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 龔 杰
初中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初中數學承接小學數學知識,是學生數學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初中數學還是學生面向高中數學和高等數學的基礎,在學生整個數學學習生涯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數學知識對學生今后學習的重要性,教師更要認識到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梢哉f,獨膽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時代需要的是團隊合作式的英雄,因為團隊的力量要遠遠大于個人實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最簡單可操作的方式就是小組教學了,這種教學模式現在已經在理論界和實踐中都得到了廣泛論證,是一種成熟高效的教學方式,在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合作探究意識方面都發揮著積極作用。實行小組教學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設計和改變。首先,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異質性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在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等多種差異性,把學生之間的不同特點進行合理搭配。然后,教師要根據之前的了解進行分組,分組時將不同性格的學生放在一起,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在一起,這樣可以起到幫扶的作用,激發整個小組內的探究意識。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這一課時,這可能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函數這個概念,對于函數的把握還處于模糊的狀態。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就要發揮小組教學的優勢,為每個小組布置一個任務,即討論出一次函數的性質、表達式以及圖像。在此時,由于小組內具有很大的異質性,學生就可以發揮各自的特長,進行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善于總結的學生負責總結一次函數的特點和性質,善于畫圖的學生就可以負責畫出圖像,善于組織領導的同學可以負責統籌整個小組內的探究,在每個人的任務結束之后,小組內先進行交流討論,然后全班學生之間再次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模式,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一直以來,教師作為初中數學課堂的主導,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也正是由于這種地位太過于根深蒂固,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積極性,將課堂的活力壓制到了很低的水平。開放的課堂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中處于高效的學習狀態。具體的做法包括教師采用溫和的態度來進行教學;教師主動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讓學習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與成績較差的學生結成幫扶對子,這些都是開放課堂模式的具體表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用開放的課堂模式代替傳統封閉的模式,積極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數學探究。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一課中,教師在教學中就應當采用開放式的課堂模式。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教材中的相關內容,讓學生提前對課堂講的知識有一個大體把握。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隨機抽一個學生上臺來講課,把他在預習中學到的東西同大家分享。在學生講完之后,教師可以再抽一個學生上臺來進行補充,以此類推,直到學生再無新的內容補充為止。這樣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感覺到壓力,教師要讓學生在講解完之后進行互相討論,指出其中的問題及改進方式。通過這樣的開放課堂模式,學生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搭建一個平等開放的交流溝通平臺,師生在交流過程中可以讓教師進一步明白學生對教學的要求,以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改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不僅僅局限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還包括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在傳統的教學觀念看來,教師就是課堂的主導,是管理者,很少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合如今新時代之下的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積極構建平等的交流平臺,這種平臺并不是要削弱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反而是要教師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應當平等看待學生,在課堂中搭建與學生平等交流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向教師提問課堂中遇到的學習難題,讓教師幫助解決。教師在接到學生這樣的請求之后,不能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要逐漸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探究中找到解題的思路。這種師生合作探究的模式對于學生的幫助要大于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因為相比于學生來說,教師掌握著更多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對于學生思路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改變和進步。
初中數學是學生數學能力提高的又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學生不僅僅要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更要在學習中培養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教師作為數學課堂的主導,應當積極認識到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對于學生的重要性,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但是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還屬于一個教學難題,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