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古代詩歌中有關鹽業女性的形象描述

2019-01-11 12:05:12張銀河
中國鹽業 2019年10期

張銀河

中國是詩的王國,自上古至明清時期,留下的詩歌數以萬計。在這些詩歌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描寫鹽業生產及其社會現象的作品。它們從不同方面記述了鹽業生產的艱辛、戰爭及其自然災害對鹽業生產者身心的摧殘,這種社會現象在女性身上體現尤為明顯。由于她們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在生活內容與精神面貌方面都有別于其他階層的婦女,筆者借助中國古代詩歌,全面客觀地評述鹽業婦女的各種生活形象。

一、勞動中的女性形象

在封建社會,勞動婦女無疑生活在最底層。古代不少詩人都能夠關注勞動婦女的疾苦,并寫一些同情勞動婦女疾苦的詩篇,揭露封建社會的階級矛盾。人們對勞動者無衣無食的極端不合理的社會現象普遍存在著不滿,而這在詩人的筆下也得到了反映。

(一)杜甫《負薪行》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代詩人。開元中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最后定居成都。其詩廣泛反映時代社會,為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杜工部集》。

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堪咨嗟。土風坐男使女立,男當門戶女出入。十猶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至老雙鬟只垂頸,野花山葉銀釵并。筋力登危集市門,死生射利兼鹽井。面妝首飾雜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由于當時四川長年戰亂不斷,夔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煮鹽伐薪本是男人們干的活,少數婦女為生活所迫也不得不上山砍柴來勉強維持自己的生計。作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詩中刻畫了一位女性,年已四五十歲,頭發已經斑白,不僅沒有結婚,而且為了維持生計,還要整天背負柴薪去換食鹽販賣來維持生活。她是夔州所有女性慘淡人生的寫照。

(二)陳椿《熬波圖》

陳椿,浙江天臺人,元詩人,生卒年不詳。元統年間,任浙西華亭具下砂鹽場司令。他在鹽場前人《熬波圖》遺作的基礎上,詳細修訂字善為四十七幅,于元統二年(1334年)完成刊世。后被收入《四庫全書》。

1.《蓋池井屋》

穿鑿池井完,上蓋數椽屋。老婦挽茅柴,壯丁擔竹木。檐楹苫著地,難用擎天柱。固非人所居,但防天雨雨。

作者原注:“池井筑疊既完,又忌雨損,故于上造房屋以覆之。收買竹為桷椽、木為梁柱,織蘆為笆,束茆為苫,工食之費,時時修葺,以防雨漏。若人生水浸淡,又須再別淋過,然后可以煎鹽。”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女性的角色是“老婦挽茅柴”。

2.《擔灰攤曬》

海天無風云色開,相呼上場早曬灰。滿場大堆仍小堆,前擔未了后擔催。少婦勤作亦可哀,草間終日眠嬰孩。正苦饑腹鳴如雷,轉頭馌婦從西來。

作者原注:“灰乃垯內淋過鹵水,殘灰及拌內半消……每日添生灰兩擔,收擔入淋之時,一擔鋪底一擔蓋面,灶丁每日侵晨看天色睛霽,逐擔挑開于攤場上……男子婦人若老若幼,夏日苦熱,赤日行天則汗血淋漓,嚴冬朔風則履霜,躡水手足皴裂,悉登場灶無敢閑情。”這首詩記述了夏日里灶團內人們擔灰入淋“少婦勤作亦可哀,草間終日眠嬰孩”的場景。

(三)逎賢《賣鹽婦》

逎賢(1309年-1364年),元詩人,字易之,本葛邏祿氏,譯言馬,世居金山(在今內蒙古東境)西。后因寓居南陽郟縣,稱南陽人。隨兄塔海宦游江浙,卜居于鄞(今浙江鄞縣)。再至京師,以能文名。歸浙東,辟為東湖書院山長。以薦授翰林編修官,出參桑哥失里軍事,卒于軍。有《金臺集》。

