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兵 王俊 馮興來 盧雪 胡婷婷
【摘 要】隨著軍事后勤信息化建設的急速發展,“配送精準定向”已經成為軍事物流領域的研究方向,也是軍事后勤信息化建設發展目標能力之一。置身新技術時代,推進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的建設,論文從軍事物流配送的研究意義出發,詳細探討了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的體系框架,深入分析了系統的功能結構,簡要描述了系統的部署方案,并提出構建統一的后勤物聯感知、物流數據標準和物資配送模型等建議。
【關鍵字】軍事物流;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配送管理
中圖分類號: E23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6-0313-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6.150
隨著信息化后勤建設步伐的加快,后勤信息化體系建設、整體突破、縱深發展、全面應用的格局已經形成,軍事物流信息化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因此軍事物流對物資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原有的軍事物流配送教學和訓練已經不能滿足部隊作戰和院校教學的需要,因此,聯勤部隊和部分軍事院校已開始著手準備開發軍事物流配送模擬教學平臺。
1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建設的背景和意義
通過對后勤部隊和后勤院校的廣泛調研得知,軍事物流配送還存在以下問題:目前物資采購機構數量少,分布不均,基礎設施整體水平不高,物流裝備技術水平較落后;軍事物流配送還存在物資積壓、配送網點信息不暢、運輸規劃不合理、配送能力薄弱等問題;部分高校在物流系統的模擬訓練教學方面剛剛起步。
認真貫徹中央軍委關于“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模擬訓練是我軍訓練的發展方向”、“部隊訓練向實戰靠攏、院校教育向部隊靠攏”和“建設保障打贏現代化戰爭的后勤、服務部隊現代化建設的后勤、向信息化轉型的后勤”等一系列指示和部署,推進軍事物流配送的實戰化、信息化訓練改革,積極開創在“研究室打響戰爭”的大舞臺,大力鍛造高素質軍事物流人才,提出研制與開發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
通過運用軍事物流、物聯網、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依據多式聯運規定[2],合理選用配送手段,聯合調配運輸力量,有機銜接運輸方式,科學制定運輸計劃,統籌優化運輸路徑,采用最佳配載方式,將物資、兵力及時準確送達預定地域。系統既能夠為部隊實施全方位、全縱深、全過程、持續有效地軍事物流配送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持,也能夠為院校軍事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提供貼近實戰的訓練手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體系架構設計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依托全軍軍事訓練信息系統公共平臺(V3.0)研發,系統可采用層次化技術體系架構,如圖1所示,包括設施層、數據層、應用支撐層、應用層和用戶層。
圖1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體系架構
設施層是系統的最底層,主要有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時空基準、計算存儲、通信、識讀、輸入輸出、物聯感知、保密等設施設備。
數據層是系統運行的核心,依托軍委后勤保障部信息中心提供的后勤通用數據,包括統一規劃的物資信息、庫存信息、車輛信息、成本信息和地理信息等資源,以及物資配送模型。
