
《桃花紅杏花白》這首歌曲分為三個部分來看,有三種情感表達。第一部分是對靜態以及動態的描述。在三月花開的季節,花叢中有美麗的阿妹,害羞地摘下一朵山花別在頭上,抬頭便能看到漫山遍野的鮮紅的桃花、雪白的杏花競相綻放,想象自己的情郎看到美麗的自己。第二部分是在講述阿哥阿妹兩情相悅。山西左權的風俗中,相愛的兩個人要在山上對山歌、栽樹,互相表達愛慕之情。“迎親的鑼鼓”還有“蓋新房”這兩句歌詞,表達了阿哥阿妹對美好愛情的向往。第三部分重現了第一部分的美好景象。襯詞“啊”給予觀眾充分的視聽想象,不僅表現出了山西當地青年男女的甜蜜愛情,同時也表現了山西人民在春天里的那種喜悅。最后一句“一片片紅云飛,一陣陣暖風來,山鄉春如海”,充分表現了山西人民和詞作家對自己美麗家鄉的贊揚與驕傲,同樣也在歌詞里向人們展示了改革開放后的新農村。在演唱的時候,心中要帶有喜悅之情,咬字吐字要清晰,以情帶聲,將相愛男女的甜蜜之情表演出來,同時也要用動作來表達阿哥對阿妹的愛戀以及阿妹的害羞,還有結尾處的恢弘大氣。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桃花紅杏花白》這首民族小調的分析,展現了山西左權民歌小調的藝術特征以及山西地區的語言旋律。近些年來,我們更追求民間歌曲民族小調的原汁原味,這首《桃花紅杏花白》從語言、旋律、音色上都符合要求,是山西左權民歌開花調的一個縮影。山西左權民歌開花調在發展的道路上依然面臨很多難題,同時也肩負著傳承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責任,還要努力地將西方現代音樂旋律織體與中國傳統民族元素相結合,將中國民歌小調發揚光大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