賣鹽婦,百結青裙走風雨。雨花灑鹽鹽作鹵,背負空筐淚如縷。三日破鐺無粟煮,老姑饑寒更愁苦。道傍行人因問之,拭淚吞聲為君語。妾身家本住山東,夫家名在兵籍中。荷戈崎嶇戍明越,妾亦萬里來相從。年來海上風塵起,樓船百戰秋濤里。良人賈勇身先死,白骨誰知填海水。前年大兒征饒州,饒州未復軍尚留。去年小兒攻高郵,可憐血作淮河流。中原封樁音信絕,官倉不開口糧缺。空營木落煙火稀,夜雨殘燈泣嗚咽。東鄰西舍夫不歸,今年嫁作商人妻。繡羅裁衣春日低,落花飛絮愁深閨。妾心如水甘貧賤,辛苦賣鹽終不怨。得錢糴米供老姑,泉下無慚見夫面。君不見,繡衣使者浙河東,采詩正欲觀民風。莫棄吾依賣鹽婦,歸朝先奏明光宮。

詩作刻畫出了一位因戰爭而導致家破夫兒皆亡的婦女,最初過著噩夢般的生活。豈料,改嫁鹽商后,仍然過著日不寥生的販鹽生活。作者通過這位婦女的形象,揭露了戰爭與苛政是造成社會底層百姓不幸的根本原因。

(四)王毓奇《煙溪即事》

王毓奇,清朝人,生卒年不詳。曾任云南黑井提舉。《煙溪即事十首》之三寫道:

井汲常常涸,編氓漸漸貧。鹺煎十萬釜,課辦百千緡。裸體男抬鹵,蒙頭女負薪。元宵與除夜,誰許歲更新。

這首詩寫鹽工們“裸體男抬鹵”的悲慘生活狀況,其中“蒙頭女負薪”是指女性即蒙面不愿意看到男性勞動的場境,又不得不為鹽業生產工地運送煮鹽用的柴草。

(五)李瑜《雷波竹枝詞》

李瑜,字念南,清浙江錢塘人。道咸問游于蜀,后官綿州知府幕僚、蘄州知府。有《李念南詩稿》。

帕帽籠頭赤兩跌,六環綴耳貫蕉珠。負鹽駝筍羼提劫,也曳腰裙學漢姝。

雷波舊時屬敘州府,在今四川雷波,屬大涼山區。詩作刻畫出了當地彝族姑娘忍辱負鹽,不畏艱難的情形。

二、洪水中的女性形象

古代的食鹽來源主要是靠海鹽。由于地理及歷史的原因,海鹽產地遭受暴風雨及洪水的侵襲最為嚴重,而描寫其鹽產區女性遭遇洪水的詩,更多是在海鹽產區。

(一)沈聃開《海潮行》

沈聃開(1615年 -?),明末清初詩人。淮南泰屬安豐場人,字亦季。清順治、康熙間以詩歌名于時,尤擅長歌行體。有《汲古閣詩存》。

乙巳之秋秋七月,三日食時颶風發;須臾天色昏如夜,雨雨縱風威行殺伐。初猶拔木摧民,繼則崩山震太虛;十家九家墻盡倒,十里九里煙少。屋瓦蝶散聲瑯瑯,屋茅席卷余空梁;人盡水立夜不臥,杳無一室留燈光。此為城市尚如此,瀕海之地復何似?夜夜防潮潮不來,此夜雖防人亦死。風聲能使潮不聲,毒龍怪鱷驅潮行;潮行迅駛有如箭,翻使風聲居其殿;雨工巽二怒不戢,努力助潮如不及。海上有墩設烽火,尺計何止四五十。潮來一瞬無群墩,側聞其上波狂奔。老者斯時甘殉屋,壯者恃強還出門;出門低徊念父母,入門復念糟糠婦;或負或攜相呼號,不知何處無波濤。遠近呼號當午夜,有船之家方欲駕;其中忽滿無船人,船主欲入翻無罅。可憐浪擁船難支,人人皆作水中尸;老者幼者及婦女,入水不得相攜持。獨有壯者猶倔強,騰出洪波十余丈;口噴亂沫如濺珠,至死猶然與波抗。有船無船等傾覆,問有逃者身附木;霞蛇贏蠟紛求生,人附什四彼什六。自南徂北西迄東,茫茫一白何終窮?畜產民舍五百里,盡化為潮掀冷空。君不見范公堤畔尸相籍,昔嘗煮海皆供公家役;又不見,東海漂來木如山,昔為鹵棚鐓廠千萬間。海水海水奈爾何,又復傷我之田禾;海禽飛飛無止所,啼上城頭枯樹柯。

