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映輝 史曉華 張道雷
【摘 要】生產性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依托,是學生職業素養和創新精神培養的重要保障。本文以生物工程系“產學教考研”五位一體生產性實訓基地運行模式為例,闡述了如何構建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運行模式和管理機制。
【關鍵詞】校企共建共管;生產性實訓基地;“產學教考研”五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 TH-4;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6-023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6.112
A Study on the Operation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Joint Management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L?譈 Ying-hui SHI Xiao-hua ZHANG Dao-lei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104, China)
【Abstract】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Taking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five in one production training base of bioengineering departmen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build the operation mode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production training ba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 construction; Co management;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five in one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頒布后,要求實訓基地建設要適應產業發展。為了滿足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各院校開始探索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以及管理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取得了一些進步,但總體來講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向企業員工角色的轉變不夠成功;實訓成本與經濟效益之間存在矛盾;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學生缺乏創新意識的培養等。本文針對目前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產學教考研”五位一體生產性實訓基地運行模式和管理機制。
1 校企共建共管生產性實訓室
1.1 與魯芳齋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糧油加工實訓室
學校與魯芳齋食品有限公司多次進行調研與研討,校企共同建設以焙烤食品加工為主要特色的糧油加工實訓室。企業提供部分設備,并派技術能手到學校作為兼職教師,從建設實訓室、實訓項目開發到學生實訓指導、技能大賽指導,全程參與到生產性實訓的教學中。實訓室全天向學生開放,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在充滿企業氛圍、企業管理模式下進行生產性實訓,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都得到大大提高。在每年的“盼盼食品杯”全國職業技術學校(院)在校生創意西點技術大賽均取得優秀成績,充分體現了校企共建共管生產性實訓室的優勢。
1.2 黃酒生產實訓室
聯合新華錦(青島)即墨老酒有限公司在師資隊伍、科研及社會服務能力、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等4個方面開展建設。2018年,成功申報“山東省第二批職業教育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建成傳統黃酒釀造技藝保護、傳承和創新平臺;構建具有較高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可開展協同研修與創新的名師團隊;生產性實訓中心企業化模式運營促進創業創新教育,提高師生的實踐能力和業務水平,在全省同類平臺中處于領先水平。依托平臺成功申報校級科研課題“高酒精度靈芝菌絲保健黃酒的研究與開發”。
1.3 啤酒生產實訓室
與青島啤酒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引入企業標準和企業文化,實現教學場所與車間對接,專任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對接、學生與企業員工對接,共建共管啤酒生產實訓室。
啤酒生產實訓室模仿企業運行模式,依據產教融合,實景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工作任務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校內專任教師聯合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制訂相關制度,如安全生產制度、衛生管理制度、設備操作規程等,并將相關的規程,制度及標語張貼在墻上,以此營造企業職場氛圍,并嚴格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1.4 食品安全檢測中心
與食安檢測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并取得檢測資質,可以對外承接檢測項目,實驗設備主要由食安公司提供,并提供兼職教師進行實驗指導,教師可以在此進行培訓,增強技能訓練,學生課余時間也可以全程參與食安公司的外接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對于檢測設備都能夠熟練運用。
1.5 成立天然產物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天然產物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是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提升專業教師的科研素質,使其緊跟學科研究前沿,了解生產技術需求,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在學生培養上,能夠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科研創新創業、分析檢測等方面的專業素質和團隊精神,使其適應食品藥品企業研發與檢測需要。
2 與企業專家聯合共同開發適用于生產性實訓項目
本著滿足“教學載體的產品化、教學環境的真實化、教學管理的企業化”等實際生產狀態條件的要求,通過充分的企業調研,分析職業崗位能力,以真實的產品為載體,校企合作開發實訓項目。并分解出每個項目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養,按照企業生產模式組織實施,按照產品的國家標準、企業標準對學生的作業即產品進行考核與評價。
以以上四個生產性實訓室為依托,分別由專兼職教師共同開發實訓項目,如:焙烤食品的加工、啤酒加工、黃酒加工、食品中各項典型指標的檢測等多個項目,并作為教學中的主要實訓項目,也是能夠參與技能大賽的項目,一舉多得。建立各種實訓過程中的標準化資料,并應用于生產性實訓過程中:實訓環境標準化:6S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化:國標、行標;工藝規程標準化:企業規程、企業SOP;設備、試劑標準化:國標;課程要求標準化:操作步驟標準與要點、常見問題分析;考核標準化:考核標準。
按企業員工的標準要求學生,可以熟練技術技能;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團隊意識、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學會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及損耗,樹立學生的經濟、效益觀念。
3 開發“產學教考研”五位一體的生產性實訓運行模式
實訓教學過程必由校企雙方緊密合作,“產學教考研”五位一體。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全程參與從原料采購,加工生產,質量檢測,到產品包裝銷售的全過程,從而了解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任務,并聯系相關的理論知識,鍛煉并提升自己崗位職業能力。在實訓過程中,教師起指導的作用。實訓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總結,討論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處理方法,教師根據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聯系重點理論知識,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訓過程中還有一個關鍵環節就是考核評價。考核評價包括兩方面,一方面要對產品是否合格進行評價,根據產品的國家標準或企業標準,判斷產品是否合格。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采用的加工方案進行經濟方面的評價,計算生產成本、生產效率、產生效益等。這兩方面的評價,能夠使學生在注重產品品質的同時,有提高生產效益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依托技術研發中心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學生在前三學期主要參與各項生產性實訓項目,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從第四學期開始可以參與天然產物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老師的科研項目,并申請參加各項創新創業大賽,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經過幾年的實踐,基本實現以生產帶動實訓,在專業能力、生產安全意識、質量意識、責任擔當意識、愛崗敬業精神等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過程中,實現“三線貫穿”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的創新創造創業能力培養,提高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夏冬梅,楊宇.高職生產性實訓基地運行模式的實踐研究-以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6(4):31-34.
[2]蔡智軍.職業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運營模式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16(6):72-74.
[3]陳彬,嚴奉坤.生物技術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教學實踐探索[J].職業時空,2016(10):89-92.
[4]汪震,田興強.“校企共建共管型”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8):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