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群石實驗小學 陳曉鑫
當今時代,小學體育在一個人的成長初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身體素質必須要從小抓起。學生應當從小學就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訓練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年齡尚小的學生,他們不能滿足于枯燥的訓練,必須以游戲的方式來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補償性訓練在這個時候誕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加入游戲內容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可以說,游戲在體育教學的作用已經不可缺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年齡小的學生向來反感千篇一律的枯燥學習,根本沒有興趣可言,這樣如何能激發學生熱情,更好地學習呢?
游戲化教學的基礎就是內容的選取,因此,至關重要的就是內容。游戲的目的是為學生在達到良好的訓練下,仍然保持高度的興趣以及熱情。選取游戲的標準應該符合體育鍛煉的競爭合作性,同時也要具有趣味性,讓其多樣化融為一體,這樣能大大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1.簡單熱身性運動融合補償性體能練習。簡單的熱身運動可以是慢跑、跳躍性動作、健身操等活動。以健身操為例,健身操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以及目的性。趣味性在于團隊合作時的充實感,與學會動作時的滿足感。健身操需要學生做好每個動作,所以就包含很強的目的性。充分與補償性體能練習結合,增強與主教材的關聯性,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教學。另外,舉辦健身操比賽使游戲充滿競爭性,更能增加學生的興趣。
2.補償性體能練習鋪墊聯合,游戲結合主教材。補償性體能訓練需要以主教材導入作為過渡。此階段作為過渡,起到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由簡單游戲過渡到主教材聯合教學。可以利用游戲中的比賽競爭,以技術理論教學為主,分析主教材,能消除學生對于上課的枯燥感受。
3.補償性訓練結合合理的獎懲制度。體育活動需要有競爭性,有競爭就有輸贏,體育游戲往往是良性的,畢竟目的是促進學生體育鍛煉。但是不可避免,所有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些情況。由于存在競爭性,年齡尚小的學生常常會產生矛盾;體育活動規則性強,部分學生喜歡打破規則,形成不公平游戲,增加矛盾;相應的輸贏缺少獎懲機制,導致學生的滿足感不強。針對以上情況,必須結合“補償性體能練習”制作相應的激勵懲罰制度。例如接力游戲中,對于游戲破壞者必須要有相應的懲罰,懲罰同樣也可以是相應的體育運動,例如深蹲等。為了滿足學生的滿足感,增強興趣,獎懲機制不可少,當然要以獎勵為主,比賽中勝利的隊伍可以獲得老師準備的獎品,這樣才能達到補償性訓練的目的。
在游戲選題之后就是課堂的設計。要想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課堂設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樣進行良好的課堂設計?首先,在進行課堂設計前,對于學生的興趣意愿,老師要時刻把握,要知道學生到底想要什么,他們喜歡什么,這樣我們的教學計劃才開了個好頭,才能更好地與學生配合。其次,進行課堂設計時,老師要清楚體育課堂的目的。小學體育的目的主要是訓練學生的體魄,但同時學生的合作、信任等都需要包括在內。經統計表現,獨生子女家庭占據社會的大部分,從小沒有培養合作意識,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的合作意識、交流能力都非常差,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對今后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老師們要高度注意這一問題,團體類的體育活動必須占大部分,這樣既能起到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同時學生的合作能力會大大增強。競爭意識在小學生心中格外強烈,當然競爭能促進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老師利用學生的勝負欲進行教學可能會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矛盾也因此產生,強烈的勝負欲導致學生引發沖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強,所以老師必須有方法解決問題。這樣進行熱身鍛煉,體育教學課堂才可以吸引同學們,同時還能鋪墊接下來的體育運動。行之有效的課堂設計是制勝法寶,體育課堂如果沒有有效的課堂設計,再好的游戲選擇都沒有用,只是紙上談兵而已,沒有任何的實際效果。
然后就是課堂分組了,這同樣是高效課堂不可缺少的部分。小組合作現在成為了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增強學生們的團結能力,讓他們養成一種合作的意識。像是現在非常火的無領導小組討論,這其實也是個分組合作的方法。合理的分組能夠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對于學生之間的關系培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現代社會,無時無刻都需要合作,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團隊能力也需要從小培養。
老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同時,也需要考慮課堂分組,老師需要根據你的設計以及學生的性質,提前分組,各取所長,將不同能力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這樣才能全方面提升學生的能力。體育活動的團隊性相比其他學科需要更強的團隊意識,所以合理的分組更加必不可少,合理的分組同樣也能讓體育活動更加公平。例如簡單的接力跑步運動,男生女生先天的體能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所以合理分組解決了這一問題,將男生女生平均分配,中和這個先天造成的不公平,也使學生們更加體會到團結的重要性,以及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補償性體能課堂教學聯合傳統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進行系統針對性教學,加強了傳統體育課堂的實踐動作方面的不足,更加有針對性,解決了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的學生沒有興趣的問題。補償性體能教學課堂教學作為目前前沿的教學方式,它將傳統體育教學的漏洞完美填補,學生的訓練效果增強,讓學生學會思考,學生的團結協作思想也大大加強。
首先是預備方面,行之有效的結合補償性體能方式進行體育教學能提高體育教學在小學的效果與效率。例如走跑教學課程,人人都會走路,但是補償性體能教學主要側重技術動作,學生學習利用身體,能夠更好地學會動作,讓走路更有效。在這一課程之前,老師必須具備專門的補償性知識與拓展性知識,老師應當接受相應的訓練,從而更好地進行體育課堂的教學。在學生的乒乓球課程中,可以先從簡單的活動入手。首先原地顛球,之后不斷增加難度,移動顛球,正反拍訓練,這種簡單的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球感,讓學生能了解乒乓球的構造和理論知識。然后,由淺及深,循序漸進過渡到正常的對打中。學生剛開始時,最好先學習動作,這也是符合補償性教學的目的。然后逐漸形成競爭形式。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相應點撥,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理論實踐相結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這樣一來,運用補償性訓練結合傳統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鍛煉學生身體,而且它讓游戲參與其中,使課堂不枯燥,學生興趣昂揚,熱情高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用這種方式往往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然后就是需要進行對課堂教學體制的完善。老師應當明白,學生需要的是什么,學生想要的是什么,結合學生意見,完善課堂。同樣,老師可以將課堂向后延伸,這并不是讓老師加課,而是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在課余時間能夠自發地學習,自主學習往往比“填鴨子”的方式要好。如果學生具有這種自主學習的意識,并且也愿意自主學習,老師相應也可以設計一些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補償性訓練方式。這樣不僅能加強體育課堂上的效果,而且起到了延伸作用,為將來學生的發展也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體育課的作用對于小學生而言無疑是十分重要的,而目前以補償性聯系傳統體育教學的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增強學生全方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