這首詩主要寫康熙四年(1665年)淮南通、泰鹽區海嘯浩劫。《通州志》記載:“颶風拔樹,海潮高數丈,漂沒亭場、廬舍及灶丁男婦數萬人,歷三晝夜風始息,草木盡枯死。”海嘯給人們生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生活在海邊的鹽民更是首當其沖,鹽民妻離子散,而鹽場也全被海水淹沒。其中描寫鹽民四處逃散的局面更是慘不忍睹。其中“可憐浪擁船難支,人人皆作水中尸;老者幼者及婦女,入水不得相攜持。”描寫了“壯者”對家里人的惦念和關愛。

(二)吳嘉紀《陋軒詩集》

吳嘉紀(1618年—1684年) 明末清初著名鹽民文學家泰州安豐場人,字賓賢,號野人。祖名鳳儀,字守來,泰州庠生,少師從泰州哲學家王艮,老年授學里中。一生居處破屋,號陋軒。以能詩鳴于時,著《陋軒詩集》。

1.《堤上行二首》之二寫道:

岸旁婦,如花枝,不妝首飾髻低垂。達官大賈畫船近,長跪欲告腸中饑。舉頭不覺雙淚墮,隔澗望見露筋祠。

此詩寫洪災決堤后運河堤上見聞,作于康熙八年(1669年)。湖,指未退盡的洪水。賈,指鹽商;露筋祠,俗稱仙女廟,在高郵。相傳宋時有女子露處于野,義不寄宿田家,被蚊叮咬,露筋而死,后人立祠以祀。

2.《流民船三首》之二寫道:

撥棹欲何之?遠投煙火處。歲儉竊盜多,村村見船怒。男人坐守船,呼婦行乞去。蔽體無完裙,蔽身無完絮。嬌兒置夫膝,臨行復就乳。生長田舍中,那解逢人訴!一米一低眉,淚濕東西路。

《流民船三首》作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是年五月淮揚大水。次年二月二十四日,李宗孔上《請撥鹽課賑濟淮揚疏》云:“去歲淮揚兩府水災滔天漫地,如高、寶、興、鹽、江、安、山、桃等處十一州縣之民,田地陸沉,房屋倒塌,牛畜種糧飄浮;父子兄弟夫妻兒女死于洪波巨浪者,不啻千百人,而無衣無食,露處江干,號泣之聲,震動天地。”

3.《逋鹽錢逃至六灶河作十六首》其中之一寫道:

故里水蕩蕩,垣傾巷無扉。吾妻此臥痾,終日謝鋪糜。甑上澤蛙躍,床前秋蘚肥。無金可糴米,病腸幸不饑。壯年鮮共林,衰疾更分飛。何當似菜子,織畚隱翠微?

