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超(浙江長興縣金陵高級中學)
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生涯中,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因素,但是很多時候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把關注點放在智力因素方面,認為智力水平是決定學習成果的核心要素。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片面的觀點,假如學生存在巨大的意志障礙,將會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巨大阻力,引起學習上的困難。所以高中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直面意志障礙,同時注意調整地理教學策略,指導學生掌握突破意志障礙的方法,同時加強對學生意志力和心理品質的訓練。
在舊的教育模式下,師生關系緊張,主要體現在如果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出現失誤,教師會選用直接的批評教育方法。但是這樣的引導方法常常會產生負面效用,不僅會加劇學生意志障礙問題,影響到學生良好學習心態的形成,還會加劇師生之間不和諧關系,影響到師生在課堂上的溝通互動。所以高中地理教師要善于運用正面引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引導學生突破意志障礙。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與學習效果之間存在的關系,引導學生主動制定地理學習計劃,掌握學習方法。教師也應該堅信可以用溫暖和愛感化學生,給予學生真誠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在生活和學習方面遇到困難時迎刃而解,這樣他們的意志障礙也能得到突破,最終打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例如,在教學“地球運動”這部分內容時,假如教師忽視學生知識儲備情況,一味依照教材安排教學,會讓一大部分學生在理解和積累知識時遇到困難,從而產生意志障礙。為避免這一情況出現,教師要先對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進行了解,同時掌握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通過補充或是復習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另外,教師還要經常性地和學生談心,通過正面引導消除學生的意志障礙。
大量的心理教育研究發現,在學生的內驅力被激發之后,他們會在學習領域產生強大的興趣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也會形成克服困難與挑戰的強大意志,從而維持積極向上的學習行為,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可以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事半功倍,同時有助于突破學生的意志障礙,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了幫助學生突破意志障礙,幫助學生克服地理學習當中的難題,教師可以先從做好興趣誘導著手,給學生提供主體表現的機會,同時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優化地理教學,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內驅力更為穩固和強大。例如,教師可以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時事新聞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誘導學生主動思考。新聞的主要內容是大蒜價格突飛猛漲,甚至超過豬肉價格,在這之后綠豆、紅豆等價格在近幾天也是不斷攀升。在呈現新聞內容后,為了誘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五谷雜糧價格迅速上漲的原因。這樣的地理課程教育形式可以讓學生感興趣并有動力克服思考和學習上的障礙,自然可以讓學生的意志障礙得到突破,從而穩步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質量。
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教師作為直接教育者,只有做好表率,堅持以身作則,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施加影響,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同時培育學生堅強穩定的意志品質。教師需要從自身著手,努力提高自身地理教學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具備抑制心理引導方面的技能與方法,以便在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啟發時讓學生真正信服。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水稻、閃電分別是可再生還是非可再生資源呢?教師啟發學生思考自然資源的屬性,讓學生明確自然資源存在自然與社會屬性,從而讓學生認識到二者均不屬于自然資源,而這個問題也是不成立的。這樣的教育和啟發方法能夠避免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和意志障礙,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總而言之,幫助學生突破高中地理學習中的意志障礙是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地理綜合素質發展需要的重要方法,但是突破意志障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堅持不懈,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