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一實驗小學校 吳婷婷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核心素養是一種綜合數學技能的素養,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數學思維習慣、興趣、可能性、品質等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數學老師轉變教學觀念,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知道學習數學、學好數學并非難事,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部分數學老師不能很好地理解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傾向于數學技能培養,而不是核心素養培養。目前很多數學老師并不認為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適用于小學數學階段,所以在教學中,堅持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的講解占據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忽略了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性,甚至會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能夠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創新解題方法的動力。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幫助學生分析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樂趣,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通過數學情境教學、分組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數學課堂中。老師也要做好日常積累,在生活中收集和數學教學相關的例子,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抽象的數學問題變成學生們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事物,使學生更深刻、直接地感受到數學是一種無處不在的科學,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例如:通過分組教學的模式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學習分組能夠讓成績好的同學帶動成績不好的同學,在班級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數學學習氛圍。老師在數學課上按照學習能力的均衡性將學生分成每3~4人一組,根據每個小組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次數、解題準確性、解題方法類型、考試的分數作為評價標準,為表現最好的學習小組和個人發放一顆小星星或是小小貼紙,并貼在教室后的活動板上,每個期末得到最多獎勵的小組可以得到獎勵,比如“獲得小組統一的日記本”“獲得一支喜歡的寫字筆”等,這種方法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為數學課堂增添競爭性和趣味性,使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數學,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習慣和數學思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擅長使用各種數學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讓學生更全面地感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在數學教學中,往往要借助各種教具,合理地使用教具能夠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從而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老師可以使用學校配備的基礎教學工具進行教學,比如三角板、直尺、各種立方體圖形等,小學數學教學中關于學習空間、圖形知識時使用這些教具,具有直觀的展示作用,并且能夠提高老師的作圖質量。
老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制作或者讓學生放學后自己制作一些學具,比如用卡紙、橡皮泥,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食物,比如土豆、蘿卜等,可以制作各種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自制圖形能夠強化學生的空間觀念,養成良好的數學空間思維能力。
此外,老師還要充分利用好現代化教學設備,比如通過教學視頻資源制作微課,和學生一起觀看微課視頻,讓學生一邊觀看動畫,一邊產生思考,對接下來要學習的知識產生好奇心理。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公式、定理的推理和運算過程、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變化等,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使學生學會推理數學知識,養成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觀察、對比、分析各種抽象的數學概念,提高學生歸納、演繹、推理、類比能力,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形成新的認知,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思維導圖通過圖形的方式展示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不同部分內容的聯系,更直接、簡單地確定各部分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差異性,降低小學生理解和記憶數學知識的難度,更好地實現數學知識的有效銜接和轉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讓老師將各種零碎的數學知識串聯起來,提高教學的效率。比如在復習數學知識或是在期末進行知識點總結時,老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順一個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將之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系統地整合到一起,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老師要教會學生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歸納數學知識,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都存在鮮明的個性,統一的思維導圖可能無法體現出學生的學習差異,讓他們自己學會制作思維導圖,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與鞏固數學知識,加深對既有知識的印象,形成良好的數學知識基礎。思維導圖也能夠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思維和理解上的誤差,針對性地為學生進行重新講解和說明,提高學生解答數學問題的準確性。這種方法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創新,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需要老師在教學創新上多花時間、多下功夫,尊重每個學生的主體差異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