詩作寫鹽民因“故里水蕩蕩,垣傾巷無扉”無力償付欠債,而逃離家園躲避官府追逼的痛苦。其中“吾妻此臥痾,終日謝鋪糜”;“無金可糴米,病腸幸不饑。”以自己親身經歷生動形象地描摹出洪水下鹽民的生活慘烈。

三、思夫中的女性形象

在古代,鹽業活動十分活躍,這種現象在詩歌中自然會有所反映。如唐代杜甫《夔州歌十絕句》之六云:“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如風。”《柴門》云:“風煙渺吳蜀,舟楫通鹽麻。”《客居》云:“蜀麻久不來,吳鹽擁荊門。”寫的就是長江流域包括食鹽在內的各種貨物互通有無的現象。這其中有一些描寫到鹽商妻子思夫的形象。

(一)李白《江夏行》《長干行》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人。幼時隨父親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縣)。二十五歲遠游中在湖北安陸成家。唐著名詩人。性情放蕩不羈,愛飲酒,有“詩仙”之稱,一生游歷了大半個中國。其詩歌雄奇豪邁,感情奔放,幻想豐富,形象鮮明,語言流暢,音律和諧多變。有《李太白集》。

1.《江夏行》

憶昔嬌小姿,春心亦自持。為言嫁夫婿,得免長相思。誰知嫁商賈,令人卻愁苦。自從為夫妻,何曾在鄉土?去年下揚州,相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使妾腸欲斷,恨君情悠悠。東家西舍同時發,北去南來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個音書能斷絕。適來往南浦,欲問西江船。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一種為人妻,獨自多悲凄。對鏡便垂淚,逢人只欲啼。不如輕薄兒,旦暮長相隨。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如今正好同歡樂,君去容華誰得知?

此詩首四句寫女主人對結婚的心理期待是夫妻倆經常團聚在一起,而事實卻是夫妻分離。原來說好了分別一載,而事實上卻分別了三年,丈夫還沒回家。自己的丈夫過了三年還沒有回家,而東家西舍同時出發的人還沒到一個月就回來了。自己忍受著夫妻分居的痛苦,而人家當壚女卻整天和丈夫廝守在一起。青春年少正是與丈夫同歡樂之時,而女主人卻要忍受著與寸妻長期分別的痛苦。

2.《長干行》

憶昔深閨里,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色。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患君發揚子。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

詩作開頭表現女主人一旦嫁給長干人就把自己同丈夫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丈夫在外行船,自己到江邊觀察風向。接下去描寫丈夫依據不同的風向到不同的地方去做生意。嫁給商人之后,夫妻倆見面的機會少,而離別的時候多。

(二)張潮《江南行》

張潮(一作張朝),唐代詩人。曲阿(今江蘇丹陽縣)人,主要活動于唐肅宗李亨、代宗李豫時代。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僅存五首除了一首《采蓮詞》是寫采蓮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寫商婦的思想感情。

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妾夢不離江上水,人傳郎在鳳凰山。

唐代鹽商經商活動的范圍非常廣泛,往往還會依據具體隋況而改變自己原訂的行程。同時,鹽人重利輕離別,為了便于來往經營,一般鹽業商人往往并不隨帶家屬,這樣就造成了婦人同丈夫離居現象。

(三)褚人獲《吳歌》

褚人獲(1625年—1682年)清初小說家。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字稼軒,號石農。平生不求聞達,于書無所不閱,尤諳明代野史稗乘。雅好著述。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著筆記《堅瓠集》,五十八年,著成長篇小說《隋唐演義》。

送郎八月到揚州,長夜孤眠在畫樓。女子拆開不成好,秋心合著卻成愁。

這是一首愛情詩,作者用吳地民歌形式,模仿女子口吻,表達了對愛人的思念之情。情郎到揚州販鹽,女子思念愛人孤枕難眠。最后兩句在“好”和“愁”兩字上做文章,巧妙暗示女子思念愛人的愁苦。

