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昌浩 (甘肅莊浪縣朱店中學)
素質教育強調教育教學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新時期下教師必須落實的教學任務之一。然而,初中生接觸物理的時間比較短,學習能力、認知水平有限,所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難以取得滿意效果。而導學案的運用可以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指出明確的道路,使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改善。
在編寫物理導學案之前,物理教師必須做好學情調查,充分了解并掌握學習者及學習內容等信息,然后設計與學情相符合的教學策略和學習目標。除了了解學生的物理學習情況,物理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初中學生的心理結構,在這個基礎上對教學過程進行確定,使學生有效掌握所學習的內容。所以,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身心發展規律,然后用學生易會、易懂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體現學生身為課堂主人的教學理念。對于學情調查,筆者認為,應當包括以下幾方面:學生的學習習慣;個性特征;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學生年齡等。只有充分掌握這些信息,才能確保設計出的導學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發展。
作為課堂教學的回歸點和出發點,教學目標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上說,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清晰準確,對教學環節的設計有著直接影響,對教學活動的展開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學習目標具有調控功能、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所以目標的提出要具有可檢測性、可達成性、可操作性。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學習目標與傳統教學中所強調的教學目標不同,學習目標的中心是學生的學習,旨在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指出明確的方向。在學習目標的制定上,物理教師要盡量做到語言通俗易懂、詳細具體、準確清晰。
導學案的核心就是問題和練習的設計,這是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物理綜合素質的重要方法。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應當遵循層次性原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且呈現出逐步遞進、逐步深入的原則。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設計的問題能引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主動閱讀;二是設計的問題數量少但是質量高;三是呈現問題的時候盡量不用填空題,防止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候照搬物理課本,使學生的積極思維受到抑制。
在實施課堂教學之前,物理教師將導學案交給學生,通過具體的問題情境、物理情境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提前預知所學知識,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產生疑惑,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在這個基礎上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學習。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可以適當地運用導學案進行課堂導學。其一,在學生掌握物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導學案協同合作、自主思考,使學生牢牢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其二,突破重難點。一般來說,學生在課前預習中遇到的疑惑,基本上就是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導學案為載體,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或進行物理實驗活動,或進行分散研討,促進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
物理教師應當要求學生課后時間整理和歸納導學案,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與此同時,教師要細致、認真地審閱學生的導學案,在這個基礎上統一解決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還可以采取個別輔導的方式針對性地解決其中存在的個別問題。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導學案,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初中物理教學中導學案的運用還處在初步階段,存在諸多不足,教師需要加大探索力度,不斷總結和探索,針對導學案的編寫和應用制定一套完善的方案,使導學案的價值和功能得到全面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