應用支撐層相對獨立于具體功能,包括分布式文件、緩存、日志、消息、抽取轉換、用戶身份認證、數據共享和可視化展現等構建和服務。
應用層為用戶提供具體的功能,能展現軍事物流配送的閉環過程,以合理的粒度集成軟件的各功能,包括訂單、庫存、配送、監控和系統管理等功能。
用戶層是系統的最頂層,系統用戶主要包括軍需物資配送管理助理員、訂單管理助理員、倉庫管理助理員、院校教員和學員。
3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該系統由訂單管理、庫存管理、配送管理、方案管理和系統管理五個模塊構成。
3.1 訂單管理模塊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的建設,首先需要規范訂單管理,必須明確配送的位置、物資的類型和物資的數量等。該模塊的功能構成如下:
(1)用戶資料建檔。該模塊的用戶資料主要有代號、名字、地址、電話、單位、建檔與交易時間等。另外,為配合配送作業所需,還應將用戶資料進行分類。
(2)訂單資料處理。訂單資料處理主要包括:自動報價、接收訂單、訂單出貨日期確認、訂單價格確認、庫存查詢、揀貨指派、流通加工指派,以及執行訂單的集結、核查和受理,如有問題記載于訂單處理異常明細內。
(3)訂單狀態查詢。為用戶提供訂單狀態(如正在揀貨、缺貨、已完成出貨等)在線隨時查詢的功能。
(4)退貨處理。若交付的物資由于物流結點的原因不滿足用戶要求,被退回,應將其退貨資料一并退回物流結點,并按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
(5)流通加工處理。當用戶對物資有特殊的包裝、分裝或貼標等要求時,把相關信息記錄下來。
(6)訂單匯總。主要是記錄和統計在各個訂單業務中所設計的有關付款、成本核算等信息,使物流結點及時地了解運營情況。
3.2 庫存管理模塊
庫存管理可以分為入庫管理、出庫管理和庫存查詢管理。庫存管理的主要意義在于建立有效管理各種庫存物資的能力[3]。
3.2.1 入庫管理的基本功能如下:
(1)進貨單輸入與維護。進貨單上的信息應包括:進貨日期與進貨單號、廠商編號、倉庫代號、類別、數量、進貨物資名稱與單價、進貨前存量。另外最為重要的是,在進貨單上應記載與之對應的采購單號,以便查閱采購與進貨的狀況。
(2)物資及庫存資料查詢。物資及庫存資料主要有:物資的品號、品名、入庫時間、保存有效期等。這些資料就是物資編碼的依據,并可以提供物流中心物資庫存資料。
(3)物資庫位指派及庫位狀態查詢。該功能主要負責物資貨位的錄入、物資的追蹤以及占有貨位報表、空閑貨位報表等,以此作為貨位指派的參考。該功能就是針對庫區和庫位的配置,記錄其貨架狀態、儲存物資的編號、數量、到期日等消息,并配合物資品種增刪進行維護調整。
(4)補貨信息。該功能主要是對庫存水平進行控制,當庫存水平達到再訂購點時,發出補貨信息傳給庫存控制,進行及時補貨。
3.2.2 出庫管理的基本功能如下所示:
(1)訂單品種及數量查詢。訂單在揀取后,如有缺貨等問題,則記載在訂單處理異常明細中,并在出貨單上注明缺貨的品種和數量。
(2)出貨指令受理。出貨指令受理即指詳細記錄發貨指令信息,如應出貨時間、出貨類型、待發物資名稱、數量、用戶單位名稱及發貨地址等。
(3)出貨資料異常與明細查詢。送交貨品時,送貨人員須將出貨單交由用戶簽收,以作為送貨達到的憑證。
3.3 配送管理模塊
配送管理模塊按照現代化物流中心的要求,模擬配送分揀、路徑的選擇和車輛配裝、調度及監控等管理功能。
(1)車輛路徑資料管理。按照用戶單位群的地址分布,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再分別為每個區域建立路徑資料檔案,作為路徑選擇的依據。
(2)車輛排班。制定車輛種類與派車數量后,要根據人力資源、司機出勤狀況、車輛維護狀況等資料,并依據配送服務原則,進行司機與車輛的排班。
(3)路徑規劃。送貨路徑是各車輛向各部隊用戶配送物資規劃的路徑。系統應集成GIS的路徑分析方法,為參訓學員自動生成軍事物流配送最優路徑。
(4)車輛追蹤。通過使用物聯網技術獲取部隊物資需求,然后通過北斗、GPS和無線通信等設備實時把部隊物資需求傳送給監控中心,并在地圖上實時精確顯示,可以實時監控物資配送情況。
3.4 方案管理模塊
(1)預案管理。構建軍事物流配送預案庫,系統管理員和軍事物流學教員可以對軍事物流配送預案進行維護。
(2)預案匹配。參訓學員可以輸入自己的軍事物流配送計劃,系統可以從軍事物流配送預案庫中自動匹配適合的預案。
