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群
【摘 要】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法律法規不斷完善,人們風險意識不斷加強,對導游服務技能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旅游專業作為國家旅游人才的重要培養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急救能力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職旅游學生;應急救護;技能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F59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6-023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6.113
Explor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n the Training of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of Tourism Maj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U Xue-qun
(Jiangx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Ganzhou Jiangxi 341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ocial living standards, the improvement of tourism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people's risk awareness, the guide service skills are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As an important training position of national tourism talents, it is imperative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first aid ability.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students; Emergency rescue; Skill training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持續增長,旅游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安全是旅游業的生命線,但旅游環境存在著不穩定性,旅途中各種急危重癥、意外傷害時有發生。高職院校旅游專業作為國家旅游人才的重要培養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急救能力勢在必行。本文以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為例,對高職旅游專業學生應急救護能力的培養進行一些探索與思考。
1 應急救護的概念
應急救護是指在突發疾病或災害事故的現場,在專業人員到達前,施救者為傷病員提供初步、及時、有效的救護措施。這些救護措施不僅是對傷病員受傷的身體和疾病的初步救護,也包括對傷病員的心理救助[1]。
2 高職旅游專業學生應急救護能力培養分析
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2017年全國開設旅游管理類高職專業的普通高等院校1086所,全國旅游管理類高職專業共招生11.3萬人,其中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院校869所,全國共招生5.5萬人;開設導游專業的院校90所,全國共招生4000人。
2.1 高職旅游專業學生應急救護能力現狀分析
從目前對高職旅游專業學生的調查來看,絕大部分學生愿意學習應急救護相關知識和相關技能,他們認為掌握急救知識非常必要,對自己今后所從事的工作很有幫助。問題的關鍵在于他們缺少學習的途徑。主要表現在:其一,旅游行業對導游人員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不夠重視。很多地方的導游崗前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如導游帶團藝術技巧、政策法規、文明服務、應變能力等,但缺少應急救護培訓的內容。其二,高職旅游專業學生在幾年的學習中,涉及急救方面的知識太少,只有在《導游業務》課程中以衛生常識為內容進行了簡單介紹。其三,在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全國職業院校導游服務技能比賽中,對導游應急救護能力的考查涉及也很少或者說沒有涉及[2]。
2.2 高職旅游專業學生應急救護能力培養必要性分析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基本需要。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2018年國內旅游人數達55.3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入出境旅游總人數達2.91億人次,同比增長7.8%。我國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旅游突發意外事故也大幅度增加,很多人因未能得到緊急救護而喪失生命。
導游活動是指導游人員受旅行社委派,陪同旅游者旅行、游覽,為旅游者提供向導,講解和其他旅途服務的過程,導游活動過程中難以預料和不可抗力的因素很多。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風險意識的不斷加強,以及旅游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人們對導游服務技能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近年來《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務規范》、《研學旅行服務規范》等國家標準的出臺,對導游應急救護技能提出了專業性的要求。
比如2016年9月開始實施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務規范》,其中4.6就對導游人員的選擇做了詳細要求:應選擇具備緊急物理救護等業務技能、了解一般醫療常識、具有至少3年導游從業經驗、做事細致耐心的導游/領隊全程隨團服務[3]。2017年5月開始實施的《研學旅行服務規范》也對研學工作人員安全教育做了具體規定:應制定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專項工作計劃,定期對參與研學旅行活動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工作職責與要求、應急處置規范與流程等[4]。
綜上所述,作為培養旅游人才的主力軍,高職旅游專業加強對學生應急救護能力的培養非常必要。
3 高職旅游專業應急救護能力培養途徑探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專業近年來與贛州市紅十字會、江西省紅十字會密切合作,培養了大批既懂旅游專業知識,又懂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畢業生,目前已有236名畢業生獲得紅十字會救護員培訓證書。
3.1 完善應急救護課程師資力量
高職院校教授導游業務課程的教師大多是一些從事過導游工作的兼職導游,他們缺乏醫學基礎和從醫經歷,缺乏應急救護技能實際操作能力。我院定期選派專業教師參加由贛州市紅十字會、江西省紅十字會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舉辦的應急救護師資培訓班,增強師資應急救護的實踐動手能力,獲取《救護培訓師資證書》,應急救護師資每三年輪訓一次。
3.2 應急救護課程進課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江西省紅十字會、江西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加強全省學校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贛紅字[2016]21號)也對學校應急救護培訓工作作出了要求。但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大多數高校對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專業培訓教師,沒有開設專門的急救課程,大部分高校都沒有給學生做過急救方面的專業培訓。有一些學校雖然有零星的講座或課程,但沒有成系統、成規模。鑒于旅游類專業培養目標的特殊性,在旅游專業課程設置中,應急救護課程作為必修課開設是系統培養學生應急救護能力的好途徑。我院旅游專業開設了《野外生存與救護》課程,課程結束時邀請贛州市紅十字會對學生進行考核,合格者頒發紅十字會救護員證書。
3.3 舉辦應急救護技能大賽
通常各省教育廳會組織教學上的技能競賽項目,如江西省教育廳每年都會組織江西省大學生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江西省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旅游大類的競賽有如導游服務技能競賽等。建議各省區紅十字會可以與省教育廳聯合組織開展全省區高校應急救護技能競賽。如江蘇省為落實百萬大學生應急救護提升行動要求,省教育廳辦公室、省紅十字會辦公室就聯合發文,開展了幾屆全省高校應急救護競賽活動。
針對旅游專業導游人才培養的特點,還可以在導游技能競賽中增加應急救護技能的環節,使應急救護技能更好地融入專業教學當中,讓旅游專業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掌握應急救護技能的重要性。
3.4 成立“紅十字救護”社團協會
在學校團委的指導下,旅游專業學生可以積極組織學生成立“紅十字救護”社團協會,通過各種形式組成宣講團,吸引一些積極性高且愿意奉獻的學生進來,讓在校大學生廣泛參與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培訓 [4],把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去。
3.5 創新應急救護培訓方式
信息時代,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借助網絡媒體開展應急救護知識的培訓顯得尤其重要[5]。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報告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網民達7.72億人,普及率為55.8%,人均周上網時長為27 個小時。此外,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人,網絡直播用戶持續增多。因此,可以考慮培訓一些較為專業的學生,推選網紅,在抖音上進行直播的方式來推廣應急救護技能;我們要求旅游專業學生都關注“江西省紅十字會救護培訓中心”微信公眾號,要求他們都安裝“紅十字急救掌上學堂”APP,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急救知識,在危急時刻進行正確的自救互救;各級紅十字會也可利用報報刊、網絡、微信傳播紅十字救護知識,借助專題網站和社交媒體宣傳應急救護相關知識,拓展推廣應急救護培訓平臺。
總之,培養培訓數以萬計的高職旅游專業學生掌握一定的急救能力,在旅游者發生意外事故時能及時施救,保障游客的生命健康安全,是促進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是建設和諧繁榮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努力踐行之。
【參考文獻】
[1]中國紅十字會總會[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5.
[2]李玉林.導游人員應急救護技能現況分析和提升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16(13).
[3]https://baike.baidu.com/item/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務規范/19434913.
[4]http://www.youxue.com.cn/xinxi/html/2017/5/911.htm.
[5]季志.高校開展《初級救護員》課程的實踐與思考[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