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增義 (江蘇徐州市銅山區柳新鎮中心中學)
二線校干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從學校的發展看,二線校干有著寶貴的學校管理經驗,然而,干部隊伍年輕化是必然趨勢,又不得不提拔新人。多年來,在二線校干作用發揮上校長們想了許多好辦法,總是想在穩定他們思想的前提下讓他們繼續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是現狀還是不太令人滿意。本文借助課題研究的專項調查,結合徐州地區近年來學校干部隊伍改革的實際,談幾點看法。
二線校干退職后的工作現狀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
二線校干在職時普遍有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工作成就等方面都是教師的楷模,是學校的大忙人,是學校的智庫。但在退居二線后,多數工作不再過問,突然閑下來,一時難以適應普通教師的角色。調查顯示,多數二線校干獨居其室,與他人鮮有來往,性格變化很大的有之。
二線校干退職后,許多人由領導角色變為普通教師,心理落差大,往日的光輝不在,只能當作“星星”。這種情況下,有的人心態出現明顯偏差,主要是一些二線校干一時放不下架子、丟不開面子,這時如果校長不及時給予談心、關懷與引導,他們甚至會反過來對新任校干冷嘲熱諷,甚至因為待遇等問題出現矛盾。
調查顯示,二線校干退職后,在工作上一般出現三種情況:一是正常型:工作一如既往,當好一名普通教師,帶好一門課,教師仍然很敬佩;二是懈怠型:工作熱情銳減,雖然仍任課,但不再考慮質量高低,學校的事也漠不關心;三是放縱型:好像功高蓋世,動輒以有事、有病為由請長假,認為自己該休息了,有的違規退養在家……這類二線校干心理已失衡,教師的意見很大。
二線校干的經驗十分豐富,大多是教育教學與管理的領軍人物,學校要管理好、傳承好,幫助他們盡快實現角色轉變,鼓勵他們繼續發揮余熱,做最好的自己。當然,思想與心理的引導最為關鍵。學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二線校干多數是黨員,在他們退職后學校應多找他們談心,做到感情上暖心、生活上關心、業務上上心,不能不聞不問,人走茶涼。同時委婉要求他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過去能做到的,今后仍要做到;在坦然面對“二線”這一現實的基礎上,繼續與學校發展思路、與新任領導班子保持一致。相信校領導的關心,可使他們盡快走出心理調適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生活。
作為曾經的校干,二線校干有著豐富的管理與教學經驗,但教學相長、專業發展無止境,不學習、不培訓就會落在別人后面,要鼓勵他們繼續讀書、研究與思考,活到老,學到老,進一步提升自己,做一名適應時代要求的優秀教師,也為下一步優秀經驗的傳承做好儲蓄。
二線校干有著較高的職業操守與豐富的管理經驗,這都是學校的寶貴財富,他們退職但不退休,學校的發展離不開他們;況且二線校干以前忙慣了,也不想閑著,如果聘請他們當學校發展的參謀,則會被認為是對他們的尊重,一定很樂意。學校要鼓勵他們當好高級顧問、當好配角,替校長排憂解難,平時發揮監督與指導的作用,在學校發展上獻計獻策,為學校的發展盡自己的一分力量。
“青藍工程”這里指兩個方面,一是二線校干對年輕干部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主動建言獻策或接受咨詢,使年輕干部盡快適應新的領導崗位;二是對年輕教師在業務上多指導、多聽課、勤交流。通過一定機制,在青年干部、青年教師的個人發展上發揮應有的引領與指導作用。同時,二線校干平時要注重整理管理經驗,反思得失,并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傳授下去。
二線校干的管理是一門學問,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建立一定機制是十分必要的,不然非但不能發揮他們的余熱,還會起反作用。建立機制要本著人文性、價值性、策略性與長期性的原則。
二線校干既要使用,又要用好,那么如何用?不是說學校有困難時才想到他們,平時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從目前全國現狀來看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機制,而現在二線校干的思想問題、心理問題、待遇問題、經驗傳承……都沒有可操作的現成規范,又如何讓他們心悅誠服、善始善終的繼續獻身黨的教育事業,做到不遺余力呢?調查發現,部分學校甚至還出現干部青黃不接的現象,導致在管理、教育質量上的大滑坡,這樣的例子不算少。所以,對二線校干要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創設有利于他們發揮特長的環境,好干事。
二線校干也因人而異,退職后的適應能力有強有弱。第一,學校要正確及時地引導,讓他們自警自律、顧全大局、團結協作,保持思想上不滑坡;第二,繼續加強培訓,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因為學校重大決策還需要他們參與,需要為學校排憂解難。第三,要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根據特長可以讓他們在關工委、工會、檔案室、業務室發揮一定輔助作用。另外,學校一些矛盾的化解也是他們的專長。
在二線校干中不乏省特級教師、省市名優教師,他們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業務能力都是一流的,學校要發揮好他們的“傳幫帶”作用,為他們建立“二次發展”的平臺。學校要本著在課務安排上輕一些、重在經驗傳承的原則,為他們成立校級以上的督導室、工作室、示范崗,定期進行“專家講堂”,學校要有可行的系列方案及激勵機制,為他們開設講座、公開課創造條件,還可以讓他們把個人成果編輯成冊,印發給老師……
除了在本校發揮一定引領作用外,還要做好區域輻射,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搭建平臺讓他們走出去,至少在市區范圍內發揮輻射作用,如可以組成講師團,或以支教的形式下鄉,或讓他們參加國家的“銀齡講學計劃”,或開設空中課堂,建立個人網站、微信公眾號,資料可以及時上傳校園網、微信群或郵箱,他們有時間、有精力做到這些。
誠然,二線校干的管理和使用還存在方方面面的問題,要實現他們的二次創業或者開辟第二職業,繼續發光發熱,需要學校及時進行心理調適、政策引導、搭建平臺,使他們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當然,借助“青藍工程”平臺把年輕干部“扶上馬,送一程”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校的發展是第一位,這也是他們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