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侯集實驗小學 張 芳
所謂的翻轉課堂屬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體現,體現出“先學后教,以學生作為教學中心”的教學特點。對于學生群體來說,通過開展自主化學習,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與討論,探究教學內容。通過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改革中不斷進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績面前尋找差距,個別教師還在運用不符合實際的教學模式,占據課堂教學的一定地位,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構建新型教學模式依然勢在必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轉教學模式成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受到了教育界認識的青睞,研究以翻轉課堂為基礎的探究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單一,課堂氛圍不夠熱烈。以翻轉課堂為基礎的探究教學能夠激發小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探究欲望,這種教學方式也可以稱作是發現教學、研究教學。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教師只需要發揮引導作用,給出學生一些相關的問題或者實例,通過微視頻的方式展示,讓學生通過閱讀、觀察、思考等途徑自主獨立地探究和發現,進而掌握學習的方法,對事物的屬性進行客觀研究,找出發展的緣由以及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形成自己的概念。這種以翻轉課堂為基礎的探究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建構知識,在學生腦神經中形成相關知識體系的神經聯系,結合自身學習經驗融入到語文知識學習與應用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探究答案、解決問題。
2.變單向性教學為互動性教學。基于翻轉課堂的探究式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加課堂的有效時間,學生能夠真正活動起來。學生通過在課堂之外的時間自主觀看視頻、探究學習,練習所學知識點,就能夠在課堂中保障足夠多的時間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提升學生元認知能力的發展速度。眾所周知,探究式學習主要是學生主動探究的活動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是引導者,學生是實際學習的建構者。而以翻轉課堂教學為基礎的探究式教學,其空間和時間上的開放性都比較強,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各個階段探究中,學生群體中個個都是積極思考的一分子,這個學習方式與習慣能夠內化學生的知識點,這種學習態度與行為可以讓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環節中得到知識,還能讓學生具備終身學習能力,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基礎不同,對知識的理解力也不同,如果教學模式不能兼顧到每個學生,最后會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退步。探究式教學中,利用課前要通過觀看視頻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自由選擇視頻的暫停以及回放等,結合實際控制學習節奏,保障了個性化教學的實施。
1.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開展翻轉課堂的探究式教學活動,其教學時間和空間應該是開放性的,利用多媒體或者圖書館網絡等載體,學生可以調整自己的學習時間。這種方式不局限在課堂之內,教師作為引導者可以給學生提出合理化的教學指導和建議,并結合學生反饋過來的問題進行有重點的講解,可以建立相應的自主探究學習小組,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工作小組,針對小視頻中的知識點開展小組討論,建立分組學習機制。教師在其中起到的是引導性作用,為學生解決預習過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理解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前學習階段,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與所學的課堂知識點,精心設計問題,尤其是那些具備啟發性和層次性的問題,教師要精心設計出來,帶著這些深謀遠慮的計劃去制作視頻。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課前預習設計階段的應用尤為重要,運用強大的網絡技術來融合所要學習的知識,通過小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傳遞知識內容,實現網絡化的資源共享。比如,在課前預習環節,教師可以在班級上建立作業群,在作業群中上傳微課視頻,讓學生自主下載資源。這樣學生不但能學習知識,還有效培養學生網絡操作能力,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
2.注重教學內容的設計。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確定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設計是整合教學活動的基礎,也關系到翻轉課堂教學成效。比如,我們把教學目標定位成學習顏色詞匯“紅、黃、綠”等,這樣在選擇短語、句子或者設計對話等都要圍繞這幾個顏色詞匯展開。這就是教學活動的第一步設計,第二步就是要結合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再考慮到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通過翻轉課堂把知識點轉化為學生的技能。比如,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啟發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課文,有的教師在教學《養花》這篇文章的時候,鼓勵學生去回憶生活中的細節,看家人或者親戚在養花過程中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再結合課文學習來討論一下“作者養的花什么樣?”“養花為作者帶來的變化是什么?”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自我思考,引導學生把閱讀和思考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與能力。這些內容包含的信息量較大,在制作視頻的時候可以有所側重,不能全部設計進去,可以把整個知識點分為四個要素,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學習和體驗,及時觀看教師制作出的關于養花的視頻,引導學生去討論視頻中的幾個要素,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在討論之后讓學生發表各自的觀點和想法,通過情境活動設計促使學生進行實踐性互動,使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就已經進入探究的活動中。
3.注重教學反思和自我評價。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是相對比較固定的,若分配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多,則教師主導講課的時間就會減少。很多教師為了完成預先設計好的目標任務,就會選擇減少學生的自主探究時間。翻轉課堂探究式教學活動在不同程度上就解決了這類矛盾。整個教學過程要求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并進行多樣化的探究與反思。通過運用這種教學模式,節約了正常的專業授課時間,把足夠的時間空出來留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升了教學效率。翻轉課堂探究式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經常評估與反思整個語文課內課外學習過程,其中包括資源的查找、小視頻的制作、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狀況等,還要兼顧學生的自身素質與學習態度等。通過反思和自評教學設計,為下一步的教學設計提供有效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