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山
摘要:農機化技術推廣是加快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從規范農機化技術推廣行為、完善推廣方法、營造推廣環境3個方面就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進行思考,以為加快農機化技術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機化技術推廣;推廣程序;推廣方法;推廣環境
農機化技術推廣是將農業機械化新機具、新技術轉化普及、運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機化技術推廣是農業機械化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途徑,是將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和新設備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橋梁和紐帶。如何做好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是擺在農機化技術推廣部門和技術人員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依法規范農機化技術推廣行為,嚴格遵守推廣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農業技術推廣法》《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出臺,是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依據,也是自覺規范農機化技術推廣行為的準則。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要按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以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產增收為目標,以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改善裝備結構和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中心,以推進農業技術進步為方向,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農機化發展區域布局,緊密結合當地實際,遵循技術先進適用,為使綜合效益顯著,因地制宜地選擇能夠滿足農業技術要求和適應當地農業發展水平的先進農機化新技術。在實際工作中,農機化技術推廣部門要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到農機戶和農民中去,調查農民的需求,貼近農民搞好推廣,做到熟農民、知農情、遞農訊、傳農經,要把農民對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需求情況摸清,要通過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試驗示范所取得的增產增收實效,引導農民自覺自愿地接受和應用新技術新機具,從而實現推廣普及的目的。
二、總結經驗,創新思路,完善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方法
因地制宜地采取正確有效的農機化技術推廣方法,是實現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普及的有力保證。由于農機化技術推廣對象主要是廣大農民,小農思想、守舊從眾心理比較嚴重,對新事物的認識和接受有一個較長的過程。一是在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中,要多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傳播媒介和直觀性較強的廣告、展覽、錄像等傳播手段,及時地傳播適合當地農民需要的新技術或新機具,引起他們的注意和重視,深化其對新技術效果的認識,激發其采用新技術的興趣。二是要以建立試驗示范點和基地為重點,以點帶面,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干,使他們認識到先進生產技術和新機具的優勢,轉變傳統觀念和心態,自覺改變生產行為。三是通過開展現場演示會、舉辦技術培訓班等形式,讓農民親眼看到實際效果,提高廣大農民對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認識和應用技能,引導其將農機化新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四是抓住國家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契機。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具有普及性和引導性,是對先進適用的農機具推廣補貼,而不是對農民的收入性補貼。農機補貼政策是農機推廣工作的一種措施和手段,各地農機推廣部門要在政策的宣傳落實中,根據當地實際和農機推廣工作的需要,既要做好農機具的更新配套和合理布局,又要加大對機械化水平低的薄弱環節所需機具的補貼力度,同時結合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支柱產業所需的機械引進、推廣方面給予傾斜,如設施農業配套裝備技術、畜牧機械和農副產品加工貯運、保鮮、高效節水灌溉等機械設備,力爭使農牧業綜合機械化水平有明顯的提升。五是農機化技術推廣既是一種技術活動,同時又是一項社會和經濟活動。農機推廣部門既要強化公益職能,又要加強引導和合作,充分發揮科研院所、農機生產企業、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協會、農機大戶的作用,參與新技術的試驗和示范點、示范基地的建立,積極引導多元化的農機化技術推廣和服務體制的建立。加強與農業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建立和推行有利于農機作業的農藝制度,農機作業要滿足農藝技術要求,農機、農藝聯合進行對比試驗和建立示范點。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分工合作開放式的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協作新機制。六是大力扶持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農機合作組織是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抓手,是農民自己的組織,具有相同的社會背景和社會關系結構,對當地的實情和農民實際非常了解,容易為農民所認同和接納,如果他們運用農機化新技術并取得良好效果,其輻射帶動和影響力將會逐漸提高。因此,通過農機專業合作組織推廣、普及農機新技術,實用性更強,費用更低,影響更大,農民更樂于接受,有助于提高推廣效率。
三、加強自身建設,營造良好的農機化技術推廣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促進法》以法律形式明確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是一項支持農業發展的公益性事業。其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農機推廣部門要多向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宣傳和匯報項目推廣進展情況,在新技術試驗示范過程中要不斷地請他們參觀現場,匯報增收情況和取得的社會效益,以引起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爭取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別是用于新項目的科技推廣專項經費能得到保證和增加。對于一些成熟的、適應生產需要的項目輔以行政推動的手段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實際工作中,農機化技術推廣部門要積極深化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努力創新工作思路,不等不靠,多渠道爭取支持,自我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樹立“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服務新農村”的理念,認真履行好工作職責,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化服務,不斷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卓有成效的技術推廣工作,贏得政府部門的信任和支持,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綜上所述,基層農機推廣工作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機的推廣與使用與國家的財政稅收、地方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劉憨.加快促進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健康發展的思路[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9(11):49-50,53.
[2]楊寧.加強農機科技推廣的幾點思考[J].北京農業:實用技術,2009(11):36-37.
[3]趙厚美.探索農機化技術推廣新思路[J].河北農機,2008(6):9.
[4]山寶琴,劉亞鋒.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8):5581-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