丈夫出外經商后,留給離婦的只是殷切的等待。唐代水上交通十分發達,因此沿江靠水的城市很自然地成為商人婦聚居的地方。詩人寫商人婦盼夫,往往在口岸,而不在閨房,便反映了這一情況。唐代詩人自居易《琵琶行》云:“大嫁作商人婦,商入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唐代詩人劉采春《啰噴曲》云:“莫作商人婦,金錢當卜錢。朝期江口望,錯認幾人船。”清道光山東淄川詩人王培筍《嘉州竹枝詞》云:“鹽船個個似浮鷗,四望關前日暫留。賈客不知離別恨,又隨明月下渝州。”這種情況,難免會引發妻子的思念。

四、饑餓中的女性形象

由于受生產環境、生產方式、生產資料和政府政策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制約,古代鹽業勞動者的生活待遇、生活質量十分低下。居無定所、衣不蔽體、飯不飽腹、債臺高筑的現象時常存在。這些現象往往要影響到家庭父母、妻子、兒女的生活溫飽問題。不少詩人在作品中都有所記述。

(一)郭五常《憫鹽丁》

郭五常,明嘉靖十一年(1533年),任長蘆鹽運使。

煎鹽苦,煎鹽苦,瀕海風霾恒弗雨。赤鹵茫茫草盡枯,灶底無柴空積鹵。借貸無從生計苦,十家村落逃亡五。曬鹽苦,曬鹽苦,水漲潮翻灘沒股。雪花點散不成珠,池面平鋪盡泥土。商執支牒吏敲門,私負公輸竟何補。兒女嗚咽夜不炊,翁嫗憔悴衣藍縷。古代水旱傷三農,誰知鹽丁同此楚。我欲挽回淳古風,深慚調燮無絲補。且以仁煦摩,且以義鼓舞;忽使心如墨,忽使政如虎。中和一致雨旸時,煎曬應務當日苦。

鹽丁是明代封建制度的一種產物。其方法是按戶籍編排,規定每幾口人中必須有一人充當鹽丁,參與政府組織的鹽業生產。這首詩反映的就是長盧鹽區鹽丁在封建統治者壓迫和剝削下,過著背鄉離井、食不飽腹,衣不蔽體的生活窘境。作者在最后不僅提醒官府和商人不要心太黑,不要“苛政猛于虎”,并且期盼著鹽丁早日過上政通人和風調雨順的日子。同時可以看出《憫鹽丁》中,最讓詩人憐憫鹽的是“兒女嗚咽夜不炊,翁嫗憔悴衣藍縷。”

(二)吳嘉紀《七歌》《后七歌》

1.《七歌》(之五)寫道:

夫沒三月兒出腹,我妹心苦無人告。四體饑困不得乳,兒哭母哭聲滿屋。纴績一日得十錢,手作口哺到三年。昨夜燈前初學語,向舅呼爺音楚楚。兒語翻令阿母悲,急掩兒口淚如雨。嗚呼五歌兮雨霏霏,孤燕將雛何處飛?

在《七歌》中,詩人以深摯感情歷敘父母、兄妹、好友飽受貧賤、冤苦無告的悲慘境遇,展現清初淮南鹽區平民真實生活圖畫,是作者最具份量的代表作品。《康熙重修中十場志》評語:“集中最著善《七歌》諸作,即起工部(杜甫)于今日,弗能易也。”此詩描寫了自己妹子及幼稚外甥在饑餓面前“四體饑困不得乳,兒哭母哭聲滿屋”的慘境。

2. 《后七歌》(之四)寫道:

