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梅 邱萍
(1.甘肅武威市第二中學;2.甘肅武威市古浪縣第一中學)
詞匯是語言系統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詞匯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足夠的詞匯量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基本保證。但在實際教學中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卻微乎其微,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許多老師想盡快、盡可能多地將知識傳輸給學生,將詞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遍過,把詞的所有用法一起講,重點不突出,造成學生記憶負擔。
教師常常抽出一節或兩節課,重點對本單元詞匯進行教學,而在閱讀課、語法課等課型中詞匯學習得不到重視,詞匯得不到足夠的復現和充分的操練運用。
詞匯課上,教師是主體,給學生大量講解和練習,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缺少體驗和思考、分析與歸納的時間與空間。學生難以獲得詞匯學習的策略,更難以提升詞匯學習的能力。
無論是集中呈現單詞還是擴展講解詞匯,所呈現詞匯脫離句子或句群,沒有依附于足夠的語境,使得許多學生在符號里打轉,記住了單詞的拼寫形式及對應的漢語意思,但不知道詞的真正意義,不會應用,體驗不到語言學習的樂趣。
針對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了基于單元主題的詞匯教學實踐,發現圍繞話題進行詞匯學習,加深學生對詞匯和文本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單元的詞匯量比較大,首先要對詞匯進行分類,針對每類詞匯的特點設計不同的處理方式,并為它們選擇最佳處理及復現鞏固時機。筆者以人教版必修一Unit4 Earthquakes為例說明基于單元主題的詞匯教學設計的實施過程。
本單元主題是人與自然這一主題下的災難(地震)。本單元共有生詞短語53個,Reading部分39個,其中名詞20個,大部分與地震中遭受破壞的實物有關,動詞8個,與破壞救援有關。筆者決定在Warming up部分,學習這28個詞及與災難相關的兩個形容詞,Reading部分著重學習一些詞塊和短語,Learning about language部分學習連詞as if。
呈現不同地震場景,展示20個名詞并由此引出相關動詞及表示災難降臨時人們情感的詞匯。在呈現單詞時盡可能用閱讀語篇中出現的詞塊或句式,以此種方式,圍繞目標,滾動式拓展詞匯,使學生首次接觸新詞匯,就能將其與話題建立聯系,隨著學習的深入,不斷擴展與災難有關的詞匯,幫助學生順利將語篇中的詞匯轉化成主題意義詞匯,并能將這些詞匯用來描述其它類型的災難,提高學生的語言遷移能力。
導入部分復習上節課地震場景,一方面復習詞匯,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大地震的力量及造成的嚴重破壞,為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做輔墊。通過多次接觸和使用這些詞匯,學生就能當堂最大限度的感受、體驗、理解這些詞匯。
詞匯學習是立體、多元、多維的,教師應圍繞每單元的主題,為學生創設與之關聯的語境,尋求課與課之間的關聯,實現詞匯在本課內以及跨課循環復現,引導學生建立圍繞主題的詞匯網絡,提高學生詞匯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