(3)方案優化。通過GIS平臺運用作戰數據、電子標簽、物資數據、軍事物流業務數據和部隊物資需求進行綜合分析,可以原有的配送方案上再進行優化,并把優化方案在預案庫中信息更新。
(4)方案評估。通過構建軍事物流配送方案評估指標體系,建立軍事物流配送方案評估模型,系統可以對參訓學員在演訓是提出的軍事物流配送方案進行評估,指出參訓學員設計的方案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修改建議。
3.5 系統管理模塊
系統管理是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塊,供管理員或者軍事院校教員對用戶和數據進行管理。
(1)用戶管理。對登錄此系統的用戶進行管理,同時與用戶的資料進行對應,如發現異常情況,就對當前的用戶進行相應的處理。用戶與角色進行關聯,一個用戶只能分配一個角色,但一個角色可以對應于多個用戶。
(2)數據管理。為系統管理員和院校教員提供演訓數據的維護更新功能,同時系統能夠自動對演訓數據進行備份。
4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部署設計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采用集中分布式的存儲和管理模式[4],分為多級節點,一級節點是軍委后勤保障部信息中心,二級節點是聯勤保障基地和五個聯勤保障中心,戰區和軍種屬于三級節點,集團軍、基地、艦隊、航空兵等屬于四級節點。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依托后勤虛擬專網,部署在軍委后勤保障部信息中心和五個聯勤保障中心,戰區、軍種、集團軍、基地、艦隊、航空兵等節點和終端單位不再獨立部署相關軟件系統和硬件設備,而是使用瀏覽器訪問聯勤保障基地和五個聯勤保障中心的服務器,通過授權的手段在線辦理軍事物流配送業務,如圖2所示。
圖2 軍事物流配送模擬訓練系統部署設計圖
5 對策與建議
5.1 構建統一的后勤物聯感知
通過制定統一后勤物聯感知體制,制定設備型譜和選型技術要求,形成標簽、傳感、定位等感知設備應用規范;開展自主可控RFID及遠距讀寫、傳感器安全自組網、傳感器數據預處理節點、多傳感器集成等技術應用研究,實現物聯網感知數據獲取、規整、存儲和關聯融合;綜合需求感知、資源可視、配送跟蹤等應用需求,加快保障實體和保障對象物聯感知設備建設。
5.2 構建統一的物流數據標準
通過分析軍事物資編目數據標準,參照國家和軍隊標準制定的有關規定,在數據規劃基礎上,將其中的軍事物流數據元素、數據字典、公用數據和業務交換數據列舉出來,為這些數據的名稱、編碼、標識、表示、范圍、大小、精度等制定標準或規則,形成一套物流數據標準,作為各應用模塊共同使用的基礎[5]。
5.3 構建統一的物資配送模型
目前,各位專家學者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物資配送模型,在軍事物流配送研究中也存在各種模型。盡管不同種類的產品有不同的配送模式,甚至同類產品在不同的作戰需求下配送模式不完全一樣,然而作為一項特殊的物流運動,配送所包括的基本要素及其運動規律卻是完全相同的,由此構成了軍事物流配送的基本模型。
【參考文獻】
[1]王海蘭,段秀兵,石紅霞,柴樹峰.軍事物流管理(配送)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9,21(07):65-68.
[2]姜大立,汪貽生,王銳淇,李德,閆華.基于實戰能力培養的軍事物流教學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18,41(10):141-143.
[3]張巍,姜大立,王志宏,胡汝翼,高菱悅.軍事后勤保障與軍事物流系統研究綜述[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9,21(06):54-61.
[4]李鑫泉.一體化戰爭條件下軍事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01):76-77.
[5]梁穎祥.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軍事物流體系設計[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0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