有妹有妹頹舍里,沉疴別后今何似?飲食斷絕癡兒啼,疾病不死饑亦死。門前青草晝無人,床上白骨誰收爾?嗚呼四歌兮歌思長,車輪日夜轉中腸。

此詩作于康熙元年(1662年),在《七歌》基礎上,續寫兄妹稚子悲慘境遇,揭示清初淮南鹽區社會不平等和政治黑暗,與《七歌》同為詩人“工為嚴冷危苦之詞”的典范作品。

(三)馮家吉《錦城竹枝詞》

馮家吉,清光緒年間在四川成都任職。有《錦城竹枝詞百詠》。

年酒年糕預備周,富人歡喜人愁。債余七事猶堪急,柴米茶鹽醬醋油。

這首詩通過年節前夕,普通百姓苦子沒有“柴米茶鹽醬醋油”,反映了當時四川錦城貧富嚴重不均的社會現象,其中反映的社會問題,令人震驚。

五、戰爭中的女性形象

戰爭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但是,戰爭對人類物質財富和肉體乃至精神上的摧殘也極為可怕。由于古代戰爭頻發,因此寫征人婦的詩常常出現,同時反映鹽業婦女因戰爭受到創傷的詩兼而有之。

(一)吳嘉紀《凄婦行》《難婦行》

1.《凄婦行》

凄風堡搏何連綿,晝暗如夜飛濕煙。幾千萬家東海邊家,六七十日無青天。生計斷絕,老人幸先就下泉。孩提無襦,長隨母眠;阿母眠醒,腹餒不得眠。壯者起望西鄰,乞食塵市,不復來還。回望東鄰,八口閉柴扉,扉外青草春芊芋。水響濺濺,鬼泣漣漣。官長怒然,分俸糴谷,更日夕勞苦,勸富戶客茁糴容金錢。富戶踟躊聚議,此戶彼戶,一斛兩斛商量捐。

2.《難婦行》

寧為野田莠,不為城中婦。莠生雨露培,婦命如塵埃。江頭六月舉烽燧,東南風吹戰艘至。官長首嚴出城禁,嬌娃艷婦縮無地。愚者爭向船艙匿,覆木覆石水關出。木下石下填人膚,日蒸氣塞人叫呼。舟子耳聞眼不顧,往來邏卒逢無數。短篙刺刺漸離城,岸上骨肉喜且驚。夫來攜妻父攜女,開艙十人九人死。吁嗟乎!城外天地寬如此,此身得到已為鬼!家人畏罪不敢啼,紅顏亂葬青蒿里。

作者自注:“壬寅六月瓜洲事。”壬寅,即康熙元年,誤,應為順治十六年(1659年),是年夏六月,鄭成功水師十旁破瓜洲、人鎮江,鹽場戒嚴。詩記揚州城中婦女為避兵禍潛逃出城反罹其難的慘劇。

六、商業中的女性形象

漢代以后,農業、手工業獲得巨大發展,商業因而也空前繁榮。國家眾多的大城市,都是商業中心,中小城市的商業活動也很興旺。隋唐之后水陸交通事業發達,也為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唐會要》卷八七《漕運》:“貞元二年五月敕:漕運通流,國之大計”。這期間,由于食鹽屬于國家專營物品,鹽商是當時最大受益者。不少鹽商的物質生活非常富裕。

(一)劉禹錫《賈客詞》

劉禹錫(772年-842年)唐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人。貞元九年(793年)進士。登博學宏詞科,授監察御史。參與王叔文集團革新朝政,失敗后貶朗州司馬,遷連、夔、和州刺史。累官至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作品通俗清新,善用比興寄托。有《劉賓客集》。

五方之賈,以財相雄,而鹽賈尤熾。或曰:“賈雄則農傷。”予感之,作是詞。

賈客無定游,所游唯利并。眩俗雜良苦,乘時取重輕。心計析秋毫,搖鉤侔懸衡。錐刀既無棄,轉化日已盈。邀福禱波神,施財游化城。妻約雕金釧,女垂貫珠纓。高貲比封君,奇貨通倖卿。趨時鷙鳥思,藏鏹盤龍形。大艑浮通川,高樓次旗亭。行止皆有樂,關梁自無征。農夫何為者,辛苦事寒耕?(錄自《全唐詩簡編》)

此詩反映的是“賈雄則農傷。”在唐朝而最為受崇并獲暴利的商人首先是鹽商,與劉禹錫同時期詩人白居易在其《議鹽法利弊,論鹽商之本》一文中說:“臣伏以國家鹽之法久矣,鹽之利厚矣。蓋法久則弊起,弊起則法隳;利厚則奸生,奸生則利薄……臣又見自關以東,上農大賈,易其資產,人為鹽商。率皆多藏私財,別營稗販;少出官利,唯求隸名;居無征徭,行無榷稅;身則庇于鹽籍,利盡人于私室。此乃下有耗于商農,上無益于筦榷,明矣!”

