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橫山小學 方惜春
教師隊伍的補充由師范院校培養(yǎng)的單一局面已經改變了多年,教師招聘的來源也越來越廣,教齡不長的年輕老師在各個學校比比皆是。無論是師范類專業(yè)還是非師范類出身的年輕教師,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教育專業(yè)理論、技能、實踐的缺失,教學和管理經驗缺乏,對教材的把握處理不夠靈活,耐心、細心、愛心缺乏等。這些情況現(xiàn)在屢見不鮮。但是,年輕教師具有對職業(yè)的向往和激情,有著成才、被肯定接納、實現(xiàn)自我的渴望,他們一般很愿意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去。可以說,怎樣采取行之有效、多種多樣的策略,加速年輕教師的成長,讓他們成為學校的堅實梯隊和教育教學的主要力量,是當今每一所學校都急需解決的問題。本人根據自己的崗位實踐和思考,總結出以下年輕教師培養(yǎng)策略:
校長具有抓年輕教師培養(yǎng)的大部分資源,所以校長應該義不容辭去主抓這項工作,不能把重任輕易丟給師訓部門。有了這個意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談話。
1.先建好輕松愉悅的談話環(huán)境。個別談話的地點可以選擇辦公室等地方,既正式又放松,要想談話成功,校長要注意自己的狀態(tài),要給年輕教師良好的印象,讓老師信任你,讓年輕教師確認你是確確實實為他而想,不是在擺資格“教訓”他,這樣會給我們的談話效果加分。幽默的語言也是縮短心理距離的竅門,開開玩笑還是必須的,能夠達成良好的溝通并且有好的效果。和年輕教師群體談話時切忌把全部年輕教師集中談話,范圍大了收效甚微,同類型的三五個一起聊談足矣。
2.和年輕教師結識一段時間后,就要注意尋找恰當時機和他聊天談心,談話一般用了解情況的方式作為入口,然后根據談話的深入程度決定是否延續(xù),要能入人心、忌空泛,要說點有營養(yǎng)的話。現(xiàn)實中,筆者遇到過婚姻危機的教師、情感危機的教師、經濟危機的教師、積極性不高的教師、業(yè)務蹩腳的教師等,都通過推心置腹的談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純專業(yè)和教育教學的談話不是談話的唯一,它只是談話的一個方面,談話要能跨界,要推心置腹,能夠觸動心弦。每一個老師的需求方向不盡相同,年輕老師同樣如此,要讓老師聽進你的話,只講業(yè)務講教學可能收效甚微。只有打動了人心,然后順勢說一些多聽同科目的有經驗的老師的課,多向他們請教和學習,遇到不會處理的問題,多問問其他老師,不要怕別人笑話。平時自己多看看書,不斷地充電……效果肯定好。
4.不定期輔助談話很重要。校長要有善于觀察的眼睛。比如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有年輕教師入職時間短,或是懵懵懂懂,或是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習慣,會有懶散應付的情況出現(xiàn),這時就必須隨時介入談話了。 當然,發(fā)現(xiàn)年輕教師遇到各方面困難的時候也必須按情況介入談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輕教師踏入教壇所選擇學習的對象毫無疑問是極為重要的,年輕人在成長路上必須多一些“貴人”“引路人”。
1.校長帶領下的班子示范引領。這里沒有太多的技巧,講白了就是班子和校務成員的工作安排、工作量、工作態(tài)度,這是大家都盯著的。領導團隊本身有很多的年輕教師,如果他們有不低于普通老師的工作量,而且兢兢業(yè)業(yè)去做,大家看在眼里,各個方面自然跟進。這里也是考驗校長有沒有“擺平”領導團隊能力的時候,要讓各個層次感受到校長的人格魅力、工作能力、為人處世、關愛情懷等,使其愿意團結起來一起去開拓。
2.身邊人的榜樣。這里主要指辦公室、年級組、教研組的同事,這類人員是年輕教師工作時間接觸最多的,對年輕教師的潛移默化影響也是巨大的,能夠影響到年輕教師的敬業(yè)精神、工作常規(guī)、業(yè)務進取、為人處世等方方面面。學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取敬業(yè)勤奮的老師作為年輕教師的引路人之一,并且要預先和這個“引路人”確認好引領的任務和內容,讓“引路人”帶個好頭,同時能夠對年輕老師全方位地幫助指導。
3.“局外人”的影響。這里指的是朋友、同學、親戚以及年輕教師成長過程中接觸的人。現(xiàn)在社會每一天都在不斷變化,出于個人隱私考慮,我們不能過多干涉,但是我們有責任義務觀察了解,幫助他們交往更多志同道合、陽光向上的朋友,抵御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不要沾染上賭博、酗酒、電游、拜金的不良習氣。如有發(fā)現(xiàn),學校主要領導必須出面嚴正阻止、糾正。
剛入職的年輕教師都有積極向上的進取心,都有把工作做好,讓自己更快更好成長的沖動,我們要順勢而為,把這種沖動(心動)化為行動。
1.真正理解和尊重年輕教師。要明白人才成長的規(guī)律,工作過程中的情況和結果,要以贊賞和鼓勵為主。要能容錯,要能“大人不記小人過”,多激勵,少批評,多看到年輕教師的閃光點。年輕人心高氣傲者有之、謹小慎微者有之、任勞任怨者有之、期待多肯定者有之……輕易地批評是沒有好效果的,甚至把老師推入抵觸情緒中。作為老教師的我們更加應該大氣一點,在學校里營造一種寬容、博愛的風氣,像關愛自己的兄弟姐妹、兒女一樣關愛他們的成長。
2.培養(yǎng)精品意識。對年輕教師來說,成功的體驗很重要。年輕教師一般工作任務都比較重,有時會有只要工作完成就好的想法,工作質量不高的情況出現(xiàn)。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幫助他們理一理工作思路,根據自身優(yōu)勢找一找突破口,像模像樣地做好一件乃至幾件事情,比如賽課、論文、活動組織等等,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的意識,鼓起勇氣的風帆。慢慢地,他們就會以飽滿的精神去做工作、求發(fā)展。
3.培養(yǎng)競爭意識。有了學校領導的垂范和身邊人的幫助指導,就要去激發(fā)年輕教師的進取心和競爭意識了。要讓年輕教師知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道理,很多成績、榮譽、成果不是高不可及,只是你有點畏難。只要我們拋棄這種心態(tài),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努力,向榜樣看齊,慢慢地你也就是榜樣的樣子了,你也會成為骨干、領頭人。
要讓年輕教師在溫暖中成長,關注成長的細節(jié),幫助他們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讓他們成長為一個個實實在在的人。
1.實心實意做實事,站得出來有擔當。例如,年輕教師工作中有不公現(xiàn)象,怎么樣整體把握,據理力爭?年輕教師碰到委屈受了冤枉氣,我們能不能主持公道?教師個人遇到困難能不能及時知曉并幫助?
