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涵 高文宇 劉凡甄
【摘 要】以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數字媒體圖形圖像類優秀作品《海之殤》為例,結合社會海洋生態問題現狀,分析作品的創作背景,探討在創意設計方法上如何可以更直觀地表達保護海洋及海洋生物這一主題。同時對作品進行詳細介紹,剖析作品的創作特色,分析作品創作風格對作品在競賽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作用,從而為未來創作及競賽積累更多的經驗。
【關鍵詞】計算機設計大賽,創作特色,創作風格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5-0117-02
一、《海之殤》創作背景
當今世界,社會發展迅速,環境問題也越來越被大家普遍關注且重視。將專業與當今生態問題相結合,將環境問題融入設計理念中,并主要以公益海報招貼的形式呈現及多方面線上線下應用,展現出當今海洋生態問題,同時呼吁大眾保護海洋,愛護環境。
作品從反面角度出發,通過黑白強烈對比以及顏色的張力,來凸顯塑料、污水對海洋生物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同時用蔬菜來表現人類飲食對海洋生物的迫害,倡導人們保護環境,愛護海洋及海洋生物,早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二、《海之殤》作品介紹
《海之殤》共分為三個篇章,分別從塑料污染、飲食、污水排放三個角度來分析人類生活給海洋生物帶來的危害。通過手工拼制素材、繪制素材,然后拍攝手工素材形成照片運用于海報中,從而使得作品更加真實自然。
接下來是三個篇章的介紹:
第一篇章,塑海之殤
塑料制品對海洋生物的污染一直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海洋生物接連被塑料制品害死的報道也接連報出,本章設計靈感取自肚子里遍布塑料的海洋生物,用塑料袋制作成海洋動物的形式,并且用黑白兩色凸顯塑料袋的危害性。同時暗示若不“塑”戰“塑”決,海洋生物將只存在于扮演中。
第二篇章,食海之殤
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食品需求,開始大量捕殺海洋生物。為了強調捕殺海洋生物對人類自身的危害,我們用蔬菜根據不同海洋生物特點堆積拼接而成其形狀,讓人更直接地聯想到海洋生物捕殺與我們人類日常飲食有直接關系。同時暗示當所有海洋生物捕殺殆盡,人們所謂的美食也只能用蔬菜代替。
第三篇章,污海之殤
運用顏料繪畫出海洋動物的形狀,顏色選擇多為灰色、熟褐等暗色系,用亮色點綴其中,體現污水的質感。同時筆觸靈活放松,并將顏料稀釋,筆觸以及顏料的流動感體現出污水排放的動感,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污水對海洋造成的極度污染,同時暗示人們若繼續肆意排放污染物,海洋及海洋生物將不復存在。
三、《海之殤》作品特色
(一)手工與電腦技術結合:《海之殤》作品制作過程首先采用各種生活材料進行拼接、編織以及粘貼等特殊方式進行手工制作或進行油畫手繪創作,然后導入Photoshop進行摳圖、去底,之后放入Lightroom軟件進行調色處理,進行后期處理工作。
(二)強烈的藝術個性:創新的創作形式,追求現實意義與獨特的創作風格共存,深入表現出保護海洋及海洋生物這一主題,有很強的觀賞性與思考深度。
(三)獨特的創意理念,將真實材質應用于海報創作,體現出作品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創新精神。
(四)具有教育意義:系列作品與當今社會重要的海洋生態問題息息相關,結合相關專業技術與廣告招貼,同時制作線上線下推廣的文化產品,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推廣意義。
四、《海之殤》的具體創作流程
小組成員首先從網上了解人類對海洋造成的危害,收集瀕臨滅絕動物的資料,總結出了塑料、過度捕殺海洋生物和污水污染三個破壞海洋的方面。通過網絡資料積累和確立概念后,小組成員前往海邊進行實地調研,總結實際污染問題,記錄海邊的污染行為,確定了作品的設計類型,并進行素材整理。設計過程中考慮用獨特的方式表達出作品的主旨,即在引人注目的同時,讓人們意識到作品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同時想通過獨特的創作方式讓作品別具一格,因此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方案準備及設想。最終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確定了利用污染元素來完成作品的概念和方式,并繪制了大量的草圖。
在創作過程中,塑料袋與蔬菜用來造型比較困難,如何將海洋動物靈活刻畫出來,給人一種藝術及美觀的視覺感,《海之殤》小組也是嘗試了很多次,最終研究出了將材料變形、編織、擰股等制作方式。另外,如何通過顏料繪畫出污水的質感,也是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一大難題,經過多次嘗試及練習,《海之殤》小組運用了“濕畫法”來表現《污海之殤》這一篇章,且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果。在設計完主體海報之后,《海之殤》小組還進行了文創產品的設計方向和類型研究,以使得作品有更大的推廣價值。
五、《海之殤》特色分析
從整體來看,《海之殤》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運用了很多元素,通過大量前期調研,并通過手工與電腦技術結合的方式巧妙地將生活元素靈活運用到海報招貼創作中,將人類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直觀地表現出來,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從細節來看,通過四十四張海報,《海之殤》作品分別造就了三個篇章,并用三種獨特的材質分別展示了塑料、過度捕撈以及污染給海洋生物所帶來的巨大危害。作品將人類污染海洋的行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合在作品之中,達到了啟示人類、感染群眾的目的。通過此作品也可以看出,手工制作與電腦技術結合,將真實材質應用于海報創作中的作品特色對其他作品也適用,也期望《海之殤》的作品特色總結能對其他海報招貼創作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六、結論
每一個優秀作品都具有與眾不同的創作過程及作品特色,正是這些創作方法及特色促成了優秀作品的優秀之所在,也是為更多優秀作品的誕生提供了具有實用性的經驗參考,同樣《海之殤》的作品特色也來自對于以往的優秀作品經驗總結。綜上所述,作品通過其獨特的創作方式,通過直觀表達實現了表現作品宗旨的目的,不僅會使作品具有良好的觀賞性及藝術性,且更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孫語璠.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瓊樓玉館故宮三舍》作品特色研究[J].大眾文藝,2018,18 :119-120.
[2]陳冉冉.現代公益海報設計的創意與表現研究[J].包裝工程,2017,38(24):296-298.
[3]董少杰,趙維軍,李艷梅,賈春澤.青島市重點水源地水庫營養狀態與營養源的特征研究,2010,36(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