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天立國際學校 鄒聯華
在高中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課改中,培養核心素養被強調,高中數學課程也制訂了相應的標準,奠定了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盡管如此,但在高中數學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還存在許多不足,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此,本文對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培養進行了思考,以期促進高中數學課堂良好的開展。
核心素養指的是能夠適應個體長遠發展、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兼顧文化基礎、自主發展與社會參與等多個方面的關鍵能力與品格。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分為三個層次,其中最基本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其次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新課改中對核心素養培養要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則提供指引,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規律,掌握數學概念,從而形成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既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又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對青少年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長期以來,高中數學采取的是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接收處于被動狀態,且往往注重結果而忽視了過程,因此被學生們認為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學生學習興趣較低,阻礙了學生全方面發展。新課改提出的核心素養強調學生自主探索,突出了獲取知識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間,在高中數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秉承新課改的宗旨展開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使之形成以數學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數學文化基礎、數學自主發展能力以及數學實踐運用能力。在文化基礎方面,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數學技能,形成數學思維;在自主發展能力方面,要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能夠對數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能夠與他人共同協作完成學習;而在社會參與方面,需要培養學生形成以數學觀為指導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傳統教學模式支配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占據了教學的主體地位,所有的教學活動均以教師為中心展開,學生在其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新課標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的實施必須先徹底改變教師主導的地位,師生地位互換,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而教師對學生活動加以指導。要通過教師的引導營造探究活動的氛圍,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探究活動之中,從而以主人翁的身份尋找數學問題的解決思路,通過自主探究結果,掌握數學知識。
以《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為例:課程中需要了解棱柱、棱錐、棱臺、圓柱、圓錐、圓臺和球的結構特征,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口述便能快速完成教學任務,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往往沒有得到有效的訓練。為了實現基于高中數學教材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可以先根據教材內容找出相應的實物(圖片)提出問題,比如籃球、圓柱形筆筒等,而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構建出相應物體的幾何模型,在此基礎上對不同幾何體的結構特征進行分析、總結,最后教師再以數學專業術語對學生的自主探究結果進行點評,在對比中加深理解。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結果,而當前正處于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的過渡階段,因此實踐教學中對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普遍存在諸多問題。由于不同學生的素質存在差異,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往往只是部分優秀學生真正參與,而其他學生則是跟風附和,并未能真正融入其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流于形式。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采用分小組合作研究、辯論等形式,分小組時,學生的搭配應做到均勻,避免優秀生過于集中,做到自主獨立探究,合作研究共進,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
以學生們學習圓柱表面積為例:可以先將所有學生按成績交錯均勻分為若干小組,保證每一小組中均有成績優異的學生,而后提出問題。當圓柱表面積計算作為新知識出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必然不知所措,但是將其分為上、中、下三個面之后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圓柱表面的構成,上下為兩個圓面,中間部分則可展開為一個長方形,而圓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則是舊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各小組學生拆分圓柱結構,進而探索圓柱表面積,這一過程應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確保教學過程不流于形式,并通過優等生帶動不同水平學生共同進步。
新課標的要求是要培養學生自主能力以及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一堂課僅有40分鐘,僅僅依靠這短暫的40分鐘尚不足以達到目的。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用于生活實踐,而生活中有大量的數學現象,因此可以結合課外的生活現象拓展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課外時間較長,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踐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這些空余時間對課堂學習的內容進一步自主探索,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以《隨機事件的概率》為例,在學習了統計、概率兩章的知識后,選擇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概率事件作為課外探究任務,由于學生眾多,他們的興趣愛好會有差異,所以可以設置多個任務由學生任選其一。比如不看往期實力,單從概率學的角度計算一只足球隊參與世界杯獲得冠軍的概率,而對于喜歡籃球的學生,則可以籃球比賽奪冠概率作為任務。布置任務時不向學生指明具體數據,而由學生自主完成相應數據的檢索,比如世界杯決賽階段一支球隊奪冠的概率,計算時需要的決賽球隊數量、晉級機制等均由學生自主收集,以此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激發自主學習興趣。課外任務除了單獨完成外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發布,通過取長補短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比如有些學生成績好,但是對球隊賽制的內容不了解,而有些學生學科知識掌握不好,但對比賽賽制十分清楚,兩者結合,取長補短,小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整體得到提升。
在我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操作方法還在不斷探索之中,而培養核心素養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不能忽視的一項核心任務,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積極探索教學經驗,根據學生情況、對應教學內容等因素進行教學設計,切實落實新課標設置的教學目標,結合高中數學教材切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