(二)白居易《鹽商婦》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幼年家貧,避亂江南。歷官翰林學士、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作品揭發時政弊端,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語言通俗曉暢。存詩三千首。有《白氏長慶集》。

鹽商婦,多金帛,不事田農與蠶績。南北東西不失家,風水為鄉船作宅。本是揚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綠鬟富去金釵多,皓腕肥來銀釧窄。前呼蒼頭后叱婢,問爾因何得如此?婿作鹽商十五年,不屬州縣屬天子。每年鹽利人官時,少入官家多人私。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遠不知。何況江頭魚米賤,紅膾黃橙香稻飯。飽食濃妝倚柁樓,兩朵紅腮花欲綻。鹽商婦,有幸嫁鹽商;終朝美飯食,終歲好衣裳。好衣美食有來處,亦須慚愧桑弘羊。桑弘羊,死已久,不獨漢時今亦有。(《全唐詩簡編》)

勞而不獲,不勞而獲是舊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唐代“安史之亂”后,國計仰給于鹽稅,而鹽商遂成為“紅人”。此篇描寫鹽商婦生活之悠閑自得,正是當時商業資本發展的反映。揚州為唐代經濟繁榮的都市,系巨商富賈全集之所,許多商人乘船,每年來往江西、淮南之間,多娶揚州娼女為妾。篇末指出桑弘羊,為“不被漢世今亦有”,似指鹽鐵使李綺。

(三)許有壬《賈客樂》

許有壬(1287年—1364年) 字可用,湯陰(今河南)人。元延二年(1315年)進士,為同知遼州事。所任江南行臺鑒察御史。他前后歷事七朝,近五十年,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卒謚文忠。有《至正集》等。

鼓聲震蕩馮夷宮,帆腹吞飽江天風。長年望云坐長嘯,移駕萬斛凌虛空。主人揚州賣鹽叟,重樓丹青照窗牖。斗帳香凝畫閣深,紅日滿江猶病酒。

及時行樂,在元代是一種社會思潮,尤其在東南城市更為流行。不合傳統道德的思想觀念,在文學作品中被不斷表現出來。這首詩,是揚州一位鹽商的生活寫照。前半部分,營造出鹽船在江上的遼闊畫面。后半部分,重在述寫老鹽商在外逍遙灑脫,在家不乏金屋藏嬌,整日生活在醉生夢死乏中。詩作雖顯消極,但充滿著浪漫無限的情致。古代寫船上商賈生活的詩很多,但大多數是在寫其商人的辛勤勞苦及安危難卜。在這首詩中,作者摒棄了悲天憫人的內容,獨辟蹊徑,反映出作為鹽商生活腐化墮落、浪漫襲人的一面。

中國的詩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學殿堂里絢艷奪目的瑰寶。鹽業,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一直屬于歷代文人及詩歌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不僅是因為食鹽是廣大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且食鹽在歷朝歷代,對國家的政治穩定及經濟發展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國歷史上,詩歌不僅與鹽業結伴而行,同時不乏描寫女性參與鹽業生產勞動及其現實生活的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99在线|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精品30p|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澳门av无码| 久久夜夜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夜夜操天天摸|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 麻豆a级片| 97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不卡网亚洲无码| 9啪在线视频|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天堂在线|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色偷偷综合网|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亚洲天堂首页|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第一成网站|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页|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屁屁影院|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a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黑丝一区|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色综合天天综合|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狠狠干综合|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亚洲成肉网|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 国产精品2|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资源站|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91热爆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制服|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