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富鵬小學 曹雪萍
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的相關資料,作業(yè)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而閱讀教學也是《課標》中指定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之一。然而,反觀在課堂上的作業(yè)實施是比較有難度的,尤其是閱讀。那么,如何在有限的閱讀中,讓學生既能掌握閱讀技巧,形成習慣,又可以讓其應用于以后更多的閱讀活動中呢?筆者聯(lián)想到在課堂上以分層作業(yè)的設計,來助力于“合作拼圖教學模式”的實施。
拼圖閱讀教學法(Jigsaw reading),亦稱“合作拼圖教學模式”,目前已被國內(nèi)外很多學者和一線教學工作者應用于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就是把零散的閱讀內(nèi)容通過分層設計任務分配,讓學生通過組合、分析理解通篇文本。拼圖閱讀教學法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Aronson)提出,它以文本為基礎,包括閱切割小組→任務分配→專家談論→任務匯報卡中的組→合作測試復習→小考→教師回饋”等步驟進行(羅少茜、謝穎,2015)。
我們這里的分層作業(yè)任務設計及布置,就是在課堂上設計和布置各層次的閱讀任務(即堂上作業(yè)任務分層),即讓學生通過作業(yè)任務的布置進行學習和完成,使他們的學習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縱觀以上依據(jù),筆者認為,我校的區(qū)級研究課題《小學高年級英語分層作業(yè)設計助力于“合作拼圖教學”模式的落實》中,具體操作理念是:通過合作拼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例操作,也可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層次進行首次分類;再通過“專家組”再次對學生的知識吸收進行整合;最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選擇性演練。由于課堂上已利用Jigsaw Reading進行文本的學習,因此,課后布置的分層作業(yè)內(nèi)容既有與教材內(nèi)容相聯(lián)系的,也有脫離教材而貼近生活的。這樣,讓分層作業(yè)的形成巧妙而又自然地助力于合作拼圖教學,提高或降低了作業(yè)的難度,使課堂上的“旁觀者”“邊緣人”回歸課堂學習,“參與生”更積極參與,“組織者”“領導者”更積極號召組員,發(fā)揮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我校位于城鄉(xiāng)接合部,學生來源存在很大差異,他們的生活背景和學習思維存在差異,導致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學習成績出現(xiàn)了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以下我以六年級《英語》下冊63頁故事繪本“The Lion and The Mouse”為課例,探討如何以小學英語高年級分層作業(yè)設計的形成,來助力“合作拼圖教學模式”。
(1)熱身活動:Guessing game。引起學生好奇,教師圍繞本課題合理設計學習任務,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2)Pre-reading(課前閱讀)。課前設計分層次的任務問題,詢問學生對繪本封面的了解,如:①What animals can you see?(原始組同學回答)②Who are they?(研究組同學回答)③What happened with them?(專家組回答)通過分層任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繪本故事內(nèi)容進行預測和聯(lián)想,激發(fā)興趣。
(3)While-reading(閱讀中)。逐幅呈現(xiàn)繪本并講解,即圖片環(huán)游。從老師的“講、演、練”,到學生的“練、演、講”,讓學生逐步理解內(nèi)容,并設計不同任務,讓各組同學都參與閱讀學習中,從而讓學生習慣了小組合作閱讀的模式。
Task 1:Read this part of the story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1.One day,a____caught(抓)a mouse.
A tiger B lion C fox
( )2.The lion said to the mouse:You are...for a meal.
A too larger B too fat C too small
Task 2:Tell what happened in this part in three or four sentences.用簡單的3~4個句子概括該部分的故事內(nèi)容。
Task 3: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from other parts?Write down two questions you’d like to ask.你想知道關于其他部分的什么信息呢?提出1~2個你的問題。
在組建專家組時,每個學生按自己的字母編號去相應的組,即同色卡的為一組,在組長的帶領下,核對答案并訂正,由組長帶領組員共同完成色卡上的閱讀任務。在此環(huán)節(jié)結束后,為了強調(diào)理解性的記憶,提高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教師設計了本拼圖繪本的復述任務,在活動中,教師利用合作閱讀指導學生進行分層完成閱讀繪本的任務,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既面向全體學生,又關注了個體差異,懂得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體特點,應尊重個體特點,并利用學生個體特點去鼓勵學生,發(fā)掘其潛能。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更信任教師,更樂于完成各自的作業(yè)任務。
(4)Post-reading閱讀后分層作業(yè)(任務)布置,分層設計了三個階段問題,讓學生思考。原始組可以選擇判斷題來完成,研究組選擇看問題寫答句,專家組則安排改編故事或續(xù)寫故事等。
本課教學案例的最終實踐目標是通過在課堂上利用分層設計問題及任務進行拼圖閱讀教學“Jigsaw Reading”的教學策略,讓各層次學生能自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接受水平去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分層作業(yè)任務。具體來說:
(1)“邊緣人”能通過復習閱讀繪本教材的有關內(nèi)容直接找到該部分閱讀繪本的問題答案。(通常這部分問題以選擇填空題來設置。)
(2)“參與生”能努力完成發(fā)展目標,并要求其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一定的再加工。(通常這部分即Tast 2,要求學生用簡單的3~4個句子概括該部分的故事內(nèi)容。)
(3)“領導者”鼓勵并支持“領導者”對作業(yè)上的內(nèi)容進行通篇分析及整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繪本閱讀教材的高度提煉,以此來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chuàng)性。(通常這部分即Tast 3,你想知道關于其他部分的什么信息呢?提出1~2個你的問題。)
以課堂上小學高年級分層作業(yè)設計的形成,助力于“合作拼圖教學模式”,降低作業(yè)的數(shù)量和難度。全面提高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自覺地形成完成課后作業(yè)的學習態(tài)度。而通過課堂上的分層任務設置,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大幅度地激發(fā)不同層面學生的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