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陳飛 王繼華 馮興梅
【摘 要】口腔頜面外科學是口腔科學的分支學科,它的特點是兼有口腔科的特色及外科的技術知識基礎。從醫學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出發來認識口腔頜面外科,才能將該學科提高到一個更高、更新的水平。同時,在疾病治療的總指導原則之下,方案也應因人而異。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本學科的臨床教學,故此,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本學科在教學中采用了PBL結合TBL的教學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介紹這種教學方式在教學的應用及體會。
【關鍵詞】口腔頜面外科;PBL;CBL;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G64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6-026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6.123
0 引言
臨床實習是各專業醫學生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生通過實習過程將基礎枯燥的理論學習融入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診斷治療的關鍵一步[1]。口腔科學與臨床各學科均有緊密的聯系,全身性系統疾病常可累及口腔,反之,口腔疾病也可影響全身健康。而口頜系統需要特殊的檢查、處理,此外各種新技術和新材料的不斷推陳出新又使得頜面外科具有獨特的魅力[2]。口腔頜面外科學是口腔科學和外科學結合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該學科在實踐中發展,成為口腔醫學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外科學的分支之一。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是:既要有較細的分科,又要分科之間能夠緊密配合與協作。因此,從醫學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出發來認識口腔頜面外科,才能將該學科提高到一個更高、更新的水平。
此外人類是群體人,人與人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疾病治療的總指導原則之下,方案也應因人而異。
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本學科的臨床教學,故此,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本學科在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初見成效,現將心得體會報告如下。
1 口腔頜面外科教學現狀及問題
對于口腔專業的醫學生而言,口腔頜面外科學是一門實踐性以及理論性極強的學科,在臨床教學過程中,常常存在內容繁多、任務繁重、學生自主學習機會欠佳等諸多問題。口腔頜面外科學不僅需要培養醫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更需要培養醫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頜面外科教學一直以講授結合一部分操作模式為主,具有局限性[3]。因此,這些現狀均對臨床帶教醫師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如何培養醫學生的臨床思辨能力,提高醫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醫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等各項本領。
2 PBL、TBL教學方式及其優缺點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1969年由美國的Barrows教授首先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試行的一種教學模式[4],該形式以病例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學生小組討論為形式,結合基礎學科和臨床實踐,重點在于對醫學生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旨在訓練知識面豐富,并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TBL(Team Based Learning)則是Michelsen等學者在2002年命名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是以小組的形式為基礎開展的,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團隊討論,促使學生更好地利用整個團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將學生培養成能夠終身學習的教學方式[5]。
這兩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原先傳統的LBL的教學方法,眾所周知,LBL教學方式以講課為中心,學生聽課為主,因此學生很難獲得重要的實踐機會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這兩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的應用,在醫學生的培養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增加了學生在臨床實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這兩種教學方式也各自具有一定的優缺點。
就PBL教學方式而言,其激發了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醫學生能主動地提高其臨床技能。但其缺點則是:在提出了相應的專業知識問題之后,醫學生可能會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解決帶教老師提出的問題上,因此也加重了醫學生的課后負擔,他們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加之教學資源在我國高校相對還是有點匱乏,醫學生很難從圖書館等處獲得系統性的資料,大多是百度等得到的答案。結果反而造成醫學生通過PBL教學獲得的知識量少于傳統的課程,并且對重點知識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也相對不夠牢固,缺乏連貫性和系統性[6]。
TBL教學方式則有利于醫學生通過整個團隊更快地獲得知識,因為在團隊中不同的醫學生具有的能力不盡相同,則通過團隊的協同作用,解決問題的時間必然小于單打獨斗。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增加了醫學生團隊協作以及人際交流的能力[7],更有利于醫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并使得臨床的實習帶教變得生動有趣。但是同樣的,TBL的教學也需要醫學生查找資料,甚至上課之前準備好各種文獻資料,并需要醫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相對匱乏的網絡資源也制約了該教學方式的開展,可能會耽誤正常的課時,并會降低醫學生的臨床實習成果,反而制約了TBL教學方式的發揮。
3 PBL結合TBL在本系室頜面外科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
結合PBL以及TBL教學方式的各自的優缺點,本系室在頜面外科的教學中嘗試使用這兩種教學方式的結合,形成兩者相互補充和相互結合的整合式教學方式。提供學生一定的網絡資源,醫學生通過自主查找資料、以問題為導向,并結合團隊討論的方式,很好地將書本中的理論知識與臨床上的各種病例結合,提高了醫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醫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個口腔頜面外科的知識重點,從而達到了良好的臨床教學目的。
教學結束之后,還會讓部分學有余力的醫學生自己收集感興趣的病例,自主檢查、診斷、提出治療計劃等,并與帶教老師溝通交流學習。在應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之后,醫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8]。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部分能力有限的學生可能一時不能適應這樣的學習方法,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積極性等,這些弊端在將來的教學中我們將進一步地改進和完善。
4 結語
PBL結合TBL整合式教學法在本科室教學中,真正做到了揚長避短,互補互利,從根本上提升了醫學生在頜面外科臨床實習中的學習效率,變醫學生的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吸取知識,使醫學生收益,并使醫學生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完美過渡,為將來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口腔外科醫師提供了可能。因此該教學方式值得在醫學實習被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陳霞云,刁惠波,江浩順,等.PBL教學模式在口腔修復臨床實習中的應用.醫學教育探索,2008,3(7):323-324.
[2]黃敏,趙磊,劉建國,等.PBL教學在臨床醫學定向生《口腔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和評價.教育教學論壇.2016,50:203-205.
[3]王玉良,秦國民,王國祥,等.PBL病案分析法在口腔頜面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醫學教育探索,2009,8(12):1569-1571.
[4]翟玉榮,劉波,李意奇,等.LBL、CBL、PBL、TBL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綜合應用.衛生職業教育,2015,33(8):51-52.
[5]胡兆華,鄭霞霞,方仙桃,等.TBL教學法的學生反饋意見調查與分析.西北醫學教育,2010,18(6):1143-1145.
[6]王興強,程宇,王維,等.三種教學法在我國內科臨床教學中教學效果比較的網絡Meta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2):19-20.
[7]孫妍,康媛媛,張英,等.LBL、PBL、CBL與PBL相結合教學法在口腔黏膜病教學中的比較研究.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7(6):91-92.
[8]馬雋,王志強.CBL、TBL與PBL整合模式在醫學影像教學中的應用.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11):1914-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