2.要給他們撐足臺面,給足面子,心有回報。例如,認真聽年輕教師的課,評課時人多場合要溫和,單獨交流宜犀利,年輕人的活動看年輕人意愿去參加,沒有原則性問題的請假給予批準……
3.要能有出其不意的關懷,聚攏人心有奇效。要有一個小目標:熱情主動給每個年輕教師一年做一件事!例如:教師賽課,從始至終陪著聽課磨課,聯(lián)系專家指導等;教師寫論文,多次當面研討定稿后上交;家里人生病了,幫助聯(lián)系醫(yī)院、醫(yī)生;學生外出比賽,帶隊鼓勁……只要有心,這樣的時機很多很多,做到了這些,那么年輕教師也就跟定你成長了。
年輕教師成長過程中,他所遇見的正能量和負能量始終在交鋒,給年輕教師配備專門的指導人,攜年輕教師同路而行尤為必要。
1.校長要做第一指導人。前文已述,校長是年輕教師的談話人、榜樣,同時,校長作為學校主要管理者,對學校層面的理解和教育理念相對會處于本單位的最高位,校長做第一指導人可以保證指導的方向不會有偏差,指導的內容更全面,落實會更到位,保障會更有力,評價會更客觀。
2.掛聯(lián)校務為第二指導人。根據需要建立校務成員掛聯(lián)年級(教研組)制度,年輕教師必須是掛聯(lián)人重點關心的對象,關心、服務的主要內容是:各類常規(guī)、課堂教學(聽評課)、教科研、各類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指導時,掛聯(lián)校務應該從學校各類工作整合的角度給予指導。
3.學科骨干是第三指導人。學校要為年輕教師精挑細選德高望重或者有德有能的師傅,并制定詳細的幫教方案。指導的主要內容是年輕教師主教學科的課堂教學和教科研。
4.生活導師。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老師,都有一段生活不應期,可以借助支部、工會的力量引導年輕教師走出不應期,提高學校對年輕教師的凝聚力。工會可以在節(jié)假日、雙休日,組織年輕教師組成年輕社團定期開展活動,也可以用中秋座談會、年輕節(jié)卡拉OK、郊游、生日慰問等多種形式開展。
由上,三級指導人+生活導師體系相輔相成,關懷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在專業(yè)性、學科通聯(lián)、整體把握上是嚴密的。
年輕教師的發(fā)展,平臺很重要。平臺搭建前,應該要求每位年輕教師都學習學校發(fā)展目標,然后制訂自己的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其中有學期目標和學年目標。有了與時俱進的意識和發(fā)展目標,就可以進入平臺角色了。
1.工作平臺。學校要知人善任,在充分了解個性、能力基礎上適當加壓。首先可以讓他們在教學第一線“唱主角”“挑大梁”,在實踐中見世面、長知識、增才干。除了學科教學,也盡可能讓年輕教師擔任班主任,參與學生活動與學生管理,以此培養(yǎng)他們對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讓年輕教師盡快融入學校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時不要擔心他們不能勝任管理類工作,完全可以大膽啟用一批優(yōu)秀年輕教師,讓他們承擔一定的學校管理或管理輔助工作,少先隊、教科室、教務處都是培養(yǎng)他們的好地方。
2.培訓平臺。培訓是最大的產出,學校對年輕教師的培訓應該不遺余力,為年輕教師的發(fā)展注入不竭動力。如:新教師到崗后的上臺培訓,明確職業(yè)生涯的宏偉藍圖;進行微課制作、班主任培訓、信息化培訓等,強練業(yè)務基本功;通過舉辦年輕教師反復備課、聽課、磨課等教研活動,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技能。除了校內的培訓,外出學習的機會也應該多給他們,讓他們多見世面,接觸更多的新理念新思想,進而有更多自己的思考。
3.嘗試成功的平臺。鼓勵、支持、選拔年輕教師參加本校和上級各部門舉辦的教育教學評比活動,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在學習與教學的實踐中得到鍛煉,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更高的期盼。對教科研能力相對突出的年輕教師,可以安排他們參加較高層次的學術研討活動,讓他們參加或承擔相關教科研課題的研究,使年輕教師盡早挑起示范的重任。
總之,年輕教師都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他們必將成為教育工作的主力軍,他們的明天也是教育的明天,成長路上需要很多關懷和幫助,只要我們能夠從他們的內心需求出發(fā),正面引導,施以巧力,拉一拉,托一托,他們必將在成長的道路上愈走愈快